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的食療方與飲食禁忌

  低血壓患者在還沒有查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話,最好不要盲目吃東西進補。最好是到醫院明確診斷之後,再進行食補。那麼低血壓可以吃什麼,又不能吃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推薦,希望能幫到你。

  低血壓的食療方

  1、白木耳燉肉

  準備15克的白木耳,要提前浸泡一夜泡發。50克瘦肉,10顆紅棗。把這三種食材一起加水後燉煮,熟了之後加入雞精、食鹽調味,就可以食用。

  2、鹿茸蒸蛋

  準備0.3克的鹿茸粉,生雞蛋1個。把雞蛋打碎後,將鹿茸粉放進蛋液裡面,蒸熟後就可以食用。每天早上起來食用一個鹿茸蛋,連續食用15天到20天。

  3、復元湯

  400克羊肉,100克粳米,一副羊脊骨,50克山藥,20克肉蓯蓉,2個桃仁,10克菟絲子。先把桃仁、菟絲子、肉蓯蓉這些中藥裝進紗布袋裡,然後把袋子口紮緊了。把準備的羊脊骨剁成幾節,羊肉洗乾淨,然後和粳米、中藥袋一起放進砂鍋裡面,放入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煮開後轉成小火,直到肉煮爛了為止,加入調味品調味後,就可以吃肉喝湯。

  4、雙鞭湯

  準備10克狗鞭,90克牛鞭,50克母雞肉,羊肉100克,10克枸杞子,10克菟絲子,6克肉蓯蓉。把牛鞭、狗鞭和醃肉一起放入鍋裡面加入清水燒開後,然後去掉上面的浮沫。接下來放進花椒、料酒、老薑、母雞肉,再次煮沸後,改成小火慢慢燉到六成熟的時候,濾去湯裡面的花椒和生薑,把枸杞子、菟絲子、肉蓯蓉放進紗布袋裡裝好紮緊袋子。放進湯裡面,繼續燉湯,直到肉熟了之後,去掉藥包,加入食鹽、雞精調味,就可以食用。

  低血壓患者的飲食禁忌

  1、山楂

  山楂可以開胃、促進消化,同時還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因此,低血壓的人最好不要吃山楂,會加重低血壓的情況。而有高血壓的人,就可以多吃山楂,將降血壓。

  2、西瓜

  西瓜可以清熱、利尿、解渴等效果,由於利尿的效果很好,可以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所以患有低血壓的人,要少吃西瓜。

  3、番茄

  番茄是很常見的食物,但低血壓患者要少吃,這是因為番茄會降壓,常吃的話就導致頭暈眼花的情況發生。

  4、蜂王漿

  蜂王漿雖然滋補效果很不錯,但對低血壓患者來說,顯示是不合適的,因為蜂王漿可以降低血壓。

  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三種食物之外,還有荸薺、柿子、香蕉等具有降血壓效果的食物,低血壓患者要切記不要吃。

  低血壓發生前的症狀

  1、疲乏無力

  低血壓患者特別是在早上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痠軟無力,經午睡或休息後可好轉,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會感覺到疲乏、乏力。

  2、頭痛頭暈

  在低血壓病的患者中,頭痛表現比較多,而且往往在患者緊張的腦力或體力活動後表現更為明顯。頭痛性質和程度不一,多表現為顳頂區或枕下區隱痛,也可呈劇烈的搏動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頭暈輕重不一,輕者兩眼發黑、眩暈;重者可以失神,甚至暈厥倒地。

  3、內分泌功能減退的現象

  主要表現為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一類物質不足,部分低血壓患者降低和衰退。

  4、神經功能障礙

  可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和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表現為多汗、面板蒼白或輕度發紺,渾身忽冷忽熱,時有蟻爬感,手腳麻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