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上火吃什麼

  春季萬物復甦,是生長的好時節,同時也是一個容易上火的時節,而對於春火不少人會顯得很無力。那麼好呢?別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它們讓你和春火說再見!

  

  1、喝蓮子湯去心火

  材料:幹蓮子300克 白糖200克。

  做法:首先,將蓮子用清水浸脹,去衣去心,盛於大碗裡,加水浸沒,再上屜,用旺火蒸1小時左右。直到蓮子酥爛,就可以出籠。接著,另取一鍋,注水一大碗,加上白糖和已蒸酥的蓮子,放在火上煮,邊煮邊攪,直至沸騰,晾涼,放在冰箱冰透就可以了。飲用時,兌入適量的冰水。

  2、喝綠豆粥去胃火

  材料:稻米***250克***、綠豆***150克*** 、白砂糖***20克***。

  做法:先將大米用清水淘淨。綠豆去雜質,用清水洗淨。接著,將綠豆放入鍋中,加清水1750克左右,旺火燒滾,移小火燜燒大約40分鐘,直至綠豆酥爛時,放入大米用中火燒煮30分鐘左右,煮至米粒開花,粥湯稠濃即成。冷卻後,根據個人口味加冰糖拌和就可以食用了。

  3、喝豬肝湯去肺火

  材料:豬肝50克,菠菜50克,精鹽2克,植物油13克,蔥、薑末5克,料酒3克。

  做法:第一將豬肝洗淨,切成0.3釐米厚、2釐米寬、3釐米長的片,放入碗內,加入少許料酒、精鹽、水5-克拌醃片刻;菠菜擇洗乾淨,在開水鍋中燙一下,撈出,切成小段。接著,鍋放在旺火上,加入植物油澆熱,下入蔥薑末爆香,加入水100克,燒沸後將碗中肝片連水一併下鍋,燒沸後撇去浮沫。然後,下入菠菜、鹽,開鍋後可先盛出菠菜,然後再燒兩開,就可以倒入碗內。

  4、吃豬腰去腎火

  腎火旺盛的症狀:潮熱盜汗、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脊痠軟、五心煩躁。

  材料:豬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

  做法:豬腰、枸杞子、山萸肉共放入砂鍋內煮至豬腰子熟,吃豬腰子喝湯。

  5、喝梨水去肝火

  肝火旺盛的症狀:頭暈、耳鳴、頭痛、眼乾、口苦口臭、兩肋脹痛。

  材料:川貝母10克、梨2個、冰糖適量。

  做法:川貝母搗碎成末,梨削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適量燉服。

  除此以外,還可以多吃去火的食物:

  1、龜苓膏

  經常加班熬夜、容易上火、便祕、有痤瘡的人適合吃龜苓膏降火,正宗的龜苓膏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加上生地黃、蒲公英、金銀花、菊花等藥物精製而成,可以驅除火氣、滋陰補腎、消除暗瘡、潤腸通便。

  2、牛奶

  牛奶不會“上火”,還可以解熱毒、去肝火。牛奶可以通過滋陰、解熱毒來發揮“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達70%%左右的水分,就可以補充人體因大量出汗而損失的水分。

  臨床常見的上火型別

  1.心火

  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口乾、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

  2.肺火

  主要表現為乾咳少痰、痰中帶血、咽疼音啞、潮熱盜汗等。

  3.胃火

  分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飲食量少、便祕、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大便乾硬、舌苔黃膩。

  4.肝火

  常稱一些情緒容易激動的人為“肝火大”。其實,一般俗稱“肝火大”的體質還有下列症狀:口乾舌燥、口苦、口臭、頭痛、頭暈、眼乾、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

  5.腎火

  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發脫齒搖、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痠痛等。

  上火的原因

  1.休息不夠

  中醫理論認為,休息不夠會導致體內的陽氣浮越而出現“火氣”的種種表現,不過這種火氣是虛火而非實火,這種情況下如果一味用寒冷的清熱解毒類藥物或食物,很可能會導致“火氣”更加嚴重。

  2.飲食不當

  如進食煎炸燻烤的食物、過量飲酒、吃太肥膩食物等等,這些東西本身就是些熱性食物,過量進食又會造成消化不良,食物積聚在消化道內,也會導致“熱氣”。

  3.情緒失調

  都市生活壓力大,白領階層尤甚。中醫有“七情化火”之說,意思是憂鬱、憤怒、思慮過度等都會使身體機能失去平衡狀態而生“火”。

  預防上火的方法

  1.隨時補充水分

  常喝溫水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包括冷卻體內燥熱,促進表皮迴圈,還能沖刷口腔中的細菌菌落,抑制生長。即使常待在冷氣房的人,水分蒸發較少,一天也要喝1300cc左右,流汗時更要多喝。

  “上火”時也適合喝檸檬水,多吃柑橘類等酸味的水果。如果不喜歡水淡無味,也可多喝舒緩茶飲,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銀花等花草茶。

  2.作息時間規則

  很多徹夜狂歡或通宵趕工的人,第二天都會覺得特別勞累,口氣也特別汙濁,甚至渾身乏力,這都是“上火”的表現。其實,夜晚休息不夠是導致“上火”的重要原因,因此,作息時間規則是預防“上火”的重要措施,如果很難做到,可以在熬夜後儘快飲用一些滋陰清熱的茶飲,不要只喝清熱解毒涼茶。因為根據中醫理論,熬夜容易耗陰,所以才導致“上火”,喝僅有清熱解毒作用的涼茶不利於人體“陰”的恢復。

  3.提升睡眠質量

  睡眠就像計算機關機休息,睡不好會造成身體過度使用,容易“上火”。日夜顛倒更是大忌,許多輪夜班的人,幾乎都有火氣大的問題,而從事腦力密集工作的人,血液迴圈會集中在頭部,導致疲累卻睡不穩,這時可用足浴把火氣往下帶,讓人好睡。 具體方法是:先用溫水浸泡***女性水要淹到小腿三分之二處近三陰交穴,男性到腳踝即可***,再慢慢加熱水,泡到腳熱、微微出汗就可以休息。足浴對改善表皮迴圈很有幫助,泡一個星期就會發現越來越容易出汗,即使在冷氣房,面板也不會幹燥。

  4.飲食清淡

  一旦吃了辣椒、大蔥或煎炸食品,或遇到好吃的大快朵頤之後,就要考慮如何面對“火氣”的騷擾了。其實,飲食應注重平衡和清淡,即儘量做到肉、蛋、奶、蔬菜均衡攝入,不要暴飲暴食,因為食物積聚在胃腸道更容易“上火”。

  5.食補

  用參須泡水喝,既補氣又不會“上火”。溫肺益氣的蓮子湯加上滋陰降火的銀耳,也有助於改善口乾舌燥。

  6.增加體表散熱

  常到戶外運動、踏青,多流汗,提升體內廢棄物代謝速率,人會比較清爽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