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設計中的形式以及應用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記得童年的時候從看圖識字到看圖算數,從翻看小人書到後來閱讀文學著作,從令郎滿目的圖片中挑選自己所愛,通過上架的宣傳品去選擇自己生活所需……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我們都是通過“圖”瞭解生活,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插圖的形式

  現代插圖的形式多種多樣,可由傳播媒體分類,亦可由功能分類。以媒體分類,基本上分為兩大部分,即印刷媒體與影視媒體。印刷媒體包括招貼廣告插圖、報紙插圖、雜誌書籍插圖、產品包裝插圖、企業形象宣傳品插圖等。影視媒體包括電影、電視、計算機顯示屏等。

  雜誌書籍插圖:包括封面、封底的設計和正文的插圖,廣泛應用於各類書籍。如文學書籍、少兒書籍、科技書籍等。這種插圖正在逐漸減退。今後在電子書籍、電子報刊中仍將大量存在。

  產品包裝插圖:產品包裝使插圖的應用更廣泛。產品包裝設計包含標誌、圖形、文字三個要素。它有雙重使命:一是介紹產品,二是樹立品牌形象。最為突出的特點在於它介於平面與立體設計之間。

  影視媒體中的影視插圖:是指電影、電視中出現的插圖。一般在廣告片中出現的較多。影視插圖也包括計算機熒幕。計算機熒屏如今成了商業插圖的表現空間,眾多的圖形庫動畫、遊戲節目、圖形表格、都成了商業插圖的一員。

  有些插圖代表了人心中最美好的青春回憶,也許那些畫面在現在看來,並不是那麼的華麗和豐富,但經過很多年後,仍然會被大眾所喜愛,並以各種不同形式來重新呈現。有些是將當初不能完成的願望和悽美不能圓滿的情節畫出圓滿的結果,一直深受大眾的喜愛和廣泛相傳,並繼續傳承和加以改進。有些則是為了惋惜逝去和即將逝去的實物,來紀念這一切,讓人產生同感,並去珍惜人生和感受作者強烈的情感。這就是插圖感性特徵的充分體現,它帶給我們的是源自心靈深處的一種感染,一種共鳴。

  插圖――CG原畫

  CG原畫在各個領域是普遍存在的。不論是動畫人物形象設定,遊戲原畫場景人物設定,電子出版物的各個方面。基於影象與感性、文字與理性的聯動關係,網路視像的進化就是感性的進化,人們在絢麗多彩的造型中樂不思蜀。而各種形象的朴樹迷離讓你尤為深刻。

  Linda Bergkvist是瑞典一名非常年輕的CG大師,她的CG的原畫風格充滿了童話色彩,神祕、詭異、夢幻無論是繪畫功底,還是充滿想象的內容都令人著迷。她善用唯美的風格去講述那些古老、殘酷和帶有邪惡色彩的故事。以這種方式,她享受她一輩子都喜愛的東西――奇幻、恐怖和略帶一絲浪漫痛楚的混合物。不管你喜不喜歡或對CG瞭解的程度多少,欣賞她的CG插圖就是種視覺享受。

  插圖――動畫

  動畫設計尤為強調原畫形象。作品的最初就是指令碼和原畫的設定,好的指令碼和好的原畫結合成就了好的動畫。比如著名的宮崎駿吉卜力動畫工作室,他們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手繪原畫和電腦原畫的結合,每個形象,每個場景都是一幅幅畫出來的。像《哈爾的移動城堡》裡的城堡,是分成了眾多的小塊,通話原畫分角度的設定,最終合成完成的,呈現的是想象力豐富,構造巧妙生動的一座移動。

  而《龍貓》裡,在原畫設定的時候就線繪出了各種畫面,活靈活現的人物,給大眾展示了一個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夢境,觀眾隨著龍貓森林、龍貓巴士的不斷深入,在情境中體驗到原畫給予的視覺衝擊和精神體驗,於是產生了思想上的共鳴,彷彿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完全忘卻了現實的煩惱,成為故事裡的一分子。可以說,吉卜力動畫工作室在原畫設計上的運作,是美工一次成功的典範。

  另外一位被喻為是新一代的宮崎駿的便是創作了《秒速五釐米》的新海城,從新海的訪談中看到他的工作室,工作狀態。他的實驗電影動畫,畫面繪製方法就是把照片還原成原畫,在街角尋覓的構圖和視角,並不用再次繪畫出來,而是直接用photo shop處理出原畫效果,使得物體輪廓鮮明,光感強烈,卻是那麼真實地在心底產生似曾相識的共鳴。雖然在廣角透視的相機拍攝得到的道路兩旁的電線杆歪歪斜斜,但是卻沒人對它產生懷疑,反而認識是刻意的構成,而新海本身的繪畫水平不高,借用這種方式原畫就上到很高的水平,使得整個動畫的風格就呈現出了他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