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滋味隨筆

  人生如此的短暫,走過春夏秋冬,歷經生命的百花園,感受生命的價值。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生命是美好的,但生命之花,只是過眼雲煙。人生猶如時鐘,他的完美不在於走得快,而在於走得準。時間上的每一剎那都對下一剎那發出了批示和決定。一剎那本身又接受了上一剎那的批示和決定。生命,又何需匆匆的過,只要踏踏實實走好生命的每一步,一切都不再是曇花一現。正如高爾基所說的那樣:“世上沒有比時鐘更加冷漠的東西了;在你出生的那一刻,在你盡情地摘取幻夢的時刻,它都是分秒不差地滴答著。”人生亦如時鐘,只有走得準,人生路上才會充滿陽光和鮮花,人生才會完美。

  陶淵明有一句耐人尋味的名言:“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古人浩嘆時間流失的惆悵和無奈,依然引起今人的共鳴。像波浪滔滔不息地滾和沙灘,我們的光陰匆匆奔赴著終點。隨著歲月的增長,我們對時間的價值越來越敏感。確實,任何其它東西都顯得無足輕重;我們因而也就在這一點上變得吝嗇起來。學會把握生命,珍惜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個日子,懂得享受生活。

  一個“今天”勝過兩個“明天”。昨天是一張作廢的支票,明天是一張期票,而今天是你惟一擁有的現金。所以應當聰明的把握。既然人生如時鐘,滴滴答答地走過生命的每一個季節;那人生就如燦爛陽光中的金色斑點,一閃即逝。抓住人生中最燦爛的光陰,去做一些讓自己終生受益的事,那麼你就不會在垂暮之年嗟嘆自己的一生竟如此的被打發掉了。

  人生如此的短暫,走過春夏秋冬,歷經生命的百花園,感受生命的價值。在人的每一個階段,嘗試著做一些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在歲月的流逝中,豐富自己的閱歷。每一步留下的足跡都印證了你生命中的每一個經歷,當你再度回首,就會感慨,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並沒有虛度人生。

  把握生命裡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心中的夢!做時間的主人吧,主宰屬於自己的命運。聰明的把握人生,莫讓它像時鐘,有時偷懶,跟不上時代的節拍。

  生命,每天都有不同的精彩。永遠懂得珍惜生命,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分鐘,在點滴時間中創造生命的奇蹟。生命的歲月裡,放飛夢想,載著希望,打造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

  篇二

  生命在每個人的心中是各不相同的,它是多姿多彩的,是五味雜陳的。讓人時而哭,時而笑,時而沉思,時而感動。就是因為各種各樣的滋味,生命才會充滿情趣,才滿懷希望,才成為了我們的財富。然而,要能品嚐出生命的不同滋味,需要我們每個人去追求與奮鬥,才能顯要出生命的光輝。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豐富多彩的人生!

  甜

  我經常外出旅遊,讓我大飽眼福。比如常州的青楓公園、東坡公園、紫荊公園、人民公園、恐龍園、淹城、茅山、海南島,溧陽的南山竹海,蘇州樂園、泰國、上海……真是不勝列舉。我曾經翻山越嶺,欣賞到各處的美景,讓我大開了眼界。如今回憶起這些來,心中不僅品嚐到一分甘甜的滋味,至今讓我難忘。

  酸

  中國是一個歷經滄桑的文明古城。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談,中國屬於亞歐的交界處,極地震帶。在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先後發生過地震,尤其是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更是地震多發區。近年來,我國四川汶川與青海玉樹也相繼遭受地震的侵害。我從電視報紙上看到不少震撼人心的感人故事。我就讀到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普通教師譚千秋在家為女兒梳妝打扮後,便急匆匆地趕往學校。他在為學生們講述生命的意義時,突然地震來臨。譚老師臨危不懼,只會同學們撤離教室。正當他準備離開時,突然發現還有兩位同學衝不出去了,他便張開雙臂護住他們,水泥板重重地砸了下來……後來,兩位學生活了下來,譚老師卻離開了人世。我不禁熱淚盈眶,心裡不禁泛起一股酸澀之情,是對譚老師的崇敬之情。

  苦

  我經常為家人做家務活,想什麼掃地啊,拖地啊,擦櫃啊,整理房間啊等等。我雖然平時“動口不動手”,但我幹起活兒來可認真了!掃地或拖地時,我每個死角都不會放過,比如鞋櫃、冰箱、書架、大櫥、床的底下都會被我清掃的一乾二淨。還有佔灰塵的地面,我也會用拖把死命的拖乾淨。我更會不辭勞苦地翻箱倒櫃,做搬運工,以方便擦拭或整理。這樣,整個屋子就被我打掃得一塵不染了。勞動雖然很辛苦,但也很光榮,很快樂。

  生命是包含著酸甜苦辣的,我們要學會苦中作樂,才能真正品味到生命的滋味。生命一次,美麗一次!

  篇三

  泰戈爾有句名詩:“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人的生命宛如一棵樹。

  春季裡我們天真無邪的誕生,夏季裡歡躍的成長,秋季裡靜默的等待凋零,冬季裡無言的等待時光的遺忘。我們在四季的交錯中學會從容。從容的面對生,也從容的面對死。生、死我們無法選擇,也無法抗拒,只能客觀的、無條件的服從這個事實。所以我們只能注重生——死之間的過程。

  生時,我們哭他人笑;死時,我們笑他人哭。這是生命始末兩個固定的姿態,而始末中間的姿態就是悲喜交加的過程。沒有悲喜交加的過程,沒有淚與笑,生命存在就失去了價值與意義。

  畢竟一個生命不是奔著一日三餐和錦衣繡被而來得。如果僅為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為活著而活著,那麼人類的生命就是行屍走肉,白來這個人間一遭。

  紀伯倫說:“我願為追求理想而死,也不願百無聊賴而生。”

  是的,生命在於存在過程中的追求——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