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鄉文化的作文徵文精選

  每個地方的文化都是不同的,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家鄉文化感到自豪!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關於家鄉文化的優秀徵文,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關於家鄉文化的作文篇1

  我愛我的祖國,更愛生我養我的家鄉。我的家鄉是河北省沙河市,全市面積999平方公里,她像一位溫情的母親,用她那甜美的乳汁養育著沙河人民。

  沙河市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古為燕州地,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趙,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沙河大地還哺育出眾多仁人志士,唐代宋景、元代張文謙、明代朱裳以及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功臣楊春增烈士都是沙河的驕子。

  沙河旅遊資源豐富,風景宜人。境內的秦王湖、北武當山風景區是省級重點風景名勝旅遊區。旅遊區山勢起伏,峰巒疊翠,川穀縱橫,氣勢雄偉,山、水、林相映成趣,雄、奇、險集於一身,構成了有名的景點。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親筆書寫的宋景碑、清乾隆皇帝御筆真跡等人文景觀,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旅遊文化。

  多麼美麗可愛的家鄉,多麼可愛的家鄉文化!

  關於家鄉文化的作文篇2

  青山環繞,綠水長流,這就是我的家鄉石練。石練美,一街一卷都有特色。就說五雷街吧,兩邊綠樹顧蔭,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農民演奏“十番”又是一道風景線。“十番”是用十種不同的樂器演奏的。其中有笛子、梅管、二胡、雲羅等。暑假期間,我會到爺爺家,聽他老人家演奏十番。有時我也會興致勃勃地跟爺爺學習演奏十番。雖然學得不好,但是我學得特用心,還得到了爺爺地誇獎。在這耳濡目染的環境中,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也深深地愛上了“十番。”

  “十番”也是七月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給七月會增添了文化氣息,也給我們石練鎮增添了榮譽。

  我們學校還是“十番”傳承學校。自然,我們學校就有“十番”樂隊了。每當休閒時間,校園裡就會有“十番”樂聲飄蕩在上空。

  家鄉的文化博大精深,給我們的教育也深刻,影響也很大。我要努力學習,繼承這一博大的文化。

  關於家鄉文化的作文篇3

  我的家鄉在河北省尚義縣,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家鄉四季分明,春天總是在溫暖中帶著一絲寒意才悄悄的來到。每到四五月份,小草才從地下探出頭來透氣,農民伯伯也只有在穀雨前後才開始種瓜點豆。

  夏天,天氣酷熱,樹木長得更加茂盛,遠遠望去,山就象綠色的海洋。知了不停的叫著:彷彿在說:熱死了,熱死了。

  秋天,涼風習習,早晚溫度差別很大。我聽爸爸說過一句諺語:早穿皮襖午穿紗,抱住火爐吃西瓜。真的是很有意思。田野裡彷彿變成了金色的海洋,農民伯伯在收一些糧食:有土豆、小麥、還有我們這的特產莜麥。

  家鄉的冬天是我最喜歡的。雖然寒風吹在臉上象刀割一樣的疼,但是我喜歡下雪,因為下雪後我就可以和小朋友們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了。每個人的臉上、身上全沾滿了雪花,開心極了。

  我的家鄉還很窮,但我愛我的家鄉,我要從小好好學習,爭取長大後做一個有用的人,把家鄉建設的更加富裕、美麗!

  關於家鄉文化的作文篇4

  我的家鄉--寶雞,在關中平原兩端。秦嶺是它的南部屏障,群山環繞,渭河水從城市中間流過。從我查的資料中知道它的總面積是18202平方公里,人口有372萬,1994年被評為“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1995年被評為“全國衛生城市。”2005年又一次獲得了“全國衛生城市”和“全國環保模範城市”的光榮稱號。我真為自己的家鄉自豪!

  寶雞是炎帝古裡,是秦文化的發祥地。西周禮樂,秦漢法度,大唐雄風,宋代風韻,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豐富生動的印痕。歷史沉澱深厚,文化遺存繁榮,人文景觀星羅棋佈,自然風光得天獨厚,家鄉真是一個古老而現代的城市。在這兒有國內外馳名的法門寺;有我們的祖先神農氏--炎帝的陵墓;有秦王陵墓;有國家級太白森林公園;有太公姜子牙的垂釣遺址--釣魚臺。每年有許多國內外的遊客前來祭拜神農氏炎帝和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舍俐指,場面巨集偉而壯觀,熱鬧極了。

  現在的寶雞馬路寬廣,高樓林立,路旁種著許多樹木和花草,連每座橋上兩邊都擺放著許多盆景,色彩鮮豔,賞心悅目。特別是到了夜晚,霓虹燈閃爍在大街小巷,這座城市如同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各大超市和集貿市場,穿的,用的,吃的真是看不夠也看不完。從清晨到傍晚,人山人海,人潮湧動,從每個人微笑的臉上足以表現出人們幸福滿足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