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石的功效與作用分別有哪些

  在古代,磁石已被用作一種天然藥石,醫治各種疾病。那麼磁石具體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下面一起來看看磁石的功效與作用吧!

  中藥磁石的功效

  寧心安神,平肝潛陽,聰耳明目。

  寧心安神,過去是鎮心安神、重鎮安神,除了一般的心神不寧,還用於神志失常的癲狂或癲癇做輔助藥,它兼有平肝潛陽的功效,又是平肝陽的藥,肝陽上亢往往引起心神不寧,陽浮而神動,陽浮就是肝陽上亢,所以對肝陽上亢的心神不寧更適合。它還略有一點滋養肝陰的作用,所以它兼顧了肝陽上亢本身就存在的肝腎陰虛的這個本質。平肝潛陽。治療肝陽上亢的眩暈頭痛,肝陽上亢是由肝腎陰虛引起的,一般都要配伍補陰的藥,還可配伍清肝火的。從而名目,改善聽、視力,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肝腎虧虛,聽、視力下降,它滋養肝腎是一種傾向性,要配伍典型的滋養肝腎的藥。過去還有納氣平喘,治療腎不納氣,久咳虛喘,出氣多進氣少,但作用不明顯。要火煅,醋淬增效。

  1.鎮驚安神,用於心神不寧、煩躁失眠、驚悸癲癇。磁石質重性降,入心經,有鎮驚安神之功。其味鹹入腎,又有益腎之效。常用於腎虛肝旺,肝火上擾心神所致之心神不寧、失眠、驚悸及癲癇等證。常與硃砂、神曲配伍,如磁朱丸。

  2.平肝潛陽,用於肝陽上亢,頭痛眩暈。磁石入肝腎二經,既能平肝潛陽,又能益腎陰而斂浮陽,常與石決明、白芍、生地等同用治療陽亢眩暈之證。

  3.聰耳明目,用於肝腎虧虛,耳鳴、耳聾、目暗等。磁石能養腎益精、聰耳明目,常用治肝腎虧虛所致的視力、聽力下降。治腎虛耳鳴、耳聾,多配伍熟地、山茱萸等補腎之品,如耳聾左慈丸;治肝腎不足,視物昏花,可以磁朱丸配合養肝補腎明目之品如女貞子、枸杞子等同用。現代臨床以磁朱丸治療白內障有效。

  4.納氣平喘,用於腎虛作喘。磁石既能養腎,又可納氣,常與五味子、胡桃肉、代赭石等同用,治腎不納氣之虛喘。

  另外,磁石酒漬服,可治陽痿;研末外敷,又治金瘡出血。

  中藥磁石的作用

  本品主含四氧化三鐵***Fe3O4***,有鎮靜作用,對缺鐵性貧血有補血效果。

  1.磁石主要為四氧化三鐵***Fe3O4***,其中FeO為31%,Fe2O3為69%;尚含砷、錳、鉻、鎘、鈷、銅、鎳、鉛、鋅、鈦、鋇、鋁等微量元素。本品有鎮靜、抗驚厥的藥理作用。因其含鐵,故對缺鐵性貧血有益。

  2.磁石經火煅醋淬後,其砷含量不僅明顯降低,且鎮靜及抗驚厥作用明顯增強,故以火煅醋淬後入藥為佳。

  3.傳統認為本品有納氣平喘之效,常須與補腎納氣之品配伍以治腎虛喘促。但現今臨床少用。

  中藥磁石的應用

  1.用於心神不寧,癲狂等證。本品能寧心安神,又可潛納浮陽,宜於陰虛陽亢致心神不寧,煩躁不安、驚悸、失眠者,可與白芍、地黃、酸棗仁等滋陰潛陽、養心安神之品配伍。若治痰濁矇蔽心竅之癲狂,可作石菖蒲、牛黃化痰開竅,寧心安神藥物的輔佐。

  2.用於肝陽上亢證。本品有平肝潛陽之功,故肝陽上亢不論是否兼有心神不寧之證均可選用。若肝陽上亢而頭暈、目眩、急躁易怒,失眠者,可與石決明、龍骨、牡蠣等平肝潛陽藥物同用。

  3.用於耳聾,目暗不明。本品有一定聰耳明目之效。治肝腎虧虛之耳鳴、耳聾者,須與五味子、山茱萸等補腎益肝之品配伍。治肝腎不足之目暗不明,視物模糊者,宜與菟絲子、枸杞子等補肝腎明目之品配伍。

  磁石的藥用選方

  1、治久患耳聾,養腎臟,強骨氣:磁石一斤,豬腎一對。以水五升,煮磁石取二升,去磁石,投腎,調和以蔥、豉、姜、椒作羹,空腹食之,作粥及入酒並得。

  2、補肝腎虛,止冷淚,散黑花:磁石一兩,菖蒲、川烏、巴戟、黃芪、蓯蓉、玄蔘各等分。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鹽酒湯下,空心服。

  3、治子宮不收,名瘣疾,痛不可忍:慈石酒浸,煅、研末,米糊丸梧子大。每臥時滑石湯下四十丸,次早用磁石散,米湯服二錢。

  4、治耳聾耳鳴,常如風水聲:磁石半兩,木通、菖蒲各半斤。上三味,以絹囊盛,用酒一斗浸,寒七日,暑三日,每飲三合,日再。

  5、治大腸虛冷脫肛:幹蝸牛子一百枚,磁石二兩。上藥,以水一大盞,煎磁石五錢,至五分,去滓,調蝸牛末一錢服之,日三服。

  6、明目,益眼力:神曲四兩,磁石二兩,光明砂一兩。上三味,末之,煉蜜為丸,如梧子。飲服三十丸,日三,不禁。

  7、治諸般腫毒:吸鐵石三錢,金銀藤四兩,黃丹八兩,香油一斤。如常熬膏貼之。

  8、治陽不起:磁石五斤***研***。清酒三鬥,漬二七日,一服三合,日夜一。

  9、治金瘡腸出,欲入之:磁石、滑石各三兩。為末,以白米飲調方寸匕服,日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