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的功效與食療方法

  黃芪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具有很好的排毒、消腫、利尿等等作用,並且我國從兩千多年前就開始使用黃芪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黃芪的作用

  1. 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

  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2. 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3. 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促進機體代謝和改善心功能。

  4. 有降壓的作用,調節血糖,可以作為糖尿病患者的輔助用藥,黃芪同時具有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5. 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

  6. 具有氧化性。黃芪的化學成分有:膜莢黃芪含黃酮、皁甙類成分黃酮類成分如芒柄花黃素、羥基芒柄花黃素 *** 毛蕊異黃酮 *** 及其葡萄糖甙、 2',3'- 二羥基 -7,4'- 二甲氧基異黃酮、 7,2'-二羥基 -3',4'- 二甲氧基異黃烷及其葡萄糖甙、 7,3'- 二羥基 -4',5'-二甲氧基異黃烷、 3- 羥基 -9,10- 二甲氧基紫檀烷及其葡萄糖甙等,其中有些成分具較強的抗氧化活性。

  7. 病弱體虛的人服用,可以增強體力,增強抵抗力,對病情恢復有一定的幫助。

  不適合吃黃芪的人群

  1、陰虛的人

  陰虛的表現有手足心熱、口咽乾燥、腰痠腰痛、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舌質紅無苔、脈細數等。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陰藥使用,如生地、熟地、玄蔘、麥冬、天冬、玉竹等。

  2、溼熱的人

  溼熱的表現:有口苦、口乾、舌苔黃膩等。溼熱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溼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溼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

  3、熱毒熾盛的人

  熱毒熾盛的表現:有各種化膿性感染,如痤瘡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現為滿面通紅、咽紅、咽乾、咽痛、口苦口乾、脣舌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等。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須服用黃芪,一定要配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4、紅舌少唾液的人

  如果你出現嘴脣偏紅舌質偏紅、嘴巴變得很乾缺少唾液,舌有黃苔等症狀,一定不能吃黃芪。

  5、懷孕後期

  懷孕後期的孕婦們也不能食用黃芪,因屬於補氣之物,如果在後期還吃黃芪會造成胎兒過大,不利於生產。

  6、高血壓者、腦出血者

  患有高血壓者、腦出血者同樣也不能食用,食用過後血壓容易上升,會加重症狀。

  7、體質偏熱的人

  體質偏熱者也不能食用黃芪,且食用過後會造成情緒易怒。

  黃芪的食療方法

  1、黃芪粥:取黃芪20克,大棗30克,用水煎30分鐘後,下米熬粥,等粥熬好了一起服用。

  2、黃芪烏雞湯:黃芪50克,烏雞中等大一隻。烏骨雞去毛和內臟,切塊。用砂鍋把黃芪與雞肉共燉,待肌肉熟爛後,加調味品,喝湯食肉。

  3、黃芪羊肉羹:黃芪10克,嫩羊肉200克。製作時,先將羊肉洗淨,切小塊,與用紗布袋裝好的黃芪、當歸一起放入沙鍋,加清水適量,再下姜、蔥、精鹽、料酒等味料,以武火煮沸,去上沫,改文火煨燉至肉爛湯稠,棄藥袋即得。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