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何和孩子有效溝通

  溝通是一門高深的藝術。教師只要充分尊重學生人格,適時給予關愛,挖掘學生亮點,不斷點燃學生身上自信的火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就會開啟學生塵封的“心門”。下面小編整理了老師和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老師和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01

  1.傾聽他們怎麼說,而且須用心地傾聽。

  2.花時間學會真正理解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3.就像我們當父母的一樣,孩子當然也不是完美的,故不妨接納他們本來的樣子吧!

  4.常和他們一起度過有意義的時光。

  5.別將孩子跟他們的兄弟姐妹刻意地作“橫向比較”。

  6.與其對孩子常作否定,還不如找到一些表示肯定的話說說。

  7.不忘表揚——— 告訴他們你為他們而感到自豪。

  8.禮貌對待他們的朋友。

  9.可以跟他們說說你心中的煩惱,這樣他們就會明白:遇到麻煩的並非只有他們。

  10.熱心參加他們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如運動會、表演會、手工作品展覽會等。

  11.有些事完全可徵求他們的意見或看法。

  12.對他們擁有的物品同樣應予以尊重。

  13.不妨經常和他們一起哈哈大笑。

  14.努力發現你和孩子共同喜歡做的事,並參與其中。

  15.對幼兒園佈置給孩子的工作同樣熱心。

  16.耐心地觀察並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

  17.儘量多地和他們一起進餐,或一起做飯。

  18.有時可對他們說,你認為他們很有兩下子。

  19.讓他們知道,你隨時隨地樂於做他們的幫手和後盾。

  20.作解釋時務必耐心。

  21.讓孩子學會如何應對突發的意外事件。

  22.為了能隨時照顧孩子,你也須照顧好自己。

  23.向他們說,你很高興是他們的家長。

  24.見到孩子時不忘露出微笑。

  25.每天都可以跟他說你真誠地愛著他。

  老師和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02

  一:尊重學生

  有效溝通,尊重是基礎。案例中的男生,愛出風頭,說明他樂於展示,自尊心強;喜歡刁難老師,時常違規違紀和捉弄同學,是因為原來的老師和同學沒有真正把他當“人”看待,不被老師和同學尊重。所以,他就公然向老師挑戰。對待這樣的特殊學生,尊重他的人格尊嚴就是良好溝通的基礎。該教師尊重他的“過分要求”,接受他的挑戰,陪他一起進行耐久跑,當他腳扭傷時,教師不時地給予鼓勵;結束後,老師放下師者“尊嚴”,親自為他揉腳療傷,還給足面子,當著全班同學大勢表揚他堅強、勇敢的精神。正所謂投桃報李,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是一種教育力量,也是教師獲得學生信任和認可的前提條件,學生只有感到被尊重,才願意去接納老師,信服老師,喜歡老師,溝通由此順利展開。

  在具體實踐中,要做到尊重學生,其實很難,教師往往容易以威嚴的師者風範或高傲的領導者自居,把自己置於學生的上一層,與學生群體割裂開來,擺出一副教育權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對學生諷刺訓斥,挖苦低視,學生當然只能避而遠之。為此,尊重學生,就需要教師無條件接納學生的現狀以及其價值觀、人格和權益,並予以充分關注與愛護。教師與學生談話態度要熱情,講解示範要有耐心,特別是對那些難以接近的學生,更要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與觀點,耐心、虛心、誠心地聽取學生的意見,不挖苦,不訓斥,不拿大話威脅恐嚇,不體罰與變相體罰,使師生雙方在心理上架起彼此信任的橋樑。

  二:適時關愛

  實現有效溝通,抓住適當時機,給予關愛是關鍵。案例中的男生,從挑戰到憋足勁跑,把教師落在後邊,再到體力不支被反超,他的心理經歷了逞強—欣喜—沮喪—感動,當他腳又扭傷時,男生的心理一下子跌入谷底。放棄挑戰,就會讓他在同學前臉面掃地,堅持又劇痛難忍,使“倔強”的他處於矛盾痛苦之中。如果這時老師給予他冷言冷語,趁機以勝利者身份炫耀,就會使他心裡徹底崩潰,破罐子破摔。而案例中的教師卻降低重心,給予他的關愛就猶如雪中送炭,溫暖著他的心窩。老師先是關愛的動員其放棄,接著陪伴他一起跑,還不時地詢問他傷情,同時還不斷地鼓勵他。跑完全程教師沒有歇息,親自為他檢視傷勢,揉腳療傷。並當著全班的面好好表揚了他的頑強拼搏和剛毅執著。這些看似微不足道舉動,實則隱藏著老師對這位男生一系列的無私關愛。正由於這些適時關愛,才會感動這位男生,讓他對抗的冰冷之心徹底融化。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後,才能真正實施心靈的對話。

  關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作為教師應真誠接納每一個學生,不管他是聰明、駑鈍、整潔、邋遢、乖巧或淘氣,都需要無私地接納,並通過語言、肢體、眼神、動作、表情、評語,抓住教育的時機,適時傳遞教師的“柔情蜜意”,孩子才能把上課當成一種享受而樂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