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畫眉鳥畫眉鳥的選種

  畫眉鳥棲息于山丘的灌叢和村落附近的灌叢或竹林中,機敏而膽怯,常在林下的草叢中覓食,不善作遠距離飛翔。而畫眉鳥要如何飼養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畫眉鳥的飼養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畫眉鳥的飼養方法

  餵食

  雛鳥的飼馴:玩家將雛鳥分為窩雛、軟毛、齊毛三階段,剛出世的幼鳥叫窩雛,羽毛已長成的叫軟毛,齊毛則是已換毛之後稱之。在這三個時期的鳥,性情最溫和且不怕生人,容易飼養,跳過此三個時期,就不是初接觸畫眉者所能勝任。

  幼雛取得後,可用小紙盒下墊棉布或碎紙條,讓它居住,雛鳥吱吱鳴叫時,以細竹片,尖端磨成橢圓型,挑起飼料漿,就其口邊撥動食,約二、三十分鐘一次,且須注意它的排便情形,酌予增減時間,每次餵食時,清除其排便,直到其羽漸豐,且能自行啄食為止。

  訓練

  出雛後的小鳥,在野外經過八、九個月的時間,羽翼豐滿,已可以擇偶遷居,過其獨立之生活。這時候的小鳥,因常在枝頭上跳來跳去,所以稱此時的小鳥叫跳枝。事實上已是完全成熟的成鳥,經此以後愈老愈壯,鳴唱愈佳,但也愈性強難馴,每見生人,就決裂吻,蹦跳不已,雖然如此,但一般玩家都喜用這種鳥齡,來加以訓練。

  因為馴養雖難,卻非絕對沒辦法,一旦訓練成功,絕大多數都是唱、鬥俱佳的上乘極品。這一時期的鳥,初入飼籠,沒有不驚慌亂蹦的,此時須先用竹條較密的矮身鳥籠飼養。初期將帷幔放下,不使其露面,放在人聲囂雜處,讓它先習慣人聲。習慣後,再將帷幔掀開一半,成人字型開口,讓它露面看人,待其不畏人後,再置於群鳥之中,使之漸進叫唱,直至馴服熟練,方可高掛獻唱,才不至前功盡棄。

  畫眉具有天賦的好嗓門,更具倔強好鬥的個性,畫眉鳥的訓練,換句話說,既在消除其野性,使其適應人類生活環境,能悠然自得,善解人意,終日高歌,使人怡然愜意。

  要將一隻畫眉,飼養的能婉轉高歌,並驍勇善戰,除了要用高度的耐心,和漫長的時間來飼養外,還必須依循鳥的本性,漸次養成,才會有成功的希望。

  遛鳥

  本已馴服的鳥,在見到生人,或不同環境時,又野性大發,驚悸亂撲。這表示平常接觸範圍太小,才會既驚慌又怕生。消除這種現象的方法,最好在晨、昏提著鳥籠外出 ,至公園林地,將鳥籠掛在樹上,讓其鳴唱,使之習於更換新環境。行進時,需提籠並放下籠衣,隨人行進時的兩臂,自然的擺動,切記不可過於劇烈。遛鳥時,漸進式的掀起籠衣,直到全部掀起帷幔,不再跳動也毫無懼色,遛鳥的功夫,算到家了。

  靠鳥

  畫眉最善於模仿同類及其他鳥類鳴唱,為了讓它學取更多鳥鳴聲,我們需帶它至鳥場,或鳥類眾多的地方,讓它領略、學習一下善鳴者的歌聲,時間久了,自然它就會學習這些善鳴的鳥,高聲鳴唱,而且更變化無窮、悅耳動聽。要特別注意的是,畫眉鳥好勝,如非有十足把握,決不可與善鳴的畫眉鳥靠的太近,而且要放下籠衣,讓它只能聽到聲音,不會照面,一發覺有不支的現象,要立刻提開,如果不這樣做,一旦失敗,有可能影響它,至終生不再鳴唱的程度。

  習鬥

  畫眉鳥馴熟之後,才可學習打鬥,以增進其戰鬥技能,初時只可小試不能大斗,更不可與雀壇稱霸的鳥王相拼,否則一遭敗北,士氣難振,從此未戰先餒,曳兵而逃,怎麼也不划算。應選實力相當者練習,不待勝負分曉,在適當的時機,就要將它們分開,停止戰鬥,這樣兩鳥都會認為戰勝對方,自鳴得意,振翅高鳴,意猶未盡。如此漸進練習,才能愈來愈勇,正式對壘時,自然奮不顧身,勇往直前,打個落花流水。

  畫眉鳥的繁殖方式

  每年中國農曆“清明”前後到“夏至”前後這段時間,是畫眉的繁殖季節,每對畫眉每年一般可繁殖1-2次。陽春三月春暖花開的時候,畫眉雄鳥首先發情,不斷地大鳴細唱,向雌鳥表示愛慕之情。它一面山盟海誓,一面嚴陣以待,向可能出現的情敵發出警告,以示其姻緣不容侵犯。畫眉的聽覺器官卻十分發達,對音訊的振動極為敏感,而且反應特別快。在繁殖季節,雄鳥特別擅長引吭高歌,尤其喜在清晨和傍晚鳴叫。它的鳴叫高亢激昂,婉轉多變,而且持久不斷,極富韻味,非常動聽。快叫時,激越奔放,似珠落玉盤;慢叫時,如行雲流水。特別是它長時間的連續鳴叫,真可令人蕩氣迴腸,歎為觀止。因此,有人稱它為“林中歌手”或“鳥類歌唱家”。

  為了博得雌鳥的歡心,雄性畫眉幾乎使盡渾身的解數,不知疲倦地為愛情而歌唱,同時不遺餘力向雌鳥大獻殷勤,甚至裝模作樣地在枝頭上邁著風雅的步履,儘量顯示自己溫文爾雅的可掬之態,表示自己風華正茂的歌唱天才。如果此時在一隻雌畫眉的周圍有兩隻以上的競爭者,那麼,一場惡戰將不可避免。畫眉特別善於打鬥,打起架來抓、爬、滾、啄、插五藝俱全,毫不示弱,因此被譽為“英雄鳥”。當然,而那隻“坐山觀虎鬥”的畫眉“小姐”,最後就會選擇打鬥中的勝者為伴侶。不過,它們伉儷之間的愛情並不是專一而白頭到老的。也就是說,待它們的兒女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時,這個不久前建立起來的“小家庭”也就同時宣告解體了。

  雌雄畫眉擇偶配對以後,便以“小家庭”為單位分散活動,尋找適合築巢的地方。有繁殖經驗的會在故地繁殖。如無遇到敵害,一般能在原棲息地居住數年。它們交配後,就找適合的地方築巢,為繁殖後代做準備。它們的巢一般多築于山丘茂密的草叢、灌木叢中的地面或背北向南,上有大樹,下有灌木叢的距地面1米左右的灌木枝上,以乾草葉、枯草根和莖等編織而成。巢較隱蔽,呈杯狀或橢圓形的碟狀,外壁較鬆散而粗糙,內壁純以細草莖編成,比較細密。巢外層以樹葉、竹葉、草莖、嫩枝等為巢材,內襯以細草、松枝、細根等。內徑約為9-13釐米、外徑約13-20釐米,巢深7.5-8.5釐米、巢高為10-11釐米。

  畫眉每窩產卵3-5枚,每日產1枚。它的卵呈橢圓形,淺藍或天藍色,具有褐色斑點。卵殼有光澤,晶瑩美麗。卵的長徑為27-28毫米,寬徑20-22毫米,卵重大約為5-7克。孵化溫度為36.5-39度,孵化期為14-15天。親鳥產完卵後即開始孵化,孵化僅由雌鳥擔任,雄鳥在巢周圍警戒。親鳥在孵化期十分戀巢,如果有敵害,直至對方接近巢前才沿著灌叢底部逃走。逃走時,不鳴叫也不遠飛,當敵害離去後3-5分鐘即返回巢中。

  雛鳥剛出生時眼睛尚未睜開,全身是稀疏的絨羽,全靠雌雄親鳥含食哺養。雛鳥出殼的第二日開始餵食,逐漸眼睛開始睜開,體表長出針狀的羽毛,食慾漸旺,能在巢中與其他雛鳥爭食。雛鳥25天左右離巢,此時體形開始明顯增大,逐漸能爬窩行動,小小的羽毛開始出現,針羽的頂端長出羽片,其形態已接近成鳥,但由於飛翔及尋食能力較弱,尚需由親鳥帶領下尋食,並由親鳥餵食3周左右後才離巢,跟隨親鳥活動,這時可以見到親鳥帶領幼鳥在灌叢中魚貫地穿來穿去。再過6-7周,雛鳥各部分羽毛已經長齊,已能飛翔和自由覓食。這時的幼鳥雖然從外表上看已經和成鳥差異不大了,但從鳥體內部的發育情況來說,還沒有完全成熟。因此,它還必須經過“中秋”節前後兩個月左右的“換羽”階段,才開始獨立生活。冬去春來,它們也擁有了交配、繁育的能力,可以說是完全成熟了。如果在繁殖期間,因敵害或人為干擾等原因造成雛鳥散失,親鳥即可作第二次產卵繁殖。

  畫眉鳥的選種

  頭形:***緊密而薄,頭門寬而有稜角,眉額凸起,***的麻花既細密而清晰。側頭部,由頂部至喙部,猶如刀斧切削而下,再俯視其頭形,好似人頭上帶一頂鴨舌帽。

  眼水:指眼睛所反映出來的光色以及晶球體的透明度。畫眉鳥的眼水的透明度是反映眼水優劣的重要依據。畫眉鳥在天體散光的環境下,其眼球晶體的固色相是相當微妙的。因為晶體對周圍環境的光色反映極為敏銳。因而,在觀察或鑑定被選之鳥的眼水時,必須考慮到周圍環境的干擾或影響***最好在太陽光下辨別***。

  眉線:畫眉鳥的眉形有平伸、上翹、下彎三種類別,根據眉線的走勢、粗細、長短以及眉梢的結束變化,有長線眉、玉帶眉、羊角眉、弓形眉、刀背眉、垂珠眉、筍尖眉、掃帚眉。應該講眉毛與頭色差對比越大越好。”白粉堂“的鳥,雖然相貌美麗,然而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有波折就會一蹶不振。

  從個性方面來講,眉纖細而柔挺的鳥,情緒比較穩定,而粗短之眉、眉梢叉頭雜亂之畫眉鳥,個性比較暴烈難以訓服,且情緒波動較大。

  喙形:有釘子嘴、瓜子嘴、橋弓嘴、臘子鳥嘴等,打鳥要求嘴根粗,嘴喙厚中間不露縫。

  身胚、站相:一般來說鳥的身胚選大不選小,站相“站如將軍立馬橫刀,跳前跳後不掛不飄。”就是鳥要求站在挑槓上兩腿叉開而立,挺胸凸肚正視前方,在跳動時,決不能出現在跳槓是作飄晃式跳動,而必須向前或向後跳上籠絲,然後反彈回槓,或下籠底鑽過去再回到槓上。

  鳥尾:有疊尾為優***尺子形***排尾為次***散尾巴***以稍短為好不易過長。

  腿腳:有黃牛筋腿、白牛筋腿、紫牛筋腿、柴禾腿、等以黃牛筋腿為優、白牛筋腿也不錯。畫眉鳥的腿色偏差如何,當以粗壯有抓力者者為好。

畫眉鳥的選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