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的人物生平

  東野圭吾***1958年2月4日-***,日本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生於大阪,畢業於大阪府立大學工學部電器工學科,在其處女作《放學後》於1985年一舉贏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後辭職成為專業作家。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1958年2月,日本大阪生野區,東野圭吾出生。“我家裡經營著一個生意蕭條,賣鐘錶、眼鏡、貴金屬等飾物的小店。我是姐弟三人中最小的一個。我的戶籍所在地寫的是‘東區玉造’,那是父親的出生地,我自己沒有在那裡住過。父親以‘這個地方說起來比較好聽’為理由,就把我的戶籍地安到了這裡……”這段出生經歷在他出版的唯一一本自傳體隨筆《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意》中有記述。

  小時候的東野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都會考慮去嘗試和體驗。比如看了本有趣的漫畫,就會想著自己也來畫一本。

  東野圭吾有兩個從小門門得五分的姐姐,他的父親曾經是個軍曹***日本獨有的對中士級別士官的稱呼***。

  東野圭吾的兩個姐姐後來一位做了空姐,另外一位成了老師,這兩個身份在《殺人現場在雲端》和《浪花少年偵探團》中有體現。

  與讀者腦海中幻想的暢銷書作家生活不同,東野圭吾曾經租住在不足十平米的平房裡,用他的話來說:“上廁所要跑去屋外,屋裡會有蜈蚣光顧。”

  1974年,東野從大阪市立小路小學和市立東生野中學畢業後,進入了同一座城市的府立阪南高等學校讀高中。此前從未看過書的他才開始接觸小說這一門類,於是他讀到了一本以高中生為主角的推理小說,“覺得這樣的小說實在有趣,……自己好象也可以寫寫看。”這成為他以後從事推理創作的最初契機。

  之後,東野考入大阪府立大學工學系電氣工程專業,一度停止的小說閱讀又恢復了,而且開始構思一些東西,不過那主要是想確認自己究竟能不能寫小說而已,尚未有當個小說家的念想。

  1981年,大學畢業後東野圭吾成了日本電裝公司的技術工程師,“在公司呆了兩年左右,由於感覺上班族的日子過得十分單調,所以很想給這樣千篇一律的生活,來些不一樣的……該說是刺激吧,……因為其他目標的實現可能需要花錢,或是需要購買些道具之類的,而小說則不同,只要有鉛筆和紙,到哪裡都能寫。所以我就每天利用下班之後的時間寫小說,並且將把寫好的作品寄去參加江戶川亂步獎當作目標,希望在工作之外,能有個比較不一樣的生活支柱……雖然收入穩定,但我覺得自己的薪水太少了。所以想如果能夠靠獎金,或是稿費收入來賺點外塊,應該也不錯。”正因為有這樣的想法,1983年東野終於以《人偶們的家》***人形たちの家***應徵第29屆亂步獎,可惜只進入了第二輪預選。

  在醞釀第二部徵文作期間,與來自某女子高中的非專職教師結婚。1984年,東野以《魔球》應徵第30屆亂步獎,這一次最終入圍決選,離拿下大獎僅一步之遙。翌年***1985***,終於憑藉校園青春推理小說《放學後》摘得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而正式出道。

  東野以27歲的年輕年齡獲得大獎,令其創作信心大增,加上獲獎一事被所屬公司知曉,邊工作邊寫作的生活受到了一定影響,遂毅然於1986年3月辭職奔赴東京,開始了自己職業作家的道路。

  但此後的十年,東野圭吾的作品一直備受冷落,直到1996年《名偵探的守則》出版暢銷,東野圭吾才重新受到關注。

  2011年11月21日,2011年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釋出,東野圭吾以48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外國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發廣泛關注。

  東野圭吾推理系列

  《東野圭吾·懸疑故事》是河毛俊作、澤田鐮作執導,唐澤壽明、廣末涼子等主演,日本富士電視臺的木曜劇場推理懸疑劇。

  2012年夏季日劇,從2012年7月5日開始於富士電視臺播放,本電視劇是從東野圭吾的三本短篇推理小說集《沒有凶手的殺人夜》、《怪人們》、《那時候的是誰》中挑選了11個短篇故事來改編而成的。並進行了精彩的改寫,每集講述一個故事。

  惡意東野圭吾

  《惡意》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挑戰懸疑小說寫作極限的佳作,是以加賀恭一郎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的第四部,該系列的上一部作品是《誰殺了她》,該系列的下一部作品是《我殺了他》。《惡意》於1996年由日本講談社出版發行單行本,文庫本由講談社於2001年出版發行。《惡意》被媒體和讀者列為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與《白夜行》同享光輝與榮耀,這兩部作品恰似兩生花——《白夜行》為了愛粉身碎骨,《惡意》因為恨萬劫不復。

  《惡意》大陸版本由南海出版公司於2009年出版發行。臺灣版本由商周出版社於2004年出版發行。

  放學後東野圭吾

  《放學後》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早期創作的推理小說,是他的成名作。1985年,《放學後》以絕對優勢摘得日本推理小說界最重要的新人獎——江戶川亂步獎。同年,日版單行本由講談社出版發行。1988年由講談社出版文庫本。正是《放學後》的成功,使他決心走上專職寫作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