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人陸游去世時的遺憾

  公元1209年秋,愛國詩人陸游憂憤成疾,臥病不起,次年年底與世長辭,那麼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陸游臨終前的遺憾是什麼

  陸游從小就生活在戰亂之中,只因為父親對抗金表示了支援,被朝中眾人所排擠,後來陸游的父親就趁著戰亂將陸游帶回了自己的老家越州山陰。對於陸游臨終前的遺憾有《示兒》這一首詩為證,雖然這首詩是寫給自己孩子的,還不如說這詩其中所要表達的是自己的遺憾。死去元知萬事空這句,雖然說的是在人去世了之後就什麼都不知道了,身後事為空。但是突然又一轉,但悲不見九州同又描述出了自己的悲哀,雖然知道一切都無法改變了,但心中唯一放心不下的事情還是抗金沒有成功,南宋還未統一。

  王師北定中原上這一句,表達了雖然現在南宋還未收復,但自己相信一定有一天能夠打敗金,宋朝的軍隊在平定中原的一天一定會到來。這也說明了陸游雖然有些失望,但是並不絕望。最後一句家祭無忘告乃翁,這就是說自己是看不到南宋平定中原的那一天了,就只能夠靠自己的子孫在家中祭拜先祖的時候將這個振奮人心的訊息告訴自己。雖然這件事是陸游臨終前的遺憾,好在他一直抱有希望,寫的也是情真意切讓人感動。

  對陸游的評價

  陸游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存世詩作數量驚人,達到九千多首,絕對算得上是一位多產詩人。而歷史以及後世對他的評價也多是讚賞的。

  後世人對於陸游的讚賞一個是因為他在文學上的成就,留下了多篇膾炙人口的詩詞。陸游在文學上多有建樹,詩、詞、史、散文、書法無一不擅。其中以詩的成就最高,涵蓋的範圍也很廣,飽含的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這使得他在南宋詩壇上佔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

  另一方面讓後世人對他評價頗高的就是他的愛國思想。陸游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深受愛國思想的影響,後來逐漸成長為一名堅定的主戰派,積極主張抵抗金朝,收復失去的故土。因此他也多次受到了主和派的排斥,但他不屈不撓,還多次上疏為北伐計劃建言獻策。他在幕府任職時作《平戎策》,為恢復中原地區提出了很有價值的戰略計劃。他還很有識人之明,認為兵權應該掌握在合適的人手上。可惜,最後腐敗的朝廷解散了幕府。他感到懷才不遇,萌生了退隱田園的念頭。後來因為他寫詩越來越出名,又受到了皇上的召見。在江西任職期間,賑災濟民,為百姓盡職盡力,深受百姓愛戴。他做官時兩袖清風,致仕後又勤儉節約。後來北伐徹底失敗,他聽說後一病不起,鬱鬱而終。他一生憂國憂民,卻壯志未酬身先死;官場沉浮,又多遭罷免。

  唐婉與陸游的愛情故事

  唐婉生的聰慧美麗,自小與陸游青梅竹馬,所以在1144年,唐婉和陸游結為夫婦,但是陸游的母親以三年未出為由讓陸游與唐婉離婚,陸游當時一定懇求過母親,但是最後的結果還是各奔東西。後來陸游娶了王氏,唐婉也再嫁給了趙士程,一對恩愛的青年就這樣被拆散了。

  直到1154年,陸游在紹興沈園再次遇見唐婉及她身邊的趙士程,十年恍若隔世,二人四目相對,眼神裡流淌的不知道是情還是恨,但唐婉已經是趙士程的妻子,她與陸游擦身而過,只留下陸游一個人望著唐婉離開的背影沉浸在舊夢裡。

  後來唐婉與趙士程一同進食,眼睛不由自主的追尋陸游的身影,看到陸游在池塘邊柳樹下望著自己,唐婉避開不再看他,只與趙士程淺酌。

  後來唐婉再次來到沈園,追尋陸游留下的《釵頭鳳》,看完後唐婉知道陸游心中也有自己,不免想起過往的種種,於是她也寫了首《釵頭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