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記憶體使用技巧

  ,虛擬記憶體要怎麼設定?虛擬記憶體是什麼東西?下面由小編來和大家一起了解吧!

  虛擬使用技巧

  對於虛擬記憶體如何設定的問題,微軟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官方的解決辦法,對於一般情況下,我們推薦採用如下的設定方法:

  頁面檔案,檔案的大小由你對系統的設定決定。具體設定方法如下:開啟"我的電腦"的"屬性"設定視窗,切換到"高階"選項卡,在"啟動和故障恢復"視窗的"寫入除錯資訊"欄,如果你採用的是試和錯誤報告了。所以折中的辦法是在系統盤設定較小的頁面檔案,只要夠用就行了。

  記憶體,其最小值設定為實體記憶體的1.5倍,最大值設定為實體記憶體的3倍,該分割槽專門用來儲存頁面檔案,不要再存放其它任何檔案。之所以單獨劃分一個分割槽用來設定虛擬記憶體,主要是基於兩點考慮:其一,由於該分割槽上沒有其它檔案,這樣分割槽不會產生磁碟碎片,這樣能保證頁面檔案的資料讀寫不受磁碟碎片的干擾;其二,按照Windows對記憶體的管理技術,Windows會優先使用不經常訪問的分割槽上的頁面檔案,這樣也減少了讀取系統盤裡的頁面檔案的機會,減輕了系統盤的壓力。

  頁面檔案,則其它硬碟分割槽不設定任何頁面檔案。因為過多的分割槽設定頁面檔案,這樣會導致,硬碟磁頭反覆的在不同的分割槽來回讀取。這樣既耽誤了系統速率,也會減少硬碟的壽命。當然,如果你有多個硬碟,則可以為每個硬碟都建立一個頁面檔案。當資訊分佈在多個頁面檔案上時,硬碟控制器可以同時在多個硬碟上執行讀取和寫入操作。這樣系統性能將得到提高。

  需要注意!設定過大的虛擬記憶體將導致關機過慢甚至幾十分鐘,例如2G電腦設定16G虛擬記憶體雖然增加了電腦效能但是關機可能需要幾分鐘。

  拓展閱讀:虛擬記憶體的地址和體系

  虛實地址

  實地址與虛地址: 使用者編制程式時使用的地址稱為虛地址或邏輯地址,其對應的儲存空間稱為虛存空間或邏輯地址空間;而計算機實體記憶體的訪問地址則稱為實地址或實體地址,其對應的儲存空間稱為物理儲存空間或主存空間。程式進行虛地址到實地址轉換的過程稱為程式的再定位。虛存的訪問過程虛存空間的使用者程式按照虛地址程式設計並存放在輔存中。程式執行時,由地址變換機構依據當時分配給該程式的實地址空間把程式的一部分調入實存。每次訪存時,首先判斷該虛地址所對應的部分是否在實存中:如果是,則進行地址轉換並用實地址訪問主存;否則,按照某種演算法將輔存中的部分程式排程進記憶體,再按同樣的方法訪問主存。由此可見,每個程式的虛地址空間可以遠大於實地址空間,也可以遠小於實地址空間。前一種情況以提高儲存容量為目的,後一種情況則以地址變換為目的。後者通常出現在多使用者或多工系統中:實存空間較大,而單個任務並不需要很大的地址空間,較小的虛存空間則可以縮短指令中地址欄位的長度。

  異構體系

  從虛存的概念可以看出,主存-輔存的訪問機制與cache-主存的訪問機制是類似的。這是由cache儲存器、主存和輔存構成的三級儲存體系中的兩個層次。cache和主存之間以及主存和輔存之間分別有輔助硬體和輔助軟硬體負責地址變換與管理,以便各級儲存器能夠組成有機的三級儲存體系。cache和主存構成了系統的記憶體,而主存和輔存依靠輔助軟硬體的支援構成了虛擬儲存器。在三級儲存體系中,cache-主存和主存-輔存這兩個儲存層次有許多相同點:

  ***1***出發點相同:二者都是為了提高儲存系統的效能價格比而構造的分層儲存體系,都力圖使儲存系統的效能接近高速儲存器,而價格和容量接近低速儲存器。

  ***2***原理相同:都是利用了程式執行時的區域性性原理把最近常用的資訊塊從相對慢速而大容量的儲存器調入相對高速而小容量的儲存器。但cache-主存和主存-輔存這兩個儲存層次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3***側重點不同:cache主要解決主存與CPU的速度差異問題;而就效能價格比的提高而言,虛存主要是解決儲存容量問題,另外還包括儲存管理、主存分配和儲存保護等方面。

  ***4***資料通路不同:CPU與cache和主存之間均有直接訪問通路,cache不命中時可直接訪問主存;而虛存所依賴的輔存與CPU之間不存在直接的資料通路,當主存不命中時只能通過調頁解決,CPU最終還是要訪問主存。

  ***5***透明性不同:cache的管理完全由硬體完成,對系統程式設計師和應用程式設計師均透明;而虛存管理由軟體***作業系統***和硬體共同完成,由於軟體的介入,虛存對實現儲存管理的系統程式設計師不透明,而只對應用程式設計師透明***段式和段頁式管理對應用程式設計師“半透明”***。

  ***6***未命中時的損失不同:由於主存的存取時間是cache的存取時間的5~10倍,而主存的存取速度通常比輔存的存取速度快上千倍,故主存未命中時系統的效能損失要遠大於cache未命中時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