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

  鬱金,大家都聽過吧。但你可知道它有哪些功效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鬱金簡介

  鬱金,中藥名,為姜科植物溫鬱金、薑黃、廣西莪術或蓬莪術的乾燥塊根。前兩者分別習稱“溫鬱金”和“黃絲鬱金”,其餘按性狀不同習稱“桂鬱金”或“綠絲鬱金”。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除去泥沙和細根,蒸或煮至透心,乾燥。

  溫鬱金,呈長圓形或卵圓形,稍扁,有的微彎曲,兩端漸尖,長3.5~7cm,直徑1.2~2.5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規則的縱皺紋,縱紋隆起處色較淺。質堅實,斷面灰棕色,角質樣;內皮層環明顯。氣微香,味微苦。

  黃絲鬱金,呈紡錘形,有的一端細長,長2.5~4.5cm,直徑1~1.5cm。表面棕灰色或灰黃色,具細皺紋。斷面橙黃色,外周棕黃色至棕紅色。氣芳香,味辛辣。

  桂鬱金,呈長圓錐形或長圓形,長2~6.5cm,直徑1~1.8cm。表面具疏淺縱紋或較粗糙網狀皺紋。氣微,味微辛苦。

  綠絲鬱金,呈長橢圓形,較粗壯,長1.5~3.5cm,直徑1~1.2cm。氣微,味淡。

  鬱金的功效與作用

  1、理氣解鬱

  鬱金為血分之氣藥,既理氣,又化瘀,辨證為氣滯血瘀者常用本品。臨床上有氣滯血瘀的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胸悶胸痛或伴心絞痛、慢性肝病或伴門靜脈高壓、免疫病肺損害或伴肺動脈高壓、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輸尿管結石伴血尿等,這些都需用理氣化瘀的方法治療,鬱金是適用藥,可與柴胡、白芍等同用。

  2、保肝和利膽

  鬱金能保肝和利膽,對損傷的肝細胞線粒體和內質網有恢復功效。鬱金不但對慢性肝病和免疫性肝病能緩解症狀,與柴胡、白芍、枳殼等同用,可先緩解症狀,肝功能也會隨之而好轉。難以治療的是升高的膽紅素,在複方中加入鬱金、焦山梔後,也會慢慢地下降。

  3、祛瘀止血

  鬱金止血的適應證古人是有明確認識的,主要是針對有瘀的陳血。而藥理研究提示鬱金有抗凝血作用,能促進溶血。這證實了古人的認識是正確的。鬱金是祛瘀止血藥,既有瘀血又有出血的情況下才能使用,沒有瘀滯的情況下是不能用的,用了會加重出血,這在臨床上是很難掌握的。實際上是直接祛瘀、間接止血。因此,鬱金是祛瘀藥而不應是止血藥。

  4、行氣祛瘀

  用於慢性胃炎之上腹脹痛,可與川楝子、元胡、木香等同用;用於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之脅肋脹痛,可與丹蔘、赤芍、川芎、青皮等同用;用於痛經之經前腹痛脹滿,可與當歸、川芎、桃仁、烏藥等同用;用於胸痺,即冠心病,胸悶脹痛、氣機不暢,可與薤白、桂枝、川芎等同用。

  5、涼血清心

  用於血熱的吐血、衄血、尿血。配生地,丹皮,山梔等涼血藥,可起到祛瘀生新、涼血止血、而又不致留瘀的作用。

  6、抗動脈硬化

  能夠主治中風後昏迷、偏癱、語言不利、痴呆等之因氣滯血瘀所引起者,常伴有精神抑鬱、悶悶不樂、脈弦等臨床表現。

  7、活血止痛

  用於血瘀氣滯的胸腹脅肋脹痛,肝氣鬱結,經行腹痛,月經不調,腹中結塊等症,如宣鬱通經湯。

  8、利溼退黃

  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石症而出現黃疸者,可與茵陳、金錢草、山梔等藥配用。

  鬱金的藥用價值

  行氣解鬱,涼血破瘀。治胸腹脅肋諸痛,失心癲狂,熱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婦女倒經,黃疸。

  1、治婦人脅肋脹滿,因氣逆者:鬱金、木香、莪術、牡丹皮。白湯磨服。***《女科方要》***

  2、治產後心痛,血氣上衝欲死:鬱金燒存性為末二錢,米醋一呷,調灌。***《袖珍方》***

  3、治癲狂因憂鬱而得,痰涎阻塞包絡心竅者:白礬三兩,鬱金七兩。米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水送下。***《本事方》白金丸***

  4、治癇疾:川芎二兩,防風、鬱金、豬牙皁角、明礬各一兩,蜈蚣二條***黃、赤腳各一***。上為末,蒸餅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下十五丸。***《攝生眾妙方》鬱金丹***

  5、治嘔血:用韭汁、薑汁、童便磨鬱金,同飲之。***《丹溪心法》***

  6、治尿血不定:鬱金一兩,搗為末,蔥白一握相和,以水一盞,煎至三合,去滓,溫服,日須三服。***《經驗方》***

  7、治血淋,心頭煩,水道中澀痛,及治小腸積熱,尿血出者:生乾地黃、鬱金、蒲黃。上等分,為細末。每於食前,煎車前子葉湯調下一錢,酒調下亦得。***《普濟方》鬱金散***

  8、治膽石及黃疸:鬱金、熊膽、明礬、火硝。研細為丸或作散劑。每服一至三分。***《四川中藥志》***

  9、治腸梗阻:鬱金、桃仁、瓜蔞各三錢。水煎後加麻油五兩,一次溫服。***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10、治痔瘡腫痛:鬱金末,水調塗之。***《醫方摘要》***

  鬱金的副作用

  可以使人抑鬱,壓抑,鬱鬱寡歡,精神不振。所以,在不是需要的時候,最好不要經常服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鬱金。但是,氣血虛而無瘀滯及陰虛失血者禁服,孕婦慎服鬱金。

  鬱金醫書記載

  1、《本草綱目》:治血氣心腹痛,產後敗血衝心欲死,失心顛狂蠱毒。

  2、《本經逢原》:鬱金辛香不烈,先升後降,入心及包絡。治吐血、衄血、唾血血腥,破惡血。血淋,尿血,婦人經脈逆行,產後敗血衝心,及宿血心痛,並宜鬱金末加薑汁、童便同服,其血自清。

  3、《本草求真》:其氣先上行而微下達。凡有宿血凝積。及有惡血不堪之物。先於上處而行其氣。若使其邪其氣其痰其血在於膈上而難消者。須審宜溫宜涼。同於他味。兼為調治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