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救援時間最長的礦難

  礦難拆散了無數家庭,造成無數的悲劇。也會有人在礦難中幸運得救,那麼發生在哪裡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礦難

  礦難是指在採礦過程中發生的事故,通常造成傷亡的危險性極大,世界上每年至少有幾千人死於礦難。常見的礦難有: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瓦斯突出、透水事故、礦井失火、頂板塌方等。在2003年,中國生產了世界約35%的煤,但在煤礦事故死亡人數上卻佔約80%。

  礦難對礦山有著毀滅性的破壞。嚴重威脅礦工的生命安全。中國是一個產煤大國,是一個嚴重依賴煤炭能源的國家,同時也是礦難大國。盜採煤礦、生產失誤、器械老化及故障等人為原因是礦難的主要原因。各次礦難事故說明,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各級部門的統一協調。只有不斷加強礦山開採的管理力度,才能有效地減少礦難事故的發生。

  礦難事故種類

  1.瓦斯爆炸

  瓦斯與空氣混合,在高溫下急劇氧化,併產生衝擊波的現象,是煤礦生產中的嚴重災害。

  2.煤塵爆炸

  煤塵爆炸同瓦斯爆炸一樣都屬於礦井中的重大災害事故。在事故發生前,巷道內沉積了大量煤塵,由電火花點燃區域性聚積的瓦斯而引起的重大煤塵爆炸事故。

  3.瓦斯突出

  瓦斯突出是煤與瓦斯突出的簡稱,煤與瓦斯突出是指在壓力作用下,破碎的煤與瓦斯由煤體內突然向採掘空間大量噴出,會給採礦者帶來危險的一種現象。也是礦難地主要型別之一。

  4.礦井水災

  礦山突然湧水所造成的災害。1935年中國山東魯大公司北大井,在巷道掘進到與朱龍河連通的周瓦莊斷層附近時,河水突然灌入井巷,湧水量達578~648m3/min,78小時後,全礦淹沒。

  5.頂板事故

  頂板事故是指在井下采煤過程中,頂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員傷亡、裝置損壞、生產中止等事故。在實現綜合機械化採煤以前,頂板事故在煤礦事故中佔有極高的比例,隨著支護裝置的改進及對頂板事故的研究、預防技術的提高和逐步完善,頂板事故所佔的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煤礦生產中的主要災害之一。

  國內礦難救援最長時間

  2016年1月30日北京時間21點21分,第一名礦工被消防救生吊帶提出地面,他滿臉灰塵,緊閉雙眼,右手緊緊抓著救生吊索,左手緩緩向空中揮舞。

  在現場醫護人員簡單詢問檢查之後,50歲的趙志誠被送往平邑縣人民醫院。隨後,39歲的李秋生和58歲的管慶吉相繼升井,22點49分,36歲的華明喜最後獲救。此時,他們已經在215米深的井下熬過了36個日夜,上千人投入了救援行動。

  武警山東總隊副參謀長李濤:四名礦工兄弟成功升井,我們也長出了一口氣,今天晚上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

  這是我國首次成功採用地面垂直打孔方式救人,同時也創造了國內礦難救援最長時間紀錄。

  至此,山東平邑礦難29名被困礦工已經有15人獲救。目前,井下還有13人處於失聯狀態,另有1人確認遇難。指揮部表示,失聯人員仍將繼續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