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何與孩子溝通

  作為新教師要做一位有心人,善於捕捉這個最佳時機。把握溝通時機,當孩子需要愛護、理解、引導時,也正是師生情感溝通的最佳時機。下面小編整理了老師與孩子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老師與孩子溝通的方法01

  1.與孩子交流應避免對孩子進行診斷和預言,更不要把孩子的往事和家人扯進來,只有在理解,尊重的基礎上與孩子產生共鳴才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

  2.教師對於孩子的職責在於拯救而不在於傷害,教師在與孩子交流時只描述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以及所期望的,只是“就事論事”絕不攻擊孩子的品行,正是交流的基本原則,適用於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所有交流。

  3 3.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再大的裂縫也是可以彌補的。尊重孩子,跟孩子說話時就像跟自己家裡的客人說話一樣。

  老師與孩子溝通的方法02

  ***一***用愛心接納每個孩子

  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先天遺傳與後天環境都有區別,他們在學校裡的表現自然也會有很大的差異。為人師者應深切瞭解這一點,用心接納每一個孩子,不管他是聰明,駑鈍,整潔,邋遢,乖巧或淘氣,他都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個體,需要被接納,也唯有老師用心接納,孩子才能把上課當成一種享受,而願意留在裡面學習。

  ***二***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

  學生感到最痛苦莫過於誤解;最快樂的莫過於充分的瞭解;尤其新生的一代,從小在呵護中長大,有主見,敢發表,挫折的忍受力卻顯的偏低;一遇到困難,自我壓力甚大,不知如何自處。因此培養學生積極開朗的情緒,掃除內心的陰霾,建立自信心,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極為重要。學生努力著手於善後的處理時,最好在一旁默默關注,等到確實需要幫助時解決,再即時伸出援手。

  ***三***用誠心讚美鼓勵

  花草樹木大都向著太陽生長,人也一樣,喜歡被讚美,被鼓勵。老師若能真心誠意欣賞孩子的純真,善良,可愛,必能找到很多值得讚美的行為。若發現孩子有值得讚美的行為時,更要把握時機,不管用語言,肢體,眼神,動作,表情,評語,只要是真心誠意的,孩子必然感受深刻,例如:一個原本不怎麼突出的孩子,老師若天天真心誠意的對他說:“你上課滿專心的,成績應該會越來越進步才對”適度的期許,會產生鼓舞振奮的力量,這也是希望孩子成功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專心傾聽

  單憑表面的舉止是無法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的,做一位最好的聽眾,有耐心的傾聽學生們表達意見;當他們情緒困擾時,給與適度的支援;學生是獨立的個體,過分的為他們設想,容易產生反效果,而且當學生內說完,別急著給建議。

  ***五***潛移默化的作用

  言教不如身教,教師的行為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經常對學生敷衍了事,學生也可能養成推卸責任的惡習。在潛移默化中,學生會承續教師的缺點與優點,不要以為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會對他們造成影響因為這時期他們是敏感且學習能力非常高,因此建立明確的教師形象,實有助於學生的成長與學習。

  如果教師和學生溝通無障礙,如果老師和學生共同學習是一間愉快的事,如果教室裡充滿笑聲,如果每一個孩子在教室都被尊重,都有歸屬感,讓學生上起課來,有如沐春風,如沐春雨的感覺,學生自然會視上學為樂事,且視上課為不得放棄的權利,那麼教室必然春意盎然,學生必然春風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