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的功能特點***2***

  ⑵ 下腔靜脈系:下腔靜脈是人體最大的靜脈,接受膈以下各體部***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靜脈血,由左、右髂總靜脈在第四腰椎下緣處匯合而成,沿腹主動脈右側上行,穿過膈的腔靜脈孔,注入右心房。

  ① 下肢的靜脈:下肢的深靜脈與同名動脈伴行,由股靜脈續於髂外靜脈。下肢的淺靜脈有:大隱靜脈,起自足背靜脈弓的內側端,經內踝前沿下肢內側上行,在股前部靠上端處匯入股靜脈。小隱靜脈起自足背靜脈弓外側端,經外踝後方,沿小腿後面上行,在膕窩注入膕靜脈。

  ② 盆部的靜脈:有壁支和髒支之分。壁支與同名動脈伴行。髒支起自盆腔臟器周圍的靜脈叢***如膀胱叢、子宮陰道叢和直腸叢等***。壁支和髒支均匯入髂內靜脈。髂外靜脈和髂內靜脈在骶髂關節前方,匯成髂總靜脈。

  ③ 腹部的靜脈:腹部的靜脈有壁支與髒支之分。壁支與同名動脈伴行,注入下腔靜脈。髒支與動脈相同,也可分為成對髒支和不成對髒支。成對髒支與動脈同名,大部分直接注入下腔靜脈;不成對髒支有起自腸、脾、胰、胃的腸繫膜上靜脈、腸繫膜下靜脈和脾靜脈等,它們匯合形成一條靜脈主幹叫門靜脈。門靜脈經肝門入肝,在肝內反覆分支,最終與肝動脈的分支共同匯入肝竇狀隙,肝竇狀隙匯成肝內小靜脈,最後形成三支肝靜脈注入於下腔靜脈。門靜脈是附屬於下腔靜脈系的一個特殊部分,它將大量由胃、腸道吸收來的物質,運送至肝臟,由肝細胞進行合成、解毒和貯存。

  毛細血管

  毛細血管***capillary***是管徑最細,平均約為6~9μm,分佈最廣的血管。它是連線微動脈和微靜脈的血管。它們分支並互相吻合成網。管壁薄,通透性強。其功能是利於血液與組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各器官和組織內毛細血管網的疏密程度差別很大,代謝旺盛的組織和器官如骨骼肌、心肌、肺、腎和許多腺體,毛細血管管網很密;代謝較弱的組織如骨、肌腱和韌帶等,毛細血管網則較稀疏。毛細血管數量很多,除軟骨、角膜、毛髮上皮和牙釉質外,遍佈全身。毛細血管內血液流速慢,彈性小,通透性大。這些特點有利於血液與組織之間充分進行物質交換。荷蘭顯微鏡學家A.van列文·虎克通過大量細微的觀察,解釋並完善了M.馬爾皮基提出的關於毛細血管系統的知識,證明了動脈與靜脈是和毛細血管直接相連的。

  毛細血管是血液與周圍組織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部位。人體毛細血管的總面積很大,體重60kg的人,毛細血管的總面積可達6000平方米。毛細血管管壁很薄,並與周圍的細胞相距很近,這些特點是進行物質交換的有利條件。

  物質透過毛細血管壁的能力稱毛細血管通透性***capillarypermeability***。毛細血管結構與通透性關係的研究表明,內皮細胞的孔能透過液體和大分子物質,吞飲小泡能輸送液體,細胞間隙則因間隙寬度和細胞連線緊密程度的差別,其通透性有所不同。基板能透過較小的分子,但能阻擋一些大分子物質,如蛋白質。另外一些物質,如O2、CO2和脂溶性物質等,可直接透過內皮細胞的胞膜和胞質。

  血管的分類

  動脈起自心臟,不斷分支,口徑漸細,管壁漸薄,最後分成大量的毛細血管,分佈到全身各組織和細胞間。毛細血管再匯合,逐級形成靜脈,最後返回心臟。

  動脈和靜脈是輸送血液的管道,毛細血管是血液與組織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動脈與靜脈通過心臟連通,全身血管構成封閉式管道。人體內血管分佈常具有對稱性,並與機能相適應,大的血管走向多與身體長軸平行,並與神經一起被結締組織膜包裹成血管神經束。

  血管 是生物運送血液的管道,依運輸方向可分為動脈***Artery***、靜脈***Vein***與微血管***Capillary***。動脈從心臟將血液帶至身體組織,靜脈將血液自組織間帶回心臟,微血管則連線動脈與靜脈,是血液與組織間物質交換的主要場所。各種生物擁有的血管型態各不相同。開放式迴圈***Open circulation***生物,如昆蟲,只有動脈。血液自動脈流出直接接觸身體組織,再由心臟上的開孔回收血液。閉鎖式迴圈***Closed circulation***生物,如哺乳類、鳥類、爬蟲類、魚類,則由動脈連線微血管再接至靜脈,最後迴歸心臟。

  血管的功能特點

  主動脈和大動脈的管壁較厚,含有豐富的彈性纖維,具有可擴張性和彈性。左心室射血時,動脈內的壓力升高,一方面推動動脈內的血液向前流動;另一方面,使主動脈和大動脈被動擴張,容積增大。左心室不再射血,後主動脈瓣關閉,但擴張的主動脈和大動脈可以發生彈性回縮,把在射血期多容納的那部分血液繼續向外周方向推動,故主動脈和大動脈具有可擴張性和彈性作用,可以將左心室收縮時產生的能量、暫時以勢能的形式貯存,故它們被稱為彈性貯器血管。隨著動脈分支變細,管壁逐漸變薄,彈性纖維逐漸減少,而平滑肌的成分逐漸增多。小動脈和微動脈口徑較小,且管壁又含有豐富的平滑肌,通過平滑肌的舒縮活動很容易使血管口徑發生改變,從而改變血流的阻力。血液在血管系統中流動時所受到的總的阻力,大部分發生在小動脈,特別是微動脈。因此,稱它們為阻力血管。小動脈和微動脈收縮和舒張,可顯著地影響器官和組織中的血流量。正常血壓的維持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外周血管小動脈和微動脈對血流產生的阻力,即外周阻力。又因它們位於毛細血管之前,所以又叫毛細血管前阻力血管。

  在各類血管中,毛細血管的口徑最小,數量最多,總的橫截面積最大,血流速度最慢,管壁最薄,僅由單層內皮細胞和基膜組成,通透性很好,有利於血液與組織進行物質交換,故毛細血管被稱為交換血管。毛細血管匯合成微靜脈,管壁又逐漸出現平滑肌。到小靜脈,管壁已有完整平滑肌層.微靜脈和小靜脈的平滑肌舒縮,同樣可以改變血管的口徑和血流的阻力。故將它們稱為毛細血管後阻力血管。靜脈和相應的動脈相比,數量大,口徑大,管壁薄,易擴張。通常安靜時,靜脈內容納60-70%的迴圈血量,故又叫容量血管。

  每平方人體面板包含19英尺血管,血管總長62000英里***1英里=1.61千米***以上,如果全部首尾相接,大概可以繞地球2.5圈。

血管的功能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