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詩歌特點是什麼

  陶淵明的詩作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田園詩,那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陶淵明的詩歌特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陶淵明的詩歌特點

  陶淵明詩歌豐富多彩,其特點平淡自然、情真味永;渾融完整,意境深遠;語言質樸,生動精妙;題材廣泛,特點多樣。陶淵明的詩歌大都是追求自然美,求真善美,從中體現自我的生活情趣和超脫的心境。

  詩歌特點一:平淡自然、情真味永。

  陶淵明的詩歌平淡自然,無論在敘事、寫物還是描景上都是樸質無華的。詩歌的內容貼近生活,思想感情非常的濃厚真切。陶淵明的詩歌題材以田園生活為主,描寫的都是生活中的尋常小事,雖平平淡淡,讀起來卻有滋有味。

  詩歌特點二:渾融完整,意境深遠。

  陶淵明詩中,有許多描寫景物的句子。這些句子用白描和寫意的手法,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寫的詩意盎然,豐富了讀者的想象,好像在讀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生動有趣、意境深遠的畫面。

  詩歌特點三:語言質樸,生動精妙。

  崇尚自然是陶淵明的核心思想,在詩歌的著作中當然也不例外。他的語言質樸實在,不嬌柔不造作。就如同本人一樣,陶淵明在仕途上始終保持著品德節操的純潔。因人格的堅定與生活體驗高度合一,創作出來的詩句就很有感染力。

  詩歌特點四:題材廣泛,特點多樣。

  陶淵明的詩歌可以分為五大類,有田園詩、詠懷詩。詠史詩、行役詩和贈答詩。田園詩和詠史詩是陶淵明的主要創作,也是他成就的代表。田園詩表達的是陶淵明嚮往追求的田園生活,抒發了悠然自在、知足淡泊的思想情感,體現了陶淵明追求真的人生哲理;詠史詩是陶淵明繼承了古典詩歌的傳統,在詠史的同時又抒發情懷,展現了一種大氣豪邁的特點。

  陶淵明的品質

  陶淵明有著很多文人士大夫嚮往的高尚品質,他擁有淡泊名利,堅持本心,不願與世俗的黑暗勢力同流合汙的高潔品格。他還相當自尊自愛,安貧樂道,擁有常人難有的平靜自然的心境。

  由於年少時期受到家庭和儒家教育的影響和薰陶,陶淵明很早就擁有濟世之志,期望建功立業,在仕途上有所大作為,能夠為國家為百姓幹出一番實事。然而在他們那個時代,政治官場相當黑暗,官場上的要職都被貴族所壟斷,背景不夠雄厚的寒門之人只會遭到貴族們的壓迫,因此陶淵明即使身負濟世的遠大志向,但是卻無法得以施展。不僅如此,陶淵明身在官場就避免不了與那些官場上的人物應酬,這些使本性正直、嚮往自然閒適生活的陶淵明非常難以忍受,因此,最終他作出了辭官迴歸田園的選擇。從中就能看出陶淵明身上不慕功名利祿,堅持本心,不隨波逐流的高尚品質。

  辭官歸隱田園後,陶淵明在詩文方面大放光彩,他藉助詩歌抒發自己胸中的情感,傾訴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所著詩歌無一不是佳作。而從他的那些詩作中,不論是飲酒詩,還是詠懷詩,亦或是田園詩,都可以看出陶淵明對寧靜悠閒的田園生活的喜好,以及他淡泊曠達、安貧樂道的高尚人格。

  陶淵明勸學的故事

  陶淵明在隱居田園生活時,臨村的一位少年跑來向他請教學習的方法。陶淵明聽後哈哈大笑,向少年舉了兩個事例告誡他世間上並沒有什麼學習的妙法。陶淵明的一番話令少年幡然醒悟,欣然歸去。

  少年敬佩陶淵明博學多才,便去拜訪:“您的學識這麼淵博,可是在年少讀書時運用了什麼技巧和方法?能否告知我,讓我現在也和您一樣的博學。”陶淵明聽了,莞爾一笑:“世間上那有什麼學習的妙法,這是無稽之談。學習本不能一蹴而就的事情,淵博的只是也不是一日積成的。”說著,陶淵明把少年帶到了農田邊,指著農田裡的禾苗說:“你仔細看一會兒,看看這些莊稼是不是在長高?”少年否認。陶淵明因勢利導:“你眼前看到的這些莊稼沒有在長高,可是,它們是時時刻刻都在生長的,只是我們無法看到而已。就像學習也一樣,我們每天學習,知識就每天積累,積少成多就自然博學多才了”

  接著,又指向河邊的大磨石問少年:“你看那塊石頭,為什麼有一塊地方凹進去了?”少年回答:“是被磨損的。”“那你見過它是在哪一天被磨成凹面的嗎?”“沒見過。”陶淵明含有深意一笑:“石磨上的凹面是農夫日積月累的在上面磨刀導致的,就像滴水穿石的道理一樣。反之,如果農夫沒有天天磨刀,石磨不會有凹面,那麼他們的刀會變鈍”。少年聽了陶淵明的一席話,茅塞頓開,似有所悟的拜謝而歸。

  少年離開後,陶淵明欣然起筆:“勤學如春……日有所虧。”學習就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沒有任何速成的辦法及途徑。唯有勤奮與持之以恆才是最佳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