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攝影的書籍推薦

  攝影的必備書籍有哪些呢?想學攝影的夥伴們看過來,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

  

  英國攝影教室

  何伊寧/著

  全面,細緻,詳實的介紹了英國高等攝影教育的現狀

  這是一本關於英國留學貨真價實的指導。書中四個部分分別為:1英國高等攝影教育的歷史和現狀的綜述。2作者與20多位攝影教育課程負責人的對話。3二十二位曾經在英國攻讀攝影教育課程的學生的訪談。4最後有很多實用資訊的附錄。是一本為要去英國留學的學生提供的一本寶典。在最開始的出版說明中,編輯聲稱,這個一個名為“海岸線”的系列。除了已經出版的英國部分,還有德國,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攝影教室即將出版。真是讓人期待。

  攝影師

  埃曼努埃爾·吉貝爾 ***Emmanuel Guibert*** /編者

  弗雷德裡克·勒梅西埃 ***Frédéric Lemercier*** /插圖作者

  迪迪埃·勒費伍爾 ***Didier Lefèvre*** /攝影/口述

  餘軼 /譯者

  一本奇妙的將照片,插畫,故事,地理,文化,戰爭,非虛構等形式集合一身的奇幻之書

  這本書記錄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在1986年的阿富汗,戰火已經在這個國家燃燒了7年,無國界醫生MFS作為全球最大的非政府醫療團體,冒著戰火深入阿富汗腹地,進行了不分國籍與種族的救援。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隨行攝影師,他記錄並講述了這一路程的各種遭遇

  陰影:西方藝術中對投影的描繪

  E.H.貢布里希/著

  雖然他不是一本真正的攝影書,但是他通透的闡釋了攝影裡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陰影。

  從美學,科學,心理學等諸多層面。

  小書不厚,設計精緻。封面別具匠心的用硫酸紙和硬紙板做了兩層的投影效果。書中,作者從美學***藝術史家的眼光***,科學***投影與光學的法則***和心理學***神話與傳說中的陰影***多方面的角度剖析陰影的產生和意義。後半部分則是用美術館中的繪畫例項來分析陰影。在第一部分中貢布里希反覆讓我們體會到的一個可悲的事實是,我們大部分人只看到我們已經知道可能在那裡的東西。植物學家會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葉子與葉子或花瓣與黃瓣的差別,但反過來也會錯過吸引摩托車愛好者的細節,要善於觀察首先要有東西可盼。對於培養攝影觀察的眼光,不無裨益。

  埃裡克·索斯:乒乓對談

  弗朗西斯·扎諾特/著

  對埃裡克·索斯 幾組知名的照片深入的訪談,近距離的瞭解他的攝影理念和一些照片背後的故事。

  這是美國當紅的藝術家埃裡克·索斯和義大利策展人,評論家弗朗西斯·扎諾特一次持續時間較長的對話,通過解析埃裡克·索斯最知名的作品和一些並未發表的作品,埃裡克細談了他作為攝影師是如何一步步成長的,每一張圖片都配有敘述的文字。有對創作的思考,也有反思。通過本書,可以逐漸理解照片中的祕密,可以更加深入的體會埃裡克·索斯的詩意,美學,以及攝影風格。

  書的定價是59元,質量著實不敢恭維。

  熱切的渴望:攝影概念的誕生

  喬弗裡·巴欽 ***Geoffrey Batchen*** /著

  毛衛東 /譯

  一本實實在在的理論硬骨頭

  這本書的結構簡單直接:1,考察了針對攝影歷史和本體身份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一方面把它同文化聯絡起來;而另一方面尋找它的固有本質。2,尋求攝影身份問題的可行方案。3,審視了20位原始攝影師所表達渴望中的每一個元素……

  這本書的前身是作者的博士論文。好吧,必須承認,作為攝影書,它不是太好讀。

  為什麼是藝術攝影?

  露西·蘇特 ***Lucy Soutter*** /著

  毛衛東 /譯

  作者身兼多重身份:攝影師,批評家,藝術史學者和教師,在書中不乏真知灼見

  在導論中,作者說,過去幾年法國的路易威登一直在爭取他們在香榭麗舍大街的旗艦店整日開門的權利,因為法國的法律規定,這項特權僅保留給為消費者提供文化體驗的企業。即文化是一種比商業更有價值的追求。所以,作者在開始的時候就說,她常常問她的學生,一幅攝影作品跟一個手提包之間有區別麼?學生們分成了四個陣營……

  弗蘭克之後的攝影

  菲利普·蓋夫特 ***Philip Gefter*** /著

  劉張鉑瀧 /譯

  在弗蘭克的身後畫上一道線,再來細說攝影那點事

  我覺得作者應該是極愛弗蘭克的。他認為事實上,在如今看來,《美國人》可以說是快照的巔峰之作,弗蘭克遠不止影響了美國的公路紀實攝影。他的意義在於跟隨弗蘭克攝影創作的攝影師開始探索相機表現自身的體驗能力,而不再侷限於記錄和描繪存在的證據。這之後在記錄性攝影主導了攝影創作。“新紀實”的攝影師將攝影的方向導向了更個人化的視角,他們的目的不在改造生活,在於瞭解生活。而另一個“新地形”的攝影師的拍攝方式更接近人類學而非批判性,更接近於科學而非藝術。

  也就是說,在作者看來弗蘭克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攝影師,他既是一個終結,也是一個開端。

  民國上海攝影

  王天平 , 蔡繼福 , 賈一禾 /著

  海派攝影的前世今生,家長裡短,子子孫孫

  讀這本書,可以先從一段軼事說起,1909年英國大力士在上海登廣告說中國人為“東亞病夫”。霍元甲應友人邀請赴上海比武。同盟會骨幹陳其美認為霍元甲富於愛國思想,精於武術,特邀約他創辦精武體操會。後因日本人暗算,霍元甲於1910年9月去世。但這個體操學會卻一直創辦下來,並且在1913年創立了攝學部。倡導專研攝影科學,把攝影同體育活動聯絡起來,成為一段美談。

  1926年《天民報圖畫副刊》刊登啟示,以現金徵集照片,合格者下聘書,酬金從豐”

  當代攝影六十人

  孫小川/著

  國際當代非常活躍的六十人速寫肖像

  作者在前言中寫到: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瀰漫這樣的一種氛圍:攝影在實驗藝術的領域裡不斷的擴張,憑藉它自身本質上的大眾傳播媒介性質導向於大眾。就像本雅明所指出的那樣,攝影將展露出多種強大的屬性,從而瓦解掉現代主義的神話。因此,作者呈現了60個樣本,一一解讀。

  當代攝影文化地圖

  顧錚/著

  雜文集,國內攝影文化科普

  是一部對攝影文化的漫談,有理論有收藏有制度亦有儲存,十分豐富。顧錚老師應該算是國內攝影理論的常青樹了。不僅多產,而且內容涵蓋影像領域的方方面面。

  發現薇薇安·梅耶

  揭開這個神祕女人的身世

  她是誰?她為什麼一直拍照片,而大量沒有沖洗?她為什麼一直以保姆為職業?她結過婚麼?她專門學過攝影麼?她是誰?她又是一個怎樣的女人?有著怎樣的來歷?你想知道的薇薇安·梅耶,這裡都有

  攝影與文學

  理解攝影史和攝影文化的另一種方式

  終於有人想仔細說說文與圖的事。作者在引言中強調:迄今為止,攝影的慣常做法及其廣受歡迎的文化用途保持了它與文學之間多樣的且有時有些冷漠的關係,因此,不論是攝影史上的自我意識層面還是從文學比較特殊的時刻頓悟出攝影觀的意義上來說,在文學之上或者其中形成的攝影理念將成為形容這種轉變的一種更為恰當的方式。鑑於此,本書可以理解為攝影與文學的緊急會面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