讀寶葫蘆的祕密有感例文

  今天我讀了《寶葫蘆的祕密》,它的作者是張天翼,這是一本適合我們青少年閱讀的中國名著。它帶我們展開幻想的翅膀,進入神奇的世界。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篇一

  寶葫蘆在我心中是一種能帶給我們幸福的寶貝,我多麼想要一個寶葫蘆。可是在這本書中它卻在一次數學考試時害了他的主人——王葆。這樣,我開始討厭寶葫蘆了。

  這本書反映了青少年不勞而獲的想法。一次,王葆在釣魚時意外地釣到了一隻萬能的寶葫蘆,從此,他就高枕無憂,讓寶葫蘆代他學習、寫作業、做模型、考試……讓同學們刮目相看,王葆更是整天樂滋滋的。可是寶葫蘆漸漸讓王葆有了一種依賴性。寶葫蘆不但沒有幫助王葆,反而讓他學會了偷懶、學會了說謊。終於在一次數學考試時,寶葫蘆使用魔法時不僅把蘇鳴鳳試卷上的答案全部轉移到了王葆的空白試卷上,而且把試卷上的姓名也一起轉移給了王葆,這讓王葆受到了老師的嚴厲批評和同學們的嘲笑。幸好這只是一場夢!

  有些人認為王葆把寶葫蘆丟掉是對的,而我認為王葆應該把寶葫蘆的錯誤告訴它,而不該向它大吵大鬧。這本書我知道了一個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們應該做愛勞動、愛學習、不偷懶、不說謊的好孩子。王葆明白了,我也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收穫豐收的果實!

  篇二

  今天我讀了《寶葫蘆的祕密》,它的作者是張天翼,這是一本適合我們青少年閱讀的中國名著。它帶我們展開幻想的翅膀,進入神奇的世界。

  《寶葫蘆的祕密》這本書講述了:有一個叫王葆的孩子,他很愛幻想,也非常喜歡聽奶奶講故事,奶奶總是給他講《寶葫蘆》這個故事。他和同學爭吵的時候,就希望得到寶葫蘆。在一次釣魚時,很幸運釣到寶葫蘆。他讓寶葫蘆幫他游泳、釣魚、做模型、看電影……他逐漸把寶葫蘆當成是一種依賴。

  放學之後,王葆去河邊釣魚。他沒有釣到魚,結果就讓寶葫蘆幫他變出了一桶魚。這時,鄭小登正好來了,王葆說這些魚是他釣上來的,結果,自己臉上直髮熱,因為,這是寶葫蘆用魔法變出來的。可是,寶葫蘆會不分青紅皁白地幫他,一次數學考試,寶葫蘆不僅把蘇鳴鳳的答案轉移到王葆的試卷上,還把蘇鳴鳳的名字也轉移到王葆的試卷上,害得王葆被老師罵了一頓。在今後的日子,王葆發現寶葫蘆只會盲目地幫他實現願望。在一次游泳錦標賽上,他最終決定放棄寶葫蘆,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拿下“游泳錦標賽”的冠軍。

  從《寶葫蘆的祕密》這個故事裡,我明白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我們不能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我們必須用自己的努力去實現夢想、實現願望。

  篇三

  這幾天,我一本蘊涵著深刻的哲理的書,叫做《寶葫蘆的祕密》。這本小說講一個叫王葆的小學生做事不愛動腦筋,不願廢力氣,一次他做在夢裡夢到自己得到了一個“寶葫蘆”,從此要什麼有什麼。王葆樂壞了,沒想到適得其反,倒惹了一身麻煩。比如他跟同學們下象棋,剛想吃掉對方的馬,那馬就直接飛到嘴裡去了;想要玩牌,剛拿起牌,就發現別人的牌跑到他手裡了;考試時,他不會做題目,寶葫蘆把他跟同班的一個數學很好的同學調換了試卷。王葆什麼也不能自己動手做,很沒意思。而且寶葫蘆幫他得到的東西往往都是把一些公物或者別人已經制作出來的東西般到他家,弄得大家很奇怪地問王葆,王葆只能處處躲避追問,失去了朋友同學。寶葫蘆的所做所為簡直要把王葆變成小偷,騙子和強盜了!

  我也像王葆一樣,幾乎天天想著有個寶葫蘆。有了寶葫蘆,我就不是過上好日子了嗎?再也不用寫那些無聊的作業;再也不用去背那些沒用的文章:更不用應付那沒玩沒了的考試。我由王葆聯想到自己,我不是和王葆一樣嗎?甚至我也有一個“寶葫蘆”。在學校,老師是“寶葫蘆”,比如開學時我想跟誰坐就跟誰坐,老師都會給我面子;在家裡,媽媽是我的“寶葫蘆”,我要媽媽替我幹什麼就幹什麼,我要買什麼媽媽就給我買什麼。但我卻還不知足,光想得到現成的,不願多出力。每次我做數學作業,我想都不想,拿起計算拼命地算。如果哪天我主動做了家務的話,不如相信太陽是打西邊出來的。我經常把家務全分配給媽媽,如果媽媽要我做,我只能勉強幹幹,不是他指的活多一點都不願動手。讀了這個文章,我知道用計算機這不僅會讓我們變懶,還會對小學的整個基礎有影響。不做家務以後上高中,上大學生活就不能自理。我還懂得了一個道理:天上是不會掉下餡餅,要什麼有什麼是不會給自己帶來幸福的,只會帶給像王葆一樣的無聊和痛苦的生活。

  王葆最後拋棄了“寶葫蘆”,我也要拋棄自己的“寶葫蘆”——“不勞而獲“的惡習,以後做事儘量不靠別人,還要幫媽媽做家務,不勞而獲能叫人變懶變壞,學不到真本領,這樣長大怎麼為祖國做貢獻?

  我們不要依賴別人,凡事都要靠自己,不能變成一個懶惰無比、沒有作用甚至成為社會累贅的人啊!這就要平時自覺地鍛鍊,為祖國增光添彩,不做不勞而獲的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