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輕鬆應對歷史試卷

  編者按:此題可概括為中外歷史上的經濟改革,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理解、概括等能力。第⑴問答案就在材料一中,認真讀材料中的有效資訊即可。

  

  廣義的“歷史學”是對“史”進行同時合訓而產生的“史有二義”的統一體。包括:完全獨立於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狹義上的史學專指後者,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於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因歷史學家們考察的角度和出發點的不同,而有“活動”說、“學問”或“學術”說、“知識體系”說、“科學”說、“藝術”說和“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說、“整合”說等等不同的界定。歷史學類專業主要包括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一級學科,以及博物館學、民族學、文物學等二級學科。

  近年來的中考歷史試卷,命題者更注重多個知識點的縱向橫向聯絡、歷史與現實的結合,考查學生識記、理解、運用等各種能力。如果在做題過程中善於運用恰當的做題方法,同學們一定能輕鬆應對,贏在中考!

  一、輕鬆應對材料題

  【應對策略】

  解答材料題可分審題、讀題、連結、答題四步進行。首先,審清該題中有幾個要回答的問題、每個問題的具體要求是什麼、問題與問題之間有什麼關聯等。第二,讀題過程中,做到“五看”: 看正文、看出處、看插圖、看問題、看分數,提取有關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關鍵詞句等有效資訊。第三,根據材料中有效資訊,與教材相關知識進行連結,確定方向。第四,答題做到書寫工整、表達準確、語言簡潔、層次分明、觀點正確、分點敘述、多角度作答。

  【典型示例】例4.***2007年·河北***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1929年,美國爆發了經濟大危機,國民經濟陷入絕境。從1933年開始,政府一改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加強了國家干預,使經濟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開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現明顯的復興跡象,國民經濟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材料二:在斯大林經濟體制下,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曾取得巨大成就。1940年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後來,該體制的弊端日益突出,雖歷經幾次改革,都沒有實質性的變化。到20世紀80年代,蘇聯經濟陷入困境,出現了危機。

  材料三: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的經濟體制基本採用蘇聯模式,經濟建設取得過巨大成就,但是後來社會經濟卻逐漸喪失了活力。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開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20世紀90年代後,逐步形成了新的經濟體制,國民經濟高速發展。

  ⑴材料一中美國經濟的復興得益於什麼改革?***2分***

  ⑵據材料二、三和所學知識,指出蘇聯、中國經濟體制曾經共有的特徵,***1分***並說明這種體制特徵在中國是怎樣變化的。***3分***

  ⑶上述材料和問題能為調整經濟體制提供哪些借鑑?***4分***

  【解析】此題可概括為中外歷史上的經濟改革,考查學生的分析、歸納、理解、概括等能力。第⑴問答案就在材料一中,認真讀材料中的有效資訊即可。第⑵問是根據材料二、三和所學知識來回答,認真讀材料的同時,還要和課本上相關的知識相聯絡來分析。第⑶問要注意借鑑一定要從上述材料和問題中歸納、概括,分角度、分條敘述。

  【參考答案】

  ⑴羅斯福新政。

  ⑵特徵: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改變:1978年以後,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80年代後期,在城市推行國有企業改革;90年代開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並逐步完善。

  ⑶不同的經濟體制可以相互借鑑,取長補短;調整經濟體制要從具體國情出發;經濟體制的調整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調整經濟體制要勇於創新。

  二、輕鬆應對選擇題

  【應對策略】

  陳述式、否定式、因果式、比較式、材料式等型別的選擇題,有的用直選法或排除法就能直接確定答案,對於一些不能直接確定答案的複合式選擇題可以首先使用排除法給自己降低難度,再使用類比法進行對比來確定答案。

  對於組合式選擇題可以使用選基法或排除法,首先肯定有或者沒有其中的一個或兩個題肢,排除一些錯誤選項,給自己降低難度,然後把其餘的一一篩選,最後得出正確答案。

  而排序式選擇題可以首先使用首定法和尾定法,把發生時間最早和最晚的題肢選出,排除一些錯誤選項,再使用相關項不可逆的方法,肯定某個題肢一定發生在另一個的前面或後面,最後得出正確答案。

  【典型示例】

  例1.***2007年·河北***1979年中美建交*** ***

  A.結束了美蘇爭霸的局面 B.促成中國重返聯合國

  C.有利於實現雙方互贏 D.為中日建交奠定基礎

  【解析】這是一道陳述式選擇題,可以使用排除法。中國重返聯合國和中日建交都是在1979年中美建交之前發生的事,所以要排除B和D,而1991年蘇聯解體才結束美蘇爭霸的局面,所以也要排除A。應選C。

  例2.***2008年·陝西***如圖所示,二戰後美日歐經濟實力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對此變化,下列表述準確的是*** ***

  ①從美國一枝獨秀到美日歐三足鼎立 ②美國喪失了世界一流經濟強國地位 ③歐共體的建立促使了歐洲的崛起 ④日本上升為第二經濟強國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這是一道組合式選擇題。美國是二戰後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沒有喪失了世界一流經濟強國地位,所以可以使用排除法,排除②。應選C。

  例3. ***2008年·聊城***不同歷史時期形成不同歷史話語,下列語彙出現的先後順序是*** ***

  ① 冷戰 ② 美蘇爭霸 ③ 一超多強 ④東歐劇變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解析】這是排序式選擇題。通過對比,冷戰在這幾件事中是最早的,可以確定答案

  就在A和C中,美蘇爭霸一定在一超多強的前面,這是不可逆的。因而答案應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