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科學育兒的知識

  孩子對於每個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家長要注意,有時候不能夠太依賴孩子,這對孩子和父母都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各位家長們抓緊看看吧。

  一

  家長別擔心,適當的親子分離有必要

  孩子對於每個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家長要注意,有時候不能夠太依賴孩子,這對孩子和父母都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也不能過分的干預孩子,要給他們一定的自由。還要適當的和孩子分離,家長不用過分擔心,孩子會慢慢適應,這樣對孩子有一定的好處,下面具體來看一下。

  1、爸爸媽媽不能夠太依賴孩子

  作為爸爸媽媽,跟孩子非常要好的話是沒有錯的,但是跟孩子再好也要有一個尺度,作為爸爸媽媽不能夠太依賴孩子,孩子的成長需要自己的獨立空間。太依賴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情被束縛了,沒有地方來釋放,所產生的後果就是孩子對爸爸媽媽也太過依賴,這樣對於孩子的獨立性就會產生影響,造成孩子長大後無法獨自的處理生活中遇到一些情況,如此一來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好的。爸爸媽媽過於依賴孩子造成雙方都無法分離,這樣產生的後果就是,對於孩子以後上學也是一個不小的阻礙。

  2、爸爸媽媽不要過分干預孩子

  爸爸媽媽千萬不能夠太乾涉孩子的生活,孩子平時的生活情況還有學習情況是要關心的,但是不用管的太多,從頭管到腳,爸爸媽媽過分干預孩子會讓孩子沒有主見,這樣以後做決定就非常困難。同時要是管的太牢的話,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這樣反而會變得適得其反,我們每個人都有祕密,都希望能夠自由地活著,孩子也是這樣想的,因此爸爸媽媽在關心孩子的同時也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孩子能夠有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3、爸爸媽媽要適應跟孩子分離

  有一部分的爸爸媽媽都有分離焦慮症,要是不在孩子身邊就擔心孩子是不是有危險,開不開心,安不安全。可是孩子總會長大,他會離開你然後自己生活。要是爸爸媽媽太依戀孩子,那麼孩子長大後遇到問題就不能自己解決,然後獨自一人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恐慌。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學會試著跟孩子分離,從剛剛開始的一會會,到接下來的幾天。這個時期爸爸媽媽跟孩子要共同適應,雖然剛剛開始非常難過。但幾次之後就會慢慢習慣,我們把這叫做和孩子相處的另一種模式,而這無論是對爸爸媽媽還是對孩子都有好處。

  二

  教育中的兩大禁忌:批評和威脅

  要是孩子總是犯錯誤並且不喜歡反省的話,爸爸媽媽會做什麼呢?很多的爸爸媽媽都會去批評或者威脅孩子,認為這樣一來他們以後就會記著了。可是事實上威脅孩子是沒有什麼作用的,很多時候還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因此千萬不要認為是明智和有效的方法。

  1、換個方式跟孩子說話

  威脅和嚇唬孩子會傷害自尊心,孩子跟爸爸媽媽之間的感情會不好,可能會產生叛逆心理。威脅嚇唬孩子其主要是不相信孩子,覺得這樣一來能夠控制住孩子,不過這樣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好的。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爸爸媽媽千萬不能夠發脾氣,不能夠威脅孩子,比如孩子不認真寫作業的時候,爸爸媽媽會跟孩子說,他不認真做作業就會告訴老師。這樣也許會讓孩子好好寫作業可是這並不是一種持續的方法。因此爸爸媽媽可以換個方法,詢問孩子不想做作業的原因,看看孩子到底是因為什麼緣故不想要做作業,然後對症下藥。爸爸媽媽要心平氣和,要用一種平等的方式跟孩子溝通,威脅和嚇唬其實是完全沒有任何效果的。

  2、瞭解孩子的忍耐點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候,一定要好好把握度,要照顧好孩子的情緒。有一部分的孩子臉皮非常薄,要是爸爸媽媽總是批評孩子的話,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傷害,覺得自己非常自卑。因此要是孩子犯了什麼錯誤的話,爸爸媽媽不要總是批評孩子,要掌握好度,知道教育孩子的度在哪裡。平時要對孩子多關心注意,只有瞭解孩子的性格和心理,才能夠更加好的教育孩子。

  3、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每個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要是孩子沒有達到家長心中的期望值,那麼爸爸媽媽就會責怪孩子,然後也會批評孩子。但是爸爸媽媽在設定目標之前一定要考察一下孩子的實力,定一個孩子能夠達到的目標。要是爸爸媽媽由於孩子沒有完成目標就批評他,那麼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

  三

  要是寶寶怕黑不要去逼迫他

  每個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其實都會有怕黑的情況。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所以不能夠一概而論。

  要是寶寶怕黑的話,一部分的爸爸媽媽或許會做得很好,會用溫暖的懷抱和情感語言來撫慰寶寶;但是還是有一部分的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孩子懦弱,只是一味地指責寶寶,嚴重的時候還會變相地逼迫寶寶勇敢。

  其實我曾經也這樣做過。剛搬到新家,洋洋對新環境表現地非常害怕。剛剛搬到新家裡面,她抱著枕頭想要在晚上的時候跟我一起睡覺。那個時候,搬家的疲勞和凌亂讓我特別累,我沒有換位思考,體會洋洋的感受,加上為了避免分床計劃失敗,我當時非常嚴肅的罵了洋洋,讓她回房間裡面去。

  接下來,我發現洋洋好像沒有以前那麼活潑了,我老是感覺到她有著一副緊繃的神態。當了晚上的時候,她總在客廳裡磨蹭,不想要回去睡覺。而且到了大半夜的時候,她都在驚恐地哭喊。而且之前睡覺的時候都是關燈的,現在反而要求燈光常亮,而且總是會把窗簾拉得非常嚴實。

  我覺得洋洋這個樣子特別不好,這種緊繃的狀態長此下去,孩子會變得非常不正常的,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在孩子睡覺之間,我把洋洋攬入懷中,柔聲問她:“寶貝,告訴媽媽,你現在為什麼這樣呢?”看在我溫柔的態度上,洋洋終於說出了心中的恐懼:“媽媽,半夜有亮燈照窗戶,接著又變黑了,我覺得有鬼會來抓我!”我聽了她的話,覺得自己真的忽略了這一點。

  當天晚上,我讓洋洋睡在我的身邊,那一晚,洋洋睡得很沉很香。然後在後半夜的時候我去了洋洋的臥室裡面,終於我發現了她驚恐的原因——原來,洋洋臥室窗戶正對著小區的通道,汽車的燈光會照射著洋洋的床頭。這樣亮與黑的交替,讓洋洋特別害怕。

  接下來,我陪洋洋在她臥室睡,私家車停泊時的燈光探照到床頭那一刻,讓孩子慢慢習慣,接著,洋洋的精神狀態又慢慢恢復了。

  洋洋媽小感悟

  孩子的情感世界是豐富而又空洞的,因此要是你發現孩子怕黑,不要責怪她,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她。要在第一時間裡面知道孩子怕黑的原因,讓孩子走出困境。接下來,跟大家說一下我的感想。

  1、不要一下子強迫著孩子勇敢。每個孩子其實都會有一點點怕黑的,爸爸媽媽一定要好好安慰寶寶,要照顧孩子的情緒,要在第一時間找出孩子怕黑的原因,然後幫助孩子解決。

  2、孩子性格不同,怕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不管是怕黑還是怕各種各樣的東西。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只要掌握原因所在,多多照顧孩子,引導孩子說出怕的原因,那麼就能夠幫助孩子解決。

  3、爸爸媽媽要多多提供正能量。多講一些正能量的故事,讓孩子變得樂觀一些。

  4、第一時間緩解和撫慰孩子的膽怯和焦慮,爸爸媽媽要積極向上。不利的家庭環境也會讓寶寶有畏懼心理。如果家庭環境要變化了的話,最好是能夠提前給予孩子精神撫慰。平時的家庭生活裡,爸爸媽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