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肌酸激酶高的原因

  肌酸激酶聽起來似乎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東西,這是我們血液指標的一部分,如果在體檢的生活肌酸激酶比較高的話患者就應該重視起來了,為什麼兒童肌酸激酶偏高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肌酸激酶的定義:

  肌酸激酶通常存在於心臟、肌肉以及腦等組織的細胞漿和線粒體中,是一個與細胞內能量運轉、肌肉收縮、ATP再生有直接關係的重要工具酶,它可逆地催化肌酸與ATP之間的轉磷醯基反應。它的臨床意義主要在於:各種病變特別是肌肉萎縮和心肌梗塞發生時,人的血清中肌酸激酶水平迅速提高,在心肌梗塞的診斷中,測定肌酸激酶的活性比做心電圖更為可靠。心肌梗死時,肌酸激酶在起病6小時內升高,24小時達高峰,3-4日內恢復正常。其中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B診斷的特異性最高。

  兒童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

  1、由於心肌裡面含有肌酸激酶的量較多,所以患有心肌炎的人也長出現肌酸激酶偏高這一現象;

  2、營養不良,其中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的人最容易出現肌酸激酶的偏高;

  3、大量運動,如距離自行車、滑雪及馬拉松跑等運動都可導致肌酸激酶的偏高;

  4、乙肝患者出現肌酸激酶偏高有可能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其他併發症所導致,所以乙肝患者出現肌酸激酶偏高現象需要引起重視。

  肌酸激酶高的危害:

  1.心肌梗死急性發病後2~4小時CK水平開始升高,12~48小時達高峰,2~4天可恢復正常,而且CK升高程度與心肌受損程度基本一致。因此CK可用於早期診斷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診斷心肌缺血和心內膜下心肌梗死時,其靈敏度高於其他酶標誌物。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使閉塞血管恢復血流後,CK達峰時間提前,故動態檢測CK變化有助於觀察病情和評估預後。

  2.各種肌病***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發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發性肌炎、擠壓綜合徵等嚴重肌肉損傷***或手術後血清CK升高。

  3. 腦血管疾病、急性腦外傷、酒精中毒、全身性驚厥、癲癇發作時血清CK升高。甲狀腺功能減退出現黏液性水腫時CK水平亦可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