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柴胡的藥用價值

  銀柴胡,為石竹科繁縷屬植物銀柴胡的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參考!

  

  【藥名】銀柴胡

  【別名】銀胡,山菜根,山馬踏菜根,牛肚根,沙蔘兒,白根子,土參,絲石竹,霞草,歐石頭花等。

  【炮製】切片生用,或鱉血炒用。

  【性味】甘,微寒。

  【歸經】入肝、腎經。

  【功能】清熱涼血,除骨蒸。

  【主治】骨蒸勞熱,小兒疳熱等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九、散。

  【用藥忌宜】外感風寒及血虛無熱者忌服。

  銀柴胡的營養價值

  主要成分

  含a-菠甾醇和豆甾-7-烯醇的混合物、豆甾醇、豆甾-7-烯醇葡萄甙、a-波甾醇葡萄糖甙、β-谷甾醇、麥角-7-烯醇葡萄糖甙,以及銀柴胡環肽,揮發油等。

  絲石竹根含三萜皁甙,甙元是棉根皁甙元***Gypsogenin***.

  化學成分

  絲石竹根含三菇皁甙,甙元是棉根皁甙元***Gy-psogenin***。從根中分得α-菠甾醇***α-spinasterol***、△7-豆甾醇棕櫚酸酯***stigmast-7-enol-palmitate***、呋喃-3-羧酸及黃芩素***wogonin***等;尚含揮發油約1%,油中有糖醇、己酸、2,3-二氧-3,3-二甲基吲哚-1-酮、鄰-二苯甲酸丁雙酯、α-甲基十六碳烷等。尚含新化合物銀柴胡環肽等。

  主治功效

  1. 退熱而不苦洩,為清虛熱的要藥,常與青蒿、地骨皮等藥同用。

  2. 凡陰虛發熱,盜汗骨蒸者,多與地骨皮、秦艽、鱉甲、青蒿等相配。

  3. 若溫病後期,餘熱未盡,或久瘧不止,體虛低熱者,可與白薇、生地、鱉甲、知母等相伍,以益陰退熱。

  4. 凡小兒疳積,日久化熱,症見煩渴燥急者,多與梔子、黃芩、連翹等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