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科技的魅力

  關於有哪些呢?你對科技的瞭解有多少呢?世界經濟競爭的成敗取決於科學技術水平的高低,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依賴於人的素質。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篇一

  一年一度的校科技節在週一開幕了,其中每一個年級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活動:一二年級是紙杯疊疊高;三四年級是小小賽車手。這些活動,意思都可以理解,而我們五年級的特色活動,名叫雞蛋撞地球。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讓我們做一個雞蛋保護器。從三樓把雞蛋摔下來,要求不能破,還要在這個條件下稱重量。誰做的保護器分量最輕,誰就獲勝。

  雞蛋撞地球,不大可能吧?直接撞,結果只有一個,雞蛋破了。我回家絞盡腦汁的想辦法。我想到了一個辦法,雞蛋摔下去別自己著地不就可以了嗎?於是,我想到了分量很輕且大小合適的泡沫盒,先把雞蛋包裹在泡沫的最中間,然後用膠帶把整個泡沫盒包紮緊密。雞蛋無論從哪個方向著地,都確保在最中間最安全的位置。我正覺得大功告成的時候,突然想到了高度,我忽略了衝擊力、加速度,從三樓摔下,雖然包了泡沫,但是雞蛋即使沒摔破也極有可能震破。看來光用泡沫,不夠保險。我又想到了氣球,我在泡沫盒的四周,足足綁了十個氣球,以防萬一。確保最先落地的是氣球。我利用氣球加泡沫,雙重緩衝,雙保險來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終於到了週三,到了我們期待的比賽時間,雞蛋撞地球開始了。我從三樓把雞蛋保護器扔下去。在樓上,我只聽見了輕輕地彭的一聲,我的組員婁俊浩和邵晨陽幫我把雞蛋保護器拿了上來,我們三個匆匆忙忙的把雞蛋保護器拆開,取出雞蛋,結果是……“耶!雞蛋沒有碎,還好好的呢。”我們的雞蛋保護器以71克的成績獲得了二等獎。

  我想,這一次實驗增強了我的動手能力以及科學知識,以後的這一類活動,我要多多的、積極地參加。

  篇二

  我們的祖國日新月異,高科技走進了千家萬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面。在不久的將來,你更加會領略到它的獨特魅力。   過不了多久,人們發明出樹木高速成長種子。這種種子能超快速生長,不用幾天的時間便發芽、長葉,可以長成參天大樹。它的葉子綠得可愛,綠得鮮豔,讓人一看,便覺全身舒服極了,還能最大化地綠化空氣,而且不用澆水、施肥,也永遠不會凋謝。如果把大樹砍去派用場,第二天,那樹根上便又長出了參天大樹。   人們還會發明一種十分神奇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有很奇特的防小偷功能呢!每當夜晚到來,它便變成了一個比子彈還小的方塊。如果有小偷來了,只有一進主人家的門,它便會向小偷投射一種強力萬能膠,讓小偷寸步難行,等到主人醒來報了警並下達通行指令,那股膠水才會消失。而且,它是靠太陽能充電的,如果白天沒有太陽或在晚上,它便會自動釋放已經儲藏的電能讓自己正常執行。如果它的身體哪個部位有破損或問題,它還能自動檢測和修復。這種機器人還具有其他任何功能,只要主人向它發出指令。這種機器人成了家家必備用品之一。   人們還會發明一種書櫃,它十分有用。只要你把你看過的書裝進去,它會馬上自動分類。如果你要看某一本書,你只要說出書名,那本書便會飛出來,又像一片樹葉一般輕輕落在你的手上或書桌上,隨心所欲。最令人不可相信的是書櫃有買書的功能。只要你報出你所要的那本書的書名,在書櫃的一個小抽屜裡便傳出聲音,報出書價,向你彙報有關買書的相關資訊。你只要把錢放到小抽屜裡,不到幾秒鐘,錢便變成了一本書,省去了到圖書館借書到書店買書的麻煩。   我相信,未來祖國的科技一定會散發獨特的魅力,服務於人們的生活。因為,祖國現在的科技正引領我們的生活向前。

  篇三

  國慶節期間,我有幸來到寧夏科技館,參觀了各種各樣的科技展品和實物模型,也參與了許多科技實踐活動,使我有生第一次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寧夏科技館位於銀川市人民廣場西北側,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五十週年大慶重點建設專案之一,是宣傳寧夏的重要視窗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該館總建築面積二萬九千六百六十四平方米。樓內設有序廳、宇宙探祕和兒童科技樂園等。

  寧夏科技館的展廳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地球家園展區,主要展出了動植物標本、化石、隕石等許多自然界標本。主辦者還在該廳通過氣象多媒體和龍捲風演示器的演示,給參觀者普及氣象知識,揭示許多自然現象的奧祕。第二層是海洋展區和生命奧祕展區。展出了各類海洋標本、恐龍化石、恐龍模型等,引導青少年關注海洋,熱愛海洋,學習古生物學,樹立生物與自然地和諧共生的理念。第三層是科技之光展區。展出了太陽能、節能燈等一些新能源、新材料,給參觀者普及“低碳”概念和“碳排放”得相關知識,加深人們對綠色生活的理解。為了鍛鍊青少年動手動腦能力,主辦者還設計了一些科技體驗活動,如:試穿太空衣、模擬火箭升空、機器人下棋等。

  在軍事天地裡還展出了大炮、地雷、坦克等一些軍事武器,併為參觀者設計了軍事模擬戰鬥、模擬發射導彈等軍事科技體驗活動。如此豐富的展覽及實物模型吸引了所有參觀者的眼球。我迫不及待地隨著人流饒有興趣地觀摩了一到三層的各種展品,展廳佈置得多氣派呀!引人入勝的“卡通蝴蝶”形象、活靈活現的恐龍模型、低碳環保的節能燈……使我浸沉於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裡。在參觀的同時,我參加了一些科技互動活動。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科技體驗活動就是自行車帶動電燈泡發亮。設計者用一個特殊裝置將一連串的燈泡與一個固定的自行車連線起來,每當自行車轉動時,自行車摩擦生電,直接供給電燈泡發光;當人們蹬動自行車時,蹬得越快,由機械能轉變為電磁能就越多,相應地就會帶動更多的電燈泡亮了起來。在忘我的體驗中,我產生了無邊的遐想:我國是一個人口較多的國家,騎自行車和開車的人也比較多。

  如果能在車上和馬路上安裝一種特殊裝置,將過往車輛與馬路形成的摩擦力、壓力轉換成電,不僅使馬路兩邊的路燈亮起來,而且通過蓄電池將多餘的電儲存起來,既可以給家庭裡的各種電器供電,又可以供工廠的機器使用…。。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身邊的機械能,把機械能轉化成電,廣泛運用於生產、生活中。我們不但節約了很多資源,而且又向低碳生活邁進。通過一上午的參觀展覽,我親身體探尋了人類科技文明之足跡,漸漸悟出了自然與社會和諧的道理,從日新月異的科技發明,我再一次體驗了科技的魅力。通過參與科技互動實驗活動,我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增長了見識,同時學到了許多科普知識。今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立志長大後爭當一名科學家,發明出許許多多的高科技產品,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回報社會,讓全人類通過我的科技發明與創造享受更大的幸福。
 


  看了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