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學炒菜竅門

  在炒菜時,通過一些小辦法我們就能規避癌症風險。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了,希望對大家有用。

  

  1、鍋要先燒熱,再倒油;油也須燒熱,才將菜倒入。

  2、入鍋炒的材料,不論是切絲、切丁或切塊,都要切得大小一樣,才能使材料在短時間內均勻炒熱。

  3、把不易熟的材料先入鍋中,炒至略熱後,再把容易炒熟的材料下鍋一起均勻炒熟後,起鍋。

  4、炒菜時要旺火快炒。炒菜時先熬油已經成為很多人得習慣了,要麼不燒油鍋,一燒油鍋必然弄得油煙瀰漫。其實,這樣做是有害的。炒菜時最好將油溫控制在200攝氏度以下,這樣的油溫當蔬菜放入油鍋時無爆炸聲,避免了脂肪變性而降低營養價值甚至產生有害物質。

  5、最後食鹽和味精要出鍋時再放。炒蔬菜時,應等到出鍋時再放入食鹽和味精。因為蔬菜內含有水量多在90%以上,放入食鹽後,菜體的水分便向外滲透,導致、蔬菜的鮮嫩口感變差。

  此外“勾芡”、“掛糊”也有科學。在炒菜時常常採用澱粉勾芡,使湯汁濃厚,澱粉糊包圍著蔬菜,有保護維生素C的作用。同理,掛糊、油炸也是保護營養素改善口味的好方法。

  做菜用油的誤區

  1、先倒油再開火

  炒菜時,不要先倒油再開火、等油鍋冒煙才開始炒菜。油鍋冒煙時,油溫往往已經達到200℃以上,此時才把菜下鍋的話,產生的致癌物會增加患癌症風險。此外,蔬菜中的很多營養素也被破壞了。

  正確做法是:先把鍋燒熱,再倒油,這時就可以炒菜了,避免營養損失和產生致癌物。

  2、長期只吃一種油

  都說橄欖油極好,那就把家裡的油換成橄欖油,別的油不吃了!這種想法可千萬要不得。

  橄欖油富含油酸,其作為一種單不飽和脂肪酸,性質穩定,不容易被氧化,有利於心臟及血管健康。但是,不同油品營養也不同,像橄欖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低,平常只吃這一種油可不行!

  橄欖油應與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以及富含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亞麻籽油換著吃。不能簡單認為只有橄欖油最好,其他油都不好也不用吃。

  3、油上加油

  食用油作為純能量食品,過量使用會給人體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家用烹調油最好每日限制在25~30克/人***即家用的湯匙3湯匙左右***即可,可以按家裡人數算一算,注意不要攝入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