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用油技巧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人每日烹呼叫油為25克,但目前城鄉居民的平均油脂攝入量是41克。“多油”的生活開始威脅到每個人的健康,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脂紛紛找上門來。那平時生活中我們應該烹飪的時候怎樣合理用油,小編就來科普一下烹飪用油的相關知識。

  :

  招1:炒菜之後控油。

  把菜鍋斜放一兩分鐘,讓菜裡的油流出來,然後再把菜盛盤,而將剩下的油收集起來。

  招2:涼拌菜最後放一小勺香油,馬上食用。

  這樣香氣可以有效散發出來,但油脂不至於被菜吸收進去,需要的油量比較小。

  招3:煲湯之後去掉上面的油。

  雞、排骨、牛腩、骨頭等燉煮之後都會出油,把表面的油撇出來,另放小碗中,就能在喝湯時少吃不少油脂。

  招4:把煎炸改為烤制。

  特別是速凍調味肉塊或魚餅,用這種方式其實味道也不錯,趙淑敏營養師提示大家,簡單地將油炸改為烤制就可以把脂肪從22%以上降低到8%以下。用烤箱或不粘鍋均可操作。

  招5:七成熟再切片炒。

  把肉加調料煮到七成熟再切片炒。等到其他原料半熟,再下肉片,不用額外加入油脂,一樣很香。

  招6:蒸、烤或生食。

  多采取不用油或少用油的烹調方法,比如蒸、烤或生食。生魚片的美味並不遜色於紅燒魚。蒸豆角、蒸茄子、蒸南瓜都相當美味。用很少的油來烤魚、烤肉,只要多加點香辛料,味道也不錯。

  如果你想讓你的飲食吃的更加的健康的話,那麼我們最好在我們的飲食用到我們上面提到的方法,這樣我們就能幫助我們更好用油。

  小提示:

  油吃多了有害,人體不攝入脂肪也不行,因為它要給生命活動提供必需的能量,是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物質。營養學研究表明,人的一生,大約有1/3的能量來源於脂肪。只是脂肪攝入要適當,不能過量。改變烹飪———少煎炸炒多蒸煮燉

  如何讓做出來的菜既好吃,又健康呢?營養師認為,只要調整或改變烹調方式,就能減少油的用量。我國目前絕大部分家庭烹飪以炒菜為主,這樣自然要比白灼、燉菜費油。所以,要降低吃油量,首先應改變烹飪的方式。

  一是儘量避免煎、炸,多吃清蒸、水煮、生拌的菜,不僅用油少,還能保持原材料的原汁原味,在這點上應該多向廣東人和日本人學習。不妨在每餐當中只做一個炒菜,配以一個燉煮菜和一個涼拌菜;二是日常用餐要做到膳食平衡,如果很難改變用油多的習慣,可以在用餐時做到用油多的菜和清淡的菜都要有,或者用糖醋、椒鹽等烹調手段調節油的攝入量;

  三,不妨改用不粘炊具。因為不粘炊具炒菜時不容易粘鍋,不僅可以減少食用油的用量,同時還可以保證油溫不會過高,減少對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破壞,烹飪過程中產生的油煙也較少。總量控制———多種植物油更換食用。

  一般來說,三口之家5升量的一桶油,至少要食用兩個月。

  經烹調油烹製的食物不僅由生變熟,改善口味,還能促進食慾和增加飽腹感,是提供人體所需脂肪的重要來源。我們日常食用的食用油主要包括植物油和動物性脂肪。二者所含脂肪酸種類不同,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同。總體來說,動物性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高,應該少吃。在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多種植物油中,由於各有其特點,應常更換食用,而總量也不宜過多。減油烹菜例項———無油汆魚片和煎雞肉

  無油生汆魚片:在實際的操作中,我們可以把菜做得少用油或不用油。例如,生汆魚片這一道菜,幾乎不沾一點油,但口味絲毫不遜色。先將青椒打成汁備用。然後把魚去皮切成薄片,加蛋清、芡粉及少量鹽和味精攪拌;鍋里加水,倒入魚骨頭、魚皮,待水煮沸後,撈出;把魚片放進沸水中汆燙,一熟即馬上撈起裝盤。這個時候,就可以把事先準備好的青椒汁加熱後淋到魚片上,加點蔥絲、生薑絲即可。魚片滑嫩,口感微辣,還帶點青草香,最關鍵的是,它幾乎和油“絕緣”。

  不粘鍋裡煎雞肉:可直接把雞胸肉大片放在不粘鍋裡用小火慢慢煎,不放一滴油,也不用放任何調料,可放少許鹽,或最多放一點點香料如蔥花、蒜蓉等。因為雞肉的含油量已很大,所以慢慢煎的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油。待雞肉煎到兩面焦黃就可以了,這時的雞肉已經完全高溫煎透,完全是一種煎雞蛋的香氣。

  煎好的雞肉可以直接蘸佐料吃,或者是切成條和蔬菜一起做沙拉,也可和各種蔬菜放在一起卷一張薄餅做成雞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