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朋友的七夕節禮物

  七夕節被譽為是中國的情人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你知道嗎?今天小編特意準備了一些,希望你能喜歡。

  

  最經典的七夕浪漫禮物——玫瑰。送她一朵最特別的玫瑰,金鑲玉玫瑰花,告訴她你會一心一意的愛著她,她會感動到不行。你還可以再準備一張卡片,寫上一段美麗又浪漫的文字。

  精美的手機掛件。玉石手機鏈就很不錯,可以讓女孩成天帶著,時刻陪伴著她,並且獨一無二的玉石也有保平安的功效。

  水晶禮物:比如水晶手鍊、水晶耳釘,女的都對純潔無暇的水晶沒有抵抗力。尤其是代表愛情的紫水晶,更能讓彼此的心靠近。

  玉佛墜。男戴觀音女戴佛,彌勒佛積極樂觀,笑對人生,寓意笑口常開。佛保平安,送給女友給女友帶來吉祥好運,平安幸福。

  七夕吃巧果原因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一種油炸小點心,品種極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靨兒”、“果實花樣”。因“巧”和“橋”諧音,因此人們認為在七月七日這天吃巧果,不僅能幫助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而且自己的心願也能通過“巧”***橋***來實現。

  為什麼人們在七夕要吃巧果呢?傳說是因為過去女孩子在未嫁之前都想自己能心靈手巧,所以用這樣的方式來祈求織女來送巧,希望織女也能賜自己一雙巧手,於是巧果也就誕生了。

  北宋時期的巧果品種極多,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是將發麵團放入具有剪刀、梨、茄、瓜、石榴、蘋果、小雞、小豬、小獅子、金魚、蛙、蟹、蝦等各種花形圖案的木模***也叫榼子***中,將成形後的小餅油炸或烙食。有些巧果還被點染為七色,有的以紅色點染,用長線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掛於壁間,以為裝飾和零食,也有串成一環掛在小兒項間取樂的。相傳七夕節晚上,婦女兒童將巧果拋擲屋背,喜鵲銜去搭橋,讓牛郎織女夜渡銀河相會。

  巧果製作起來非常簡單。先將麵皮切成一兩寸長的條形,然後放入滾燙的油鍋裡,炸至金黃色。再把炸好的麵皮撈起來,立即撒上芝麻、白糖,酥脆香甜。

  巧果還有另一種做法:在麵粉中加入雞蛋和糖,不摻一點水,而是用油和麵。面和好後,揪出一塊劑子,摁進用桃木或棗木刻成的精美模子裡,然後照面板一磕,一個個可愛圖形的巧果誕生了,進爐一烤,香飄十里。

  北宋時的七夕巧果主要成分是小麥面,這種製作傳統至今還被遵循、保留著。為什麼要用小麥面呢?這就跟前面提到的古人設定七夕節的目的有關了。

  每年的七月初七,牽牛星與織女星距離最近,而這一天,通常也是立秋前後***有時跟立秋正好是一天***。中國是農耕國家,因此,對時令、節氣的交替極為重視,夏商時,每至立秋,君主還會親臨祭祀現場。七夕節的設定其實就是立秋祭祀的另一種替代形式,有立秋迎秋之用意。

  七夕巧果的做法

  原料:麵粉500克、溫水220克、奶粉15克、糖50克、酵母1小勺。

  做法:

  1、溫水溶解酵母,將酵母水分多次倒入摻有奶粉和白糖的麵粉中,揉成均勻的麵糰。

  2、揉好的面蓋上保鮮膜室溫醒發一小時,醒發好的麵糰拿出來用手揉勻,面揉得時間越長,做出的成品越好吃,顏色越白。

  3、揉好的麵糰切下一塊,搓成長條,按照模型的大小揪成小劑子,將小面塊放進卡子裡,用手指按壓,並用剪刀剪去多餘的面。

  4、最後使勁磕出來,一排小巧餅就做好了,蓋上乾布醒發一刻鐘,烤箱185度預熱,十分鐘就好。

  5、然後用模具磕出其他形狀的巧餅,也放進烤箱裡烤熟後拿出,晾涼後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