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挑選前豬蹄

  豬蹄是指豬的腳部***蹄***和小腿,在中國又叫元蹄,在華人世界中,豬蹄是豬常被人食用的部位之一,有多種不同的烹調作法。豬蹄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脂肪含量也比肥肉低。但是,有很多人不知道究竟,為此,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方法。

  挑選前豬蹄的方法:看顏色,仔細觀察蹄子

  浸泡過的豬蹄一般發漲,會比比沒浸泡正常的豬蹄大很多,所以選大小不一定是好的。平常市面正常大多數豬蹄一個大約八兩到一斤二兩左右,如果漲得太大就應該是泡水過的。

  去毛後的豬蹄一般顏色是淡黃色,很白淨的豬蹄,就有可能是藥水浸泡過的,但泡過的豬蹄也並非個個都是白色,也有顏色發紅的。建意可以和我們自己的手上膚色做一個對比。

  挑選前豬蹄的方法:用手摸,黏不黏

  被藥水浸泡過的豬蹄手感發黏,沒浸泡過的,就不會黏黏的。用手在豬蹄上輕輕按一按,可以感覺到浸泡過的豬蹄手感比較硬,沒浸泡過的按起來較鬆軟。目前市面上有些是用火鹼或者雙氧水這種東西來泡,去油汙的能力強的,使用這種藥水泡過的,豬蹄上不會有油汙,拿回來泡水裡一般是不起油沫子的。

  挑選前豬蹄的方法:湊近點,聞氣味

  浸泡過的豬蹄有淡藥水味,有時這藥水味還會遮蓋住豬肉本身的腥味。沒浸泡過的則無藥味。購買的時候也可以問一問老闆,有些老闆也會告訴的。

  豬蹄的食療價值

  即豬腳。又稱豬四足。去蹄甲和毛。洗淨用。

  味甘、鹹,性平。作用較多,如《隨息居飲食譜》所載,能“填腎精而健腰腳,滋胃液以滑面板,長肌肉可愈漏瘍,助血脈能充乳汁,較肉尤補。”但一般多用來催乳,治產後氣血不足,乳汁缺乏。單用該品或加黃芪、當歸燉熟服食。

  《名醫別錄》中就認為可下乳汁。《本草圖經》認為可行婦人乳脈,滑肌膚。漢代名醫張仲景就有一個“豬膚方”,就指出豬蹄上的皮有“和血脈,潤肌膚”的作用。

  豬蹄的營養價值

  豬蹄是人們喜歡食用的營養佳品。中醫認為,豬蹄性平,味甘鹹。具有補虛弱,填腎精,健採膝等功能。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豬蹄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並含有鈣、磷、鎂、鐵以及維生素A、D、E、K等有益成分。它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質,對老年人神經衰弱***失眠***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豬蹄中的膠原蛋白由眾多的氨基酸組成,而每三個氨基酸中有一個甘氨酸。食入豬蹄後,在人體小腸中膠原蛋白可被消化為大量甘氨蛋白酸,這些氨酸不僅能在人體內參與合成膠原,而且它在大腦細胞中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性遞質,能產生對中樞神經的鎮靜作用。因此,食用豬蹄有利於減輕中樞神經過度興奮,對焦慮狀態及神經衰弱、失眠等也有改善作用。另外,甘氨酸也存在於人體脊髓的中間神經元之中,當中間神經元遭受破壞時,補給甘氨酸是必要的。甘氨酸能夠抑制脊髓運動神經元和中間神經元的興奮性,並可引起脊髓神經元的超級化。所以,食用富含甘氨酸的豬蹄對調整正常的次神經元的功能活動有積極作用。由於豬蹄中所含的甘氨酸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人們還發現,有的人時常小腿抽筋或麻木,還有某些藥物引起的痙攣現象,常吃豬蹄湯也有一定治療和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