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基傳閱讀題答案

  吳德基做官,不追求威望名聲,而把愛民放在首要位置,百姓感激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歡迎參考閱讀!

  《吳德基傳》文章閱讀:

  [明]宋濂

  吳德基者,名履,婺之蘭溪人也。有司舉於朝,為南康丞。南康俗悍,其民以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數月皆周知其情偽,有所發擿,一縣驚伏。德基乃更以寬化之。民有訴,召使前與語,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爾汝,弗責也。

  縣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轉輸至郡不得,躬至鄉召之。一民逸去,命卒笞之,不肯伏,走入山,罵令曰:“官當在縣,何以至此為?”令怒,吏卒因以語動令,欲誣一鄉民圖賄利,獲六七人下獄,扁鑰甚嚴。德基計民無罪,自出巡獄,叱卒釋之。卒以他辭解。德基槌碎獄門遣之,曰:“若無罪,還告父兄無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無道,眾辱我,君乃釋之,何輕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爾,其鄉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豈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慚,乃已。

  入朝,擢知萊之濰州事。民畜官驢四十匹,萊守核其孳息狀,與藉不合,曰:“驢當歲產駒,今幾歲宜得幾駒,乃何少也?”欲責欺罔罪而徵其償,諸縣皆已勒民買驢,德基獨戒民勿償。守怒,問德基:“濰不償驢,何辭也?”德基曰:“民實不欺妄,烏可責其償?國家富極海內,為吏老宜宣佈德澤,為民除疾苦,寧少數匹驢耶?”守語塞。德基因畫不便者數事,守不敢復言,並諸縣已償者皆罷之。山東民願以羊牛代秋稅者,官從其言。德基與民計,羊牛後有死齋患,不如納粟便,獨收民粟。他縣牛羊送陝西,民驅走二千里,皆破家,鄄以濰獨完,令役千人部送鄰縣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雖勞不敢怨,使人代之,脫道中牛死,誰當代償耶?”力爭不奉命。

  德基為吏,不求成名,以愛民為先,民感之,居濰二年,召還,濰民遮門抱其足泣拜, 曰:“自得吾父,濰民膚無笞瘢。今舍我去,願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

  德基至京師,遂謝事歸。濂為德基交甚狎,時亦致仕將歸,呼德基謂曰:“若願受長者教乎?”德基曰:“唯,何以命之?”廉曰:“慎毋出戶,絕世吏勿與交。”德基至家,如廉戒,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選自《宋學士全集》,有刪改***

  【吳德基傳文言文參考譯文】

  吳德基,名履,是婺州蘭溪人。官吏向朝廷舉薦了***他***,***他***被任命為南康丞。南康這個地方民風剽悍,那裡的人認為南康丞是一個書生,輕視他,吳德基像往常一樣。幾個月後吳德基完全瞭解了南康的弊病,***並***把***它們***揭露了出來,全縣人為之震驚並且臣服***於他***。吳德基於是更加用寬容之政來教化他們。老百姓有申訴,***吳德基***就讓百姓上前與***他***訴說實情,從不加以呵斥;老百姓有人拉著吳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稱,***吳德基***也不責怪。

  縣令周以中剛剛到任時,要徵調民力轉運物資到州郡而沒有找到人,縣令親自到鄉里徵調民力。有一個人逃走了,***被抓到後,******縣令***命令吏卒鞭打了這個人。***遭受鞭打的這個人***不服氣,逃到了山裡,並辱罵縣令:“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令,憑什麼這樣做呢?”縣令發怒了,吏卒又趁機用一些話語說動縣令,想誣陷那一鄉的百姓圖謀錢財,於是縣令抓了六七個人下獄,看管得非常嚴厲。吳德基認為百姓沒有罪過,親自來巡察監獄,大聲命令獄卒釋放那幾個人,獄卒用其他的藉口推辭。吳德基捶破監獄的門放走了那些人,並說:“你們無罪,回去告訴你們的家人不必害怕。”然後吳德基就去向縣令彙報,縣令大怒,說,“老百姓不講道理,當眾侮辱我,你竟然釋放了他們,為什麼輕視我到這般地步呢?”吳德基說:“冒犯您的只是一個平民百姓,那些鄉鄰有什麼罪過?況且法律是天子的法律,哪裡能成為你個人洩憤的工具?”縣令感到很慚愧,這件事才算罷了。

  ***吳德基***入朝為官,被提拔做萊郡的濰州知府。百姓養的官驢應該是四十頭,萊郡的太守來核對毛驢的繁殖情況,與登記的不相符,說:“毛驢當年就會產小毛驢,現在有幾年就應該有幾頭小毛驢,卻為什麼少了呢?”想用欺瞞罔上的罪名責罰百姓並向***他們***徵稅索要賠償。其他各縣都已勒令百姓買毛驢,只有吳德基告誡百姓不要賠償。太守發怒,問吳德基:“濰州不賠償毛驢,有什麼理由?”吳德基說:“老百姓的確沒有欺騙你,怎麼可以苛責他們賠償呢?國家在四海之內都非常富裕,做官的人應當宣揚傳佈恩德,為老百姓解除困苦,***國家***難道還缺少幾頭驢嗎?”太守一時無法應答。吳德基又指出幾件不便於百姓的事,太守沒有敢再說什麼,並且其他那些已賠償毛驢的縣也停止了這種做法。山東百姓希望用羊牛替代秋稅,官府聽從了百姓的意見。吳德基與百姓商量,羊牛死亡後會有疾疫傳染,不如交納糧食便利,唯獨吳德基收的是糧食。其他的縣送羊牛到陝西,百姓趕著羊牛走兩千里路,都耗損了家財,全郡唯有濰州得以保全。縣令役使上千人替鄰縣送羊牛,吳德基列舉不能這樣做的理由,說:“有牛的人家送牛,即使辛勞也不敢埋怨。如果讓人替代送牛,如果路上牛死亡了,誰能為替代者補償呢?”***吳德基***據理力爭不聽從安排。

  吳德基做官,不追求威望名聲,而把愛民放在首要位置,百姓感激他。在濰州兩年,被朝廷召回。濰州的百姓攔在門口抱著他的腳哭泣,說:“自從您來這裡做官,我們這裡的百姓再沒有受到鞭笞。現在您要離開我們,希望得到您的這隻鞋來供奉,來慰藉我們***對您***的思念之情。”

  吳德基到了京城,就辭官歸家。我與吳德基交情很深,時常玩笑,這時我也將離職回家,叫吳德基過來對他說:“你願意聽長者的教導嗎?”吳德基說:“願意,***您***有什麼指教?”我說:“少出門,與世俗之人絕交,少來往。”吳德基回到家,遵從我的教導,品行高尚的人讚揚他能接受他人的建議。

  《吳德基傳》閱讀題:

  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若無罪,還告父兄無恐 若:你們

  B.脫道中牛死 脫:逃離

  C.願得只履事之 事:供奉

  D.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多:稱讚

  2、下列各組語句全都表現吳德基“愛民”的一組是***3分***

  ①德基自如 ②民有訴,召使前與語

  ③德基獨戒民勿償 ④不如納粟便,獨收民粟

  ⑤濰民膚無笞瘢 ⑥德基至家,如濂戒

  A.①②⑤ B .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縣令周以中徵調鄉民不成,反遭鄉民斥罵,便施以刑罰,並罪及無辜,吳德基勸他不要濫用國法洩憤。

  B. 在吳德基看來,百姓未隱瞞官驢的繁殖數量,而萊守強令百姓償驢,不合情理,違背了為吏之道。

  C. 縣令役使千人代送鄰縣牛,吳德基認為其命不可從,因為牛正在送途中折損,會沒有人代為賠償。

  D. 作者與吳德基關係親密,辭去官職的時間相近,作者所言“慎毋出戶”等,提現了對朋友的關愛。

  4、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民或援丞裾相爾汝,弗責也。***3分***

  ***2***民無道,眾辱我,君乃釋之,何輕我至是耶?***3分***

  ***3***為吏者宜宣佈德澤,為民除疾苦,寧少數匹驢耶?***3分***

  5、請用斜線***/***給下面文言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限斷6處******3分***

  萬夫長易俊原獨恃驍勇,與麾下數十人遁入山谷保險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陰侯吳良承詔求寇已移檄旁縣兵且集召德基計事,德基曰:“易氏未有反狀,奈何激之使生變乎?不若先以計致之,果反,用兵未晚也。”***選自宋濂《吳德基傳》***

  《吳德基傳》閱讀題答案:

  1、B

  [解析] 此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脫:如果。

  2、C

  [解析] 此題考查篩選文中資訊。①是說德基不在意別人的輕視。⑥是說德基聽從宋濂的勸誡。

  3、C

  [解析] 此題考查概括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會沒有人代為賠償”的說法過於絕對。原文中德基說“誰當代償耶?”,意思是說這事的後果比較難處理,但並不是說沒有人來賠償。

  4、 ***1***老百姓有人拉著吳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稱,***吳德基***也不責怪。***“援”“相爾汝”、句意各1分***

  ***2***老百姓不講道理,當眾侮辱我,你竟然釋放了他們,為什麼輕視我到這般地步呢?***“乃”、反問句句式、句意各1分***

  ***3***做官的人應當宣揚傳佈恩德,為老百姓解除困苦,***國家***難道還缺少幾頭驢嗎?***“宣佈”“少數”、句意各1分***

  5、與麾下數十人遁入山谷/保險自固/郡邑患苦之/江陰侯吳良承詔求寇/已移檄旁縣/兵且集/召德基計事。

  [解析] 文言斷句首先要通曉文意,然後再沿波探源抓標誌。本題以語言內部相對完善的獨立單位為主,考查對文意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