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慢性胃炎的食譜

  患有慢性胃炎怎麼辦?吃什麼能治療?下面小編給你整理了,一起來了解吧!

  有哪些?

  1.白胡椒豬肚湯

  選白胡椒15克,稍打碎;鮮豬肚1個,洗淨。將白胡椒放進洗淨的豬肚內,加清水20毫升,然後用線將豬肚上下口紮緊。用文火煲1小時,調味後分次服食。

  2.參米粥

  選用黨蔘25克,洗淨切碎;大米50克,洗淨,在鐵鍋內炒至黃色。然後將二者與清水1000毫升一起放入沙鍋內,煮至350毫升左右,分次食用。

  3.生薑羊肉粥

  選新鮮瘦羊肉250克,切成薄小塊;大米100克洗淨;生薑15克,去皮,切成薑絲。先將羊肉加清水放入沙鍋內煮爛,再放入大米,以中火煮成粥,待好時放入薑絲再煮片刻,即可分次食用。

  慢性胃炎的病因有哪些?

  1.幽門螺桿菌感染、病毒或其毒素

  多見於急性胃炎之後,胃黏膜病變經久不愈而發展為慢性淺表性胃炎。主要指幽門螺桿菌感染。

  2.刺激性物質

  長期飲烈性酒、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物質,可破壞胃黏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3.藥物

  有些藥物如保泰鬆、消炎痛、辛可芬及水楊酸鹽、洋地黃等可引起慢性胃黏膜損害。

  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

  5.膽汁反流

  膽汁中含有的膽鹽可破壞胃黏膜屏障,使胃液中的氫離子反彌散進入胃黏膜而引起炎症。

  6.X線照射

  深度X線照射胃部,可引起胃黏膜損害,產生胃炎。

  7.環境變化

  如環境改變,氣候變化,人若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就可引起支配胃的神經功能紊亂,便胃液分泌和胃的運動不協調,產生胃炎。

  8.長期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

  9.其他病變的影響

  如尿毒症、潰瘍性結腸炎等均可引起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