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草莓有哪些注意事項

  現在草莓大多數為溫室種植,由於溫室高溫高溼環境因素的影響,致使草莓病害的發生日趨嚴重,種植草莓需要經常關注病蟲害的情況。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種植草莓的注意事項。

  種植草莓的注意事項

  1、選用壯苗

  選用生長健壯、鬚根多的無病幼苗。一般幼苗至少要有4片葉,莖粗1釐米左右。如果從較遠的外地購進幼苗,在栽培時應把植株外圍的大葉剪掉,只留中間2—3片小葉,這樣可減少葉片水分的蒸發,以提高其成活率。

  2、整地施肥

  草莓根系較淺,要選擇在土坡疏鬆、含有機質較多、地勢平坦、灌排水方便、pH值在5.5—6.5左右的沙坡土上栽培。因草莓有耐陽性的特點,又可與高稈作物或幼齡果樹進行間作或套種,適於在庭院栽培。在草莓栽植前15天左右,要進行整地,先噴哂氟樂靈除草劑,每畝用量200克即可。接著進行深翻整地,深翻30—40釐米,結合翻地每畝施優質農肥4000公斤,磷酸二銨15公斤,硫酸鉀10公斤。最後要把土壤耙細、耙平,為做畦或打壠打下基礎。做畦時,畦長10—20米,寬60—70釐米,高10釐米。打壠時,壠寬50—55釐米,壠高15釐米,壠溝寬20釐米。

  3、適時栽植

  秋季栽植可在8月中下旬進行,因為此時溫溼度比較適宜,草莓栽後能很快地發苗和進入正常的生長生育。在平畦上栽培時,每畦栽2行,行距20釐米,株距1釐米,每畝萬株左右。兩畦之間留30釐米的過道。壠栽時,每壠栽2行,行距20釐米,株距15釐米,每畝栽苗9000株。栽植時應注意的問題:最好選擇陰雨天或晴天傍晚栽苗,要做到深栽不埋心,淺栽不露根,幼苗的根頸恰與地面平齊。如果埋過深,會壓住幼苗生長點,容易爛苗,降低成活率;埋土過淺時,因根系外露幼苗容易乾枯死亡。移植時要先挖坑,然後將幼苗放入坑內,使其根系舒展開,接著進行填土和澆水,直到幼苗長出新葉為止。

  4、栽後管理

  為使幼苗在定植後生長髮育良好,促進花芽的形成,一是要及時除掉植株上的老化葉片和匍匐莖;二是要於9月下旬追施一次氮肥,每畝可追硝酸銨15公斤,還可配施適當的磷肥;三是要及時灌水,每灌一次水後就要中耕一次,以保持土壤疏鬆和提高地溫,利於幼苗紮根。

  5、防病治蟲

  草莓在生長髮育的過程中,常常發生灰黴病、白粉病、葉斑病以及遭受紅蜘蛛的危害。對灰黴病的防治,一般可在發病初期噴灑0.3的石灰硫磺合劑;防治白粉病和葉斑病時,可噴灑800倍液的退菌特或800—l000倍液的甲基託布津;發生紅蜘蛛危害時,可噴灑40%的扎化樂果乳劑1200倍液。

  草莓的食療功效

  1、治糖尿病:鮮草莓適量。將其洗淨,頻頻食用。

  2、治乾咳:鮮草莓60克,冰糖30克。將兩種原料入鍋,一同隔水蒸爛。每日3次分服。

  3、治貧血:草莓100克,紅棗15顆,荔枝幹30克,糯米150克。將這四種食物入鍋,加適量水熬粥食用。每日1次。

  飯前吃草莓緩解胃口不佳;

  遇積食腹脹、胃口不佳時,可在飯前吃草莓60克,每日3次;

  齒齦出血、口舌生瘡、小便少、色黃時,可將鮮草莓60克搗爛,冷開水沖服,每日3次;

  鮮草莓冰糖隔水燉服;

  乾咳無痰,日久不愈時,可用鮮草莓6克與冰糖30克一起隔水燉服,每日3次;

  遇煩熱乾咳、咽喉腫痛、聲音嘶啞時,可用草莓鮮果洗淨榨汁,每天早晚各一杯。

  吃草莓有助於心臟健康

  ***1***據英國《每日郵報》刊登英國一項新研究對此解析道,藍莓、草莓等紅、藍、紫色漿果和蔬菜中所含的抗氧化劑花青素具有防止和修復細胞受損的作用。

  ***2***英國東英吉利大學研究人員的新研究對此作了進一步說明。該研究對9.3萬人進行了長達18年的跟蹤調查。參試者被分為5組,年齡為25~42歲,他們每4年報告一次飲食情況及影響心臟健康的其他情況。如是否有高血壓、心臟病家族病史,體重是否超標或肥胖,是否有鍛鍊習慣,是否吸菸、飲酒等。

  ***3***結果發現,每週吃藍莓或草莓至少3份***一份約半杯***的人比其他參試者心臟病發病率更低。研究負責人愛丁·卡西迪博士表示,紅、藍、 紫色水果蔬菜中的自然抗氧化劑可使年輕人和中年人心臟病危險降低32%。研究認為,年輕時多吃富含花青素的水果、蔬菜,更有助於降低日後患心臟病的危險。花青素有助於提高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同時還可以減少與心臟病有關的體內炎症。除了藍莓和草莓,富含花青素的食物還有紫茄子、李子和櫻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