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該怎麼種植

  亞麻有很多的作用,所以有很多人都在種植亞麻,那麼亞麻如何種植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亞麻的栽培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亞麻的栽培技術

  亞麻適宜溫和涼爽、溼潤的氣候。纖維用亞麻要求生育期間氣溫變化不劇烈,晝夜溫差小。出苗到開花雨量多,且分佈均勻,日照較弱。開花到成熟階段雨量較少而光照充足,有利於麻莖的營養生長和纖維發育。油用亞麻要求生育期間光照強有利分枝,增加蒴果和促進早熟,提高種子產量。

  苗期

  種子萌發到真葉展開;緩慢生長期:需20-30天,這一時期主要長根快,地下部分生長旺盛,莖生長極慢,需溫度10℃左右;快速生長期:地上部分開始快速生長,需20天左右,這一時期決定工藝長度和麻莖粗細是決定產量和質量的重要時期,對水份和養份及光照要求都比較高,光照時間越長,麻莖越長;開花現蕾期:種子形成時期;工藝成熟期:纖維已形成;成熟期:細胞壁開始木質化。

  溫度

  3-5℃,種子可以萌發,生長最適宜溫度是20-22℃;水份:需水臨界期在快速生長至開花現蕾期,這一時期需水份最多;光照:亞麻屬長日照作物,每天需8-13小時以上的光照;肥:亞麻對肥的要求不嚴,需肥少,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7-5.3%,適合於中性及微酸性的土壤,PH值6.5-7.0為宜。

  選地

  選擇溼潤保水保肥排水良好地表乾淨的平川地,旱情嚴重要選二窪地,但必須能排澇,有條件的選擇距水源比較近的地塊,能灌溉或打井灌溉,不宜選擇黃土崗、山坡地,土質特別肥沃的地區應選中等肥力的地塊種亞麻。

  應選前茬農家肥量大,殘肥多,地表乾淨的地塊,以玉米茬為好,其次是大豆、小麥和經滅茬的秋翻的谷茬。甜菜茬、白菜茬、葵花茬和瓜茬不宜種亞麻,亞麻不宜重迎茬,同一塊地最好間隔四年以上種植。

  亞麻的種子非常小,出土能力也非常差,這就要求整地質量要好。要求深鬆或翻地深度8-550px,翻、耙、耮和鎮壓幾個環節聯合作業,達到不漏耙、不拖堆、翻垡整齊嚴密,不重耕、不漏耕,地表平整,土質細碎,達到播種狀態,最好是伏秋整地。

  施肥

  施肥是亞麻優質高產的重要措施。亞麻施肥要求早施肥,施好肥。從前茬培肥地力入手,把大量農家肥施在亞麻前茬作物上,既有利於前茬生長,又為亞麻留下殘肥。前茬施肥少,地底子薄的地塊,在秋整地時施入糞肥,也可在春播前將灰土糞揚到地表結合整地耙入土中。農家肥的施用量,秋翻施肥與前茬施肥每畝施2000-2500kg;播前耙肥每畝施1000-1500kg為宜,糞肥一定要發好搗細後施用。

  化肥的施用要採取測土配方施肥法,根據測定結果,確定氮、磷、鉀及微肥的施用比例,地底子薄的地塊提高肥料用量及氮肥的比重,水分足的地塊不宜單施氮肥;豆茬、麥茬少施氮肥,肥沃的黑土和二窪地儘量不施氮肥,相對提高磷、鉀肥的用量,既奪高產,又防倒伏。根據我區的土壤特性與地力情況,氮、磷、鉀的施用比例應以1:2:1為主,施用總量以地力的差別施用50-150kg/hm2二銨,或施亞麻專用肥,施肥深度以200px為佳。

  播種

  選用優良品種:國內品種有雙亞5號、7號、8號,黑亞6、7、8、11號,這些品種生育期75-85天左右,公頃產量3-4噸,出麻率10%左右;國外品種有阿里亞娜、伊諾娜,愛龍娜,這些品種出麻率高達16.7%,產量4-5噸。

  亞麻高產種植技術

  1.選地與整地。亞麻生性喜溫和溼潤環境,因此,種植亞麻應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力中上並且相對潮溼或排灌條件較好的地塊,有利於抗旱保苗生長和防止受澇災的影響,應以玉米地等前作地塊種植,由於我場主要種植大豆,也是不錯的換茬作物,不能使用坡地、瘦、幹、耕作層淺、土質過膠的地塊種植。

  亞麻種子小,萌發時頂土能力弱,在播種前必須精細整地,除淨雜草和殘留作物桔杆,使墒面表土疏鬆細碎。

  2.選用良種。良種是增產的首要條件。目前生產上使用的亞麻品種也較多,多年實踐證明,阿卡塔目前是比較適宜我場大面積種植的品種。播種用的種子,要選用純淨、飽滿、有光澤、無病的種子。為防止種子帶菌,播前要進行種子處理,可選用種量3‰的***美或多菌靈播種,減緩病害蔓延。

  3.適時播種。播種期必須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耕作條件、耕作制度、品種性有利於全面安排生產的前提下確定,據我場的氣候條件和茬口安排,播種期應選在5月3日至5月12日。在此範圍內,宜早不宜遲,利用冬雪土壤墒情保全苗,過晚一是我場氣候易旱,降雨減少,無法出全苗。根據亞麻種子發芽時對水分的要求,要十分珍惜土壤墒情,不失時機地搶墒播種,這是亞麻種植成功和高產的關鍵。

  4.合理密植,提高播種質量。亞麻原莖質量既要求工藝長度,又不能過粗過細,其產量由單植面積上有效株數和單株重協調發育而成。單位面積上的有效株數又由播種量來決定。播種量過大,群體密度大,麻莖細、麻株高、易倒伏,幹麻細毛麻多,產量不高,質量也不好。播種量不足,麻莖粗,分枝多,雜草多,質量也不好,經濟效益低。因此,亞麻種植中的合理密植必須利於協調個體和群體結構,既考慮產量又要滿足工藝長度,每公頃播種100-110公斤,每平方米基本苗1800—2000株。建議有條件的大型國有農場採用亞麻專用播種機播種,以保證播種均勻,不浪費,減少生產成本。

  5.合理施肥。亞麻具有對氮、鉀需要量大,對磷肥需要量較少的營養生理特點,施肥是調節營養生理過程以致影響亞麻產量和質量的一項靈活有效措施。亞麻各生育期對不同肥料的吸收不均等,生育初期對氮素要求高,叢型期需氮較多,快速生長期和開花期需鉀較多,開花期需磷較多。氮肥施用過量會導致貧青倒伏,感染病害,降低出麻率。磷肥過多,會導致植株矮小,早衰。亞麻是一種根系發育較弱,吸肥能力不強的作物。因此,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做到氮、磷、鉀與微量元素配合。要求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500—1000公斤,亞麻專用複合肥30—40公斤,缺鋅的地塊增放1—2公斤硫酸鋅。為防止倒伏可增施草木灰,追肥視亞麻長勢情況酌情追施,長勢較差的麻地,在株高10釐米時每畝追施尿素5—10公斤,追肥過晚或過早多,亞麻貧青晚熟,生長期延長,容易引起倒伏和返青,給收穫和保管帶來很大困難。

  6.田間管理。

  ***1***除草:雜草對亞麻產量和質量影響很大,亞麻生長前期長勢弱於雜草,如不及時除草影響亞麻正常生長。因此,除草要早,做到乾淨徹底,人工撥除可在苗高30釐米前進行,這時由於雜草苗小根淺,除草省力省工。苗高5-8釐米,禾本科雜草4-5葉,闊葉雜草2—4葉時,每公頃用粉劑二甲四氮0.75公斤、25%精穩殺得0.5升—0.75升。

  ***2***病蟲害防治:亞麻蟲害主要有蠅類和蛾類,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病、枯萎病和白粉病。在栽種過程中,需要注意預防及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建議在快速生長期剛結束時噴施歐洲進口PARLAY-C和PUNCH SE防病抗倒伏

  7.適時收穫。適時收穫,防止黴爛,是亞麻生產中取得豐產豐收的最後一個技術環節,收穫纖維的亞麻田,有1/3的蒴果變成黃褐色,麻莖1/3葉片脫落,麻莖的1/3變杏黃色時及時收穫。採收種子的麻田收穫期比收纖維的晚10—15天,即有2/3蒴果變黃褐色時及時收穫。

  亞麻的病蟲防治方法

  亞麻整個生育期內都有病蟲害,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在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加強肥水管理的基礎上,針對病蟲害發生種類及時進行防治,以保麻苗健壯生長,減少損失。

  亞麻的主要病蟲害有:立枯病、枯萎病、白粉病、鏽病、粘蟲、蚜蟲、小地老虎。若發生立枯病、枯萎病可畝用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克或80%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克兌水50-60千克進行噴霧防治;白粉病、鏽病畝用粉鏽寧乳油30-40毫升兌水50-60千克噴霧;粘蟲、蚜蟲畝用25%功夫乳油16毫升兌水50千克或敵殺死1000-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小地老虎可選用菊脂類或有機磷殺蟲劑,在幼齡期進行噴霧防治,也可選用呋喃丹進行撒毒土防治。 

  亞麻田除草方法有人工除草和化學藥劑防除兩種。雜草少的田塊,可人工撥草;如地勢低窪,地下水位高,草害嚴重的田塊可根據雜草種類,選擇相應的除草劑。防除禾本科雜草畝用0.9%“威霸”乳油80--100毫升兌水50千克進行噴霧;防除雙子葉雜草畝用二甲四氯100-150克總水50-60kg噴霧。花期以後,鼠害嚴重的田塊,可選用溴敵隆、敵鼠納鹽等藥劑配製毒餌進行防治。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