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國起義的經過是怎樣的

  大成國起義戰爭是十九世紀中期繼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後在南方爆發的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農民起義,義軍橫掃粵桂兩省,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與反動腐朽的清王朝進行了殊死的鬥爭,在我國農民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絢麗而悲壯的篇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大成國起義經過

  在鴉片戰爭之後清朝政府賠償其他國家鉅款,政府加大力度從人民身上獲取利益,在全國之中廣州地區受壓迫最為嚴重,在這種情況下無法生存的人民紛紛加入天地會,在陳開等人的領導下進行了長達九年的抗爭。因為起義軍數目眾多所以大成國起義經過也非常的激烈,儘管最後失敗了可是在戰爭中人民表現出來的英勇精神依舊存在,那麼大成國起義經過是怎樣的呢?

  大成國起義經過是怎樣的呢?這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在1854年起義活動剛剛開始的時候,陳開等人帶領著起義軍圍攻廣州,陳開主要是將佛山地區作為中心據點,之後從南方往北方推進進行戰爭。清朝軍隊為了先發制人佔據優勢,於是率領三千多士兵進攻起義軍隊的重要據點,起義軍隊聽聞訊息後決定依靠佛嶺地區的地勢進行伏擊戰。清軍到了這個地方的時候正好遇上大雨,給了起義軍非常好的機會,於是取得這次伏擊戰的勝利,之後又繼續進攻,直接攻佔到了廣州城下。

  大成國起義的過程進入相持階段之後起義軍開始連續的攻打廣州城,然而他們的功績沒有具體的戰略戰術,不但沒有損傷對方分毫反而讓自己有了不小的損失。而清朝軍隊則開始有計劃的進行作戰,清軍首個要進攻的就是東路的起義軍,經過部署之後清軍在清晨向起義軍進攻,起義軍倉皇之間很快就被清軍打敗,之後北路起義軍也受到了強烈的攻擊,起義軍部隊的主要力量受挫之後已經無法抵抗清軍的進攻,經過了九年的時間最終還是被官兵鎮壓了。

  大成國起義失敗的原因

  大成國起義是清朝時期非常重大的一起起義活動,當時廣州地區的人民備受清朝統治者的壓迫,生活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而天地會的出現則讓這些人民有了新的希望,於是紛紛加入天地會中開始反抗清朝,起義軍的規模也迅速壯大,然而最終這次起義還是失敗了。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大成國起義失敗的原因是什麼,當時起義軍的隊伍已經非常壯大了,可是最後還是被無情的鎮壓了。那麼大成國起義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

  大成國起義失敗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說明,首先這次起義並沒有真正的領導核心,基本上都是各自作戰。天地會當時因為政府的壓迫只能成為祕密組織,在各個地區也分為幾個不同的山堂。起義開始的時候又加入了許多流民,於是天地會不能集中的缺點更加明顯了。而且起義軍作戰的時候只懂得盲目的進攻,並不會重視自身的防禦,他們英勇進攻的精神是非常難得的,但是軍隊卻並不能只依靠進攻獲得勝利,尤其是和敵人對峙的情況下,然而起義軍所欠缺的正是這重要的一點。

  另外大成國起義失敗的原因還在於他們只看重如何擴大根據地的領土,卻並不注重加強這些根據地的掌控。天地會當時的根據地中擁有最為繁榮的地區,能解決所有起義軍的糧草,而且還可以發揮他們擅長的水上作戰,然而另外的流動作戰中,卻只盲目的追求擴大領土面積,完全不注意鞏固當地的力量,更沒有加強和群眾之間的聯絡。

  大成國起義軍主力受重挫

  大成國起義是發生在廣東地區的一次重大起義戰爭,這次的活動是由天地會的領袖帶領著教徒和貧苦百姓進行的反清的抗爭。在百姓絕望無奈的時候天地會迅速集結到了大量的農民形成了起義軍,這些起義軍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取得了柳州、梧州等許多重要地區的領土,但是從1857年起起義軍的力量逐漸開始衰退,到了1861年甚至還出現了大成國起義軍主力受重挫的事情,讓這次起義活動逐漸走向了失敗,那麼大成國起義軍主力受重挫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大成國起義軍主力受重挫這件事還要從1861年開始說起,當時兩廣地區的總督勞崇光等高階將領聚集在一起商議作戰的策略,並且還決定將數個營區的練勇都守護這梧州城,以防止起義軍靠近他們的糧草和軍火,清軍進攻起義軍的戰前準備已經基本到位。而陳開身為主要的起義軍領導人也對自己的軍隊加強了一些防禦措施,準備和梧州等地的清朝軍隊抗爭到底,可是相比與充分準備的清朝軍隊,起義軍顯得有些倉促和準備不足。

  這一年的四月份戰鬥開始打響,發展了四個月的時間後清朝的軍隊已經佔據了起義軍隊的一些重要據點,而水上作戰才是這場戰爭的高潮時期,當時清軍將大炮排列成為犄角之勢,雖然起義軍並不恐懼,但是清軍兩面攻擊的方式還是讓起義軍有些無力抵抗,這時候風向突然發生轉變,並且迅速讓起義軍處於不利地位,他們的船隻也被擊中,起義軍死傷無數,在這次戰役中損失非常慘重,大成國起義軍主力因此受到重挫。

  大成國起義的評價

  自從鴉片戰爭清政府割地賠款之後,政府對於百姓的剝削更加嚴重了,尤其是廣州地區的人民長期處於被壓迫被剝削的地位上,致使廣大百姓生活疾苦,於是便紛紛加入了天地會一起對抗清朝政府。這次起義活動在歷史上具有非凡的意義,因此歷史也記載了對大成國起義的評價,那麼人們對大成國起義的評價是怎樣的呢?

  對大成國起義的評價可以分為以下兩點,首先這次戰爭在天地會組織的起義活動中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起義,同時也帶給了清朝政府沉重無比的打擊,具有不可抹殺的歷史意義。起義軍所經過的地方不論是在政治或是在經濟方面都給當時的地主階級和統治階級沉痛的打擊。當時廣東是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供應地,起義軍成功的控制了當地的水陸通道,對朝廷各種稅務的徵收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而在鎮壓活動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清政府不得不從陝西等地調出銀子來週轉。

  對大成國起義的評價還有另外一點,在軍事上起義軍不僅時刻牽制著廣州地區的上萬名清兵和大量的船隻,而且還影響著從福建等其他地區調轉過來的軍隊,根據當時的統計可以得知清軍的損失一定在一萬人智商,並且毀壞了清軍戰船五六百艘,從側面來說起義軍的功績也為其他的起義活動起到了牽制和支援的作用。儘管最後的結果是起義軍失敗了,但是這次起義軍的活動卻始終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