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清照是現在哪裡人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女詞人,那麼詩人李清照是哪裡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李清照是哪裡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李清照是哪裡人

  李清照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所在之處按照現在的地方劃分為山東地界,她的父親是進士出身,在朝廷做官,母親也是一個名人家的閨秀。山東自古就是出文人的地方,李清照出生在這裡,作詞在這裡,也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山東本就是孔子的家鄉,而且在這裡是戰國時期田齊的官立高等學府,這裡主要以黃老哲學為主要內容,學術交流比較自由,可以暢所欲言。因而著述較多,如《管子》、《晏子春秋》等書的編寫,就有稷下之士的參與。更重要的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百家爭鳴”,就是以齊國稷下學宮為中心的。

  雖說這已經是戰國時候的事情了,但是其文化影響卻遠遠沒有散去。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家中藏書頗多,書中的許多思想都有著稷下學宮的影子,而李清照就是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性格。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也是古文愛好者,其家中的藏書也很多。

  等李清照嫁給趙明誠後,兩個人對中國文化進行蒐集與整理,這不得不說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美事。那種豪放中略帶溫婉的性格,那種主張用詞典雅的自覺,無不來自於此。

  總之,李清照生於山東章丘,不可避免地受到稷下學宮文化的影響。而且從小在地方文化的薰陶下,她學習到了各家的學術,這使她後來的成功有了一個充實的根基,李清照是幸運的同時也是坎坷的。

  李清照是什麼派的詞人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婉約派是中國宋詞流派中的一種,先秦時期已經出現了“婉約”一詞,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已經將它用於文章寫作之中。到宋代時,婉約詞派逐漸興起,李清照、歐陽修、柳永等人都是婉約派的集大成者。

  婉約,顧名思義即委婉含蓄之意,多用於描寫和刻畫兒女之情。詞藻優美,節奏感強,讀起來朗朗上口,深受世人追捧。除此之外,婉約派詞作多用來表現在離愁別緒之中,用大量的意象來烘托出悲涼的氛圍,最終層層遞進表現出詞人的悲涼或寂寥的感情。後來學者總結婉約派詞作的形式為四點,分別是婉約清麗,詞藻含蓄,情景相融,聲調和諧。

  以李清照前期作品為例,在她待字閨中之時作品以歌頌生活,抒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為主基調其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詞藻明快,曲調清麗,再現對生活的滿足之感。李清照嫁給趙明誠後,由於倆人經常處於別離狀態,李清照的詞大多抒發了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其中,用了大量傷感意象來烘托出悲涼寂寥的環境,而後進一步體現自己思念丈夫之情。婉約派詞藉以朦朧的意象來抒發自己對愛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在用詞方面十分謹慎,不會使用太露骨的詞眼。以此,來表現出詞人“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含羞之感。

  宋代的詞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這一說法是明代學者張綖提出來的,他認為婉約詞風多為香軟之氣,《花間詞》就是婉約派代表作品。

  李清照的三瘦是哪三個

  李清照留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詞佳作。其中,“三瘦名句”是李清照三首代表詞作,分別出自於《鳳凰臺上憶吹簫》、《如夢令》和《醉花陰》。《鳳凰臺上憶吹簫》有句內容為“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如夢令》中有一句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醉花陰》中寫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三首詞中都有一個“瘦”字,所以後人將三句膾炙人口的名句稱為“三瘦”。

  《鳳凰臺上憶吹簫》和《如夢令》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醉花陰》是李清照後期的代表作。就從曲調來說,《鳳凰臺上憶吹簫》和《醉花陰》偏沉悶、哀愁,而《如夢令》的詞風比較清麗明快,體現了詞人悠閒舒適的生活。《鳳凰臺上憶吹簫》是李清照創作於青州,這首詞表達了李清照對丈夫的思念之情。

  當時,李清照和趙明誠生活在青州,期間,趙明誠受到朝廷外派,需要到別的地方任職。李清照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和丈夫見面。詞中用“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訴說自己因思念丈夫而日益憔悴地情形。《如夢令》中詞人用“紅肥綠瘦”四字,歌頌了自己對大自然和生活的喜愛之情,曲風明快,體現了早期李清照悠閒舒適的生活寫照。《醉花陰》是李清照後期詞曲經典作品,這首詞寫於趙明誠去世之後。通過“人比黃花瘦”來反映出自己愁苦的心態,將思念家人,思念丈夫之情展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