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設計師的感性與理性並用的效率

  對插圖設計師而言,掌握傳統的手繪造型能力是基礎能力,掌握數字技術條件下的各類插圖繪製軟體是延伸能力。對於這兩種能力的掌握是對一個現代插圖設計師的職業要求。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插圖設計師需要面對的兩大問題

  一是題材和內容之間的關係問題――視覺資訊傳達;二是繪畫和表現之間的關係問題――研究具有創造性的表現手法。

  設計學科屬於藝術與科學的交集,因此設計師兼具藝術家的感性表達能力和科學家的理性分析能力。設計初學者往往將主觀創作衝動與客戶實際需求兩者混淆,在創作過程中,主觀經驗判斷大於客觀條件要求,從而造成偏離實際市場需求。在插圖設計領域,同樣存在這種狀況,要解決上述兩個問題則涉及到設計師的核心能力――想象力。想象力是創作的源泉,但想象力並不完全等同於異想天開乃至胡思亂想,在插圖設計領域,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想象力應該是建立在對於條件的認識基礎上的――可控的想象力。可控性由理性分析***合理的工作流程***完成,想象力由感性認知***激發討論的小組式管理***完成。

  插圖設計師的工作流程

  在插圖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是:因為插圖設計具備天然的藝術相關性,所以很多學生也將插圖與純藝術創作混淆起來,而忽略了插圖最初的基本功能是為文字服務。從而將插圖視為單純的藝術表達,而不注重實際存在的客觀條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插圖成果最終符合客戶和市場需求,必須提前做足功課――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合理的工作流程可以有效修正在創作中邏輯推導的正確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流程分為概念形成、前期準備、設計製作三個階段,具體如下。

  1.概念形成

  ***1***客戶――瞭解客戶需求,明確設計任務

  ***2***主題――確定繪製主題,思考表現風格

  ***3***觀眾――確定消費物件,分析受眾心理

  2.前期準備

  ***1***目標分析――分析描繪物件屬性,確定表現手段

  ***2***時間表――準確制訂時間節點,預留變數時間

  ***3***素材準備――蒐集相關資料,確定表現工具

  ***4***草圖繪製――繪製相對準確嚴謹的草圖或示意圖

  ***5***客戶溝通――與客戶確認風格模式,做出相應調整

  3.設計製作

  ***1***正稿製作――按照既定計劃繪製正稿

  ***2***成品完稿――深入加工,描繪細節

  ***3***作品提交――提交作品,客戶交付設計費用

  插圖設計師應激發小組式管理

  插圖設計的特性決定了一般的插圖工作是由個人獨立完成的。由於專業基礎和文化基礎的關係,大多數學生還不具備獨立發展能力。學生也普遍存在不擅長表達和交流的問題。針對這種客觀存在的現象,筆者採取小組式管理的教學模式,按照班級實際人數,將全體學生分成每組人數為5―7人的若干小組,一般一個班級為4組。每組推舉組長一名,主要負責組織討論和專業交流等工作,小組之間針對各組的插圖設計選題和插圖創作理念進行互相提問。小組除課堂學習交流功能外,還需在課外每週組織一次拓展性集體活動。分析和點評學生插圖設計過程以及設計作品也是以組為單位。

  小組式管理主要有兩重目的,一是通過小組交流激發學生討論的熱情,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二是鍛鍊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表達能力。除上述兩個主要目的外,還可以強化小組的凝聚力、組員的合作力以及組長的組織能力,有益於整個班級學術氛圍的培養。在小組討論中主要採取“頭腦風暴法”,此方法是“現代創造學”奠基人美國人奧斯本***AleX Faicknev Osbom***提出的培養創造能力的集體訓練法,已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應用,相關著作頗豐,不再贅言;在組與組之間的橫向互動提問上採取國際通用的5w1H分析法。具體如下:

  WHEN?***時間***――在什麼時間內完成工作?

  WHERE7***地點***――在什麼地點以什麼樣的載體進行資訊傳達?

  WH07***人物***――為誰傳達資訊?資訊傳達給誰看?

  WHAT?***內容***――要傳達的資訊是什麼?資訊涉及的內容和主題是什麼?

  WHY?***原因***――為什麼這樣傳達?

  通過這5個問題,使提問者有理可依,被提問者則必須反思自身設計提案和創意的不足,有益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尋找到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