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飲食的要點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飲食可能比天還大,因為飲食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到病情的發展。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糖尿病的食療誤區

  無糖食品不會影響血糖。多吃雜糧素食降血糖,但是吃太多的粗糧是會增加腸胃負擔的,而且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造成營養不良。降糖藥能解決一切問題。少部分糖尿病患者一直認為,吃了藥啥事都沒有了,反正一直在口服降糖藥,是否控制飲食無所謂。沒吃飯就不用吃藥。有些糖尿病患者為了控制好血糖,會自作主張少吃一頓飯,並認為不吃飯就可以不吃藥了,這是一個大誤區。過度控制飲食。這是糖尿病飲食控制的另一個極端,認為吃的越少對病情的控制越有利。

  2、糖尿病人的飲食宜忌

  飲食適宜:宜吃高纖維食物;宜吃含糖低的蔬菜;宜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宜吃富含硒的食物;宜吃富含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物;宜吃五穀雜糧等粗糧類食物。

  飲食禁忌:忌吃油煎、炸、油酥及豬皮、雞皮、鴨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忌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忌***製糖類的食物;忌吃澱粉質高的食物;忌吃過鹹的食物。

  3、糖尿病飲食原則

  減輕胰島負擔,使血糖、血脂達到或接近正常值,並防止或延緩心血管等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維持健康,使成人能從事各種正常的活動,兒童能正常地生長髮育。維持正常的體重。肥胖者減少能攝入,可以改善受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消瘦者雙可使體重增加,以增強對種傳染的抵抗力。

  糖尿病的症狀

  1、主要表現

  多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洩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達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腎臟疾病者,腎糖閾增高,尿糖排洩障礙,在血糖輕中度增高時,多尿可不明顯。

  多飲口渴而多飲。多飲進一步加重多尿。尿量增加,體內水分丟失,患者感覺口渴思飲,飲水量增加以補充水分,這一症狀是自我保護性的。若尿量增加,而患者無口渴飲水的慾望,則易發生高滲狀態或高滲性昏迷。

  多食。患者常有飢餓感,食慾較好,食量較多。

  體重下降食慾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體重下降。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體重持續下降或明顯消瘦,提示可能代謝控制不佳或合併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

  2、次要表現

  疲乏、無力、虛弱、視物模糊、面板瘙癢、會陰部瘙癢、四肢痠痛、麻木、腰痛、性慾減退、陽痿不育、月經不調、便祕等。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診時,主訴視力下降或模糊。早期一般多屬功能性改變,一旦血糖獲得良好控制,視力可較快恢復正常。

  如何預防糖尿病

  1、選擇低血糖生成的食物。這就要求糖尿病患者儘量不用或少用單糖和雙糖類碳水化合物,如蜂蜜、白糖和蔗糖等。而且要注意粗細糧搭配,烹調方法方法要科學,糧食加工不宜過於精細,日常可吃些糙米飯,降低血糖。

  2、增加膳食纖維量。糖尿病病患者食用膳食纖維可軟化糞便、刺激結腸內的發酵,降低體內膽固醇含量,有利於降血糖。但是膳食纖維不宜食用太多,建議每人每天攝入膳食纖維為25克—30克。

  3、避免反式脂肪酸。糖尿病患者務必要避免反式脂肪酸,這類脂肪酸廣泛存在於油炸食品中。另外,人造奶油、人造黃油、人造酥油、植物奶油等務必避免。

  4、減少脂肪攝入量。豬油、肥肉、巧克力、酸奶等富含飽和脂肪應少用,可以選擇大豆油、玉米油、葵花子油等多不飽和脂肪的食用油。另外,糖尿病患者最適合使用橄欖油、花生醬、果仁等單不飽和脂肪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