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革故鼎新的故事

  革故鼎新是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這個成語有什麼故事呢?可以用革故鼎新如何造句?下面是小編帶來的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革故鼎新的解析

  [釋義] 除去舊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換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故:舊的。

  [語出] 唐·張銳《唐中書令樑國公姚崇神道碑銘》:“夫以革故鼎新;大來小往;得喪而不形於色;進退而不失其正者;鮮矣!”

  [正音] 革;不能讀作“jí”。

  [近義] 除舊佈新 吐故納新

  [反義] 陳陳相因 抱殘守缺

  [用法] 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鼎在青銅文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對中國文化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極大地豐富了語言詞彙。

  鼎在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成語“嘗鼎一臠”,意即嘗一塊肉而知鼎中食物的味道,比喻可以根據部分而知全體。鼎中煮食,水沸揚而且有聲響,“鼎沸”用以形容政局動盪不定,或指聲音嘈雜,如“人聲鼎沸”。鼎雖是炊具,但畢竟是貴族王侯才能使用的,貴族進食,“鐘鳴鼎食”,排列好幾個鼎盛食物,反映了奢華生活的一個側面。

  鼎有三足,用“鼎足”、“鼎立”、“鼎峙”形容三個方面的力量互相對立、互相制約。舊時科舉,殿試一甲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總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又稱“鼎元”。

  青銅鑄鼎,分量當然很重,故用“力能槓鼎”喻人之神力,如司馬遷筆下的項羽。雖是一句話但作用很大,便用“一言九鼎”形容。夏禹鑄九鼎,鼎也成為王權的象徵,夏商周朝代沿襲,都把九鼎奉成傳國之寶,在哪裡建王都就把九鼎遷到哪裡。因此,後人用“定鼎”表示建立政權;“遷鼎”表示遷都;“移鼎”表示改朝換代;“竊鼎”表示奪取政權。春秋時,楚莊王北伐,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起九鼎的大小和輕重,流露出奪取周朝天下之意,所以用“問鼎”、“觀鼎”表示圖謀王位。另外,用“鼎祚”表示國運:成語“折足覆觫”,意即鼎足折斷,食物從鼎中倒了出來,比喻執政者力不勝任,以至敗壞國事。

  “鼎”又從“王權”引申出“重要”、“大”的意思,因而帝王的輔政大臣的“鼎臣”、“鼎輔”的別稱,他們的職務也有“鼎司”、“鼎席”之稱。豪門大族也別稱為“鼎姓”、“鼎族”等。

  “鼎鼎”的疊音詞,有盛大的意思,如“鼎鼎大名”。

  《周易》有鼎掛和革掛:“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由此產生的“鼎新”、“鼎革”“鼎新革故”等詞語,意思是破除舊的,建立新的,可以用於改朝換代,也可用於朝政的重大改革。

  成語革故鼎新的造句

  1、中華文明歷來注重自強不息,不斷革故鼎新。

  2、第三,中國願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聯合國與時俱進,革故鼎新。

  3、最後,在這裡,我祝各國能夠革故鼎新。

  4、每次革故鼎新,都為華教開闢了康莊大道,繪就了一幅燦爛畫卷。

  5、歷史上各個帝國革故鼎新均有興衰。

  6、債券市場的神速發展,特別是債券基金產物的革故鼎新,給空曠投資者供應了更多的投資時機。

  7、同時在訓練途徑與評價機制等方面革故鼎新,走有利於學生作文進步之路。

  8、迴圈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對傳統的生產經營、社會管理、消費方式等諸多方面提出了革故鼎新的要求。

  9、這些民族精神包括愛國主義精神、自強不息的精神、科學民主的精神、革故鼎新的精神。

  10、為革故鼎新,我們既要對其進行深刻檢討和不斷改造,還要從觀念和制度兩個層面上進行長期努力。

  11. 作為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要革故鼎新,做時代的接班人。

  12. 你若對一件事有意見,就應該標新立異,提出獨出心裁的主張,想出與眾不同的辦法,想出你自己的辦法,只有革故鼎新,才能得到更好,更新的方案。

  13. 人們歡迎的是革故鼎新,而不是換湯不換藥。

  14. 數字化傳媒的革故鼎新已成為推動中國文學世紀轉型的強大引擎。

  15. 祖宗留下之物,有好有壞,理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革故鼎新,與時俱進’!

  16.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永珍反背革故鼎新,運籌帷幄,成事自有天意。

  17. 迴圈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對傳統的生產經營、社會管理、消費方式等諸多方面提出了革故鼎新的要求。

  18.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之交,是一個轉軌變型革故鼎新的時代。

  19. 茲欲興適致治,必當革故鼎新,朕自事必躬親,凡事尚賴親賢,共圖新治。

  20. 為革故鼎新,我們既要對其進行深刻檢討和不斷改造,還要從觀念和制度兩個層面上進行長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