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化工企業如何做到管理員工

  企業要如何才能管理好自家員工呢?管理員工我們都需要做什麼好方法?小編為你帶來了“企業如何管理員工”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化工企業如何管理員工“瞎忙”的8大原因

  許多企業往往有這樣的怪現象出現,每個人都很忙,每個部門都忙不過來,但就是整體效率低下。這是為什麼?

  1、流程有待完善

  流程是企業日常運營基礎的基礎。一個企業的效率低下,首先應檢查企業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簡潔和高效,能否有改進的地方,改進的可能性有多大。

  檢查流程,應首先檢查流程系統本身。組成企業的流程系統絕不是簡單的業務鏈條,而是複雜的、封閉的迴圈系統,就像人體的血液迴圈系統,包括總系統、各支系統、各細支系統,以及末梢系統。因此,檢查企業流程是否出問題,首先應檢查企業流程的迴圈系統:總鏈條系統是否暢通,各支鏈條系統是否暢通,各細支鏈條是否暢通,甚至流程的上各神經末梢系統是否暢通;總系統、支系統、細支系統、末梢系統是否閉合;所有的系統連線起來是否形成閉合迴路;有沒有斷裂、梗阻、栓塞的地方,有沒有冗餘和不夠的地方,是否需要新增新的系統。其次,檢查流程迴圈系統還應該檢查流程是否格式化、模板化,是否流向穩定,即檢查方向的正確性和穩定性,是否迴流、亂流,流量是否合理穩定,每一管道上設計的流量是否合理,實際流動中是否達標、超標和不達標。

  流程檢查還應包括檢查流程上流動的內容,流程流的是什麼呢?近年來許多企業都在設計流程、再造流程,都在進行流程優化工作,那麼流程上究竟流的是什麼內容呢?其實流程流的內容很簡單,概括起來有四方面的內容:一是物流:企業日常業務運營生產所涉及的物理性的東西和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所有的物理內容都要在流程上流動;二是資訊流:企業的業務生產所帶來的內外左右的資訊都要通過流程傳遞,同時企業管理資訊的上傳下達都要在流程上傳遞,上傳的是企業方方面面的資訊,下達的是各級的命令;三是現金流:企業最低的邏輯目的就是贏利,企業的一切活動的最基本訴求是贏利,每一活動都伴隨著資金的流動,所以流程上流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錢,每時每刻流程上流動的最簡單的符號就是錢;四是文化流:流程上流的是企業的個性和特色,是企業的文化,企業之所以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被顧客識別出來,關鍵是企業的流程上流動著與眾不同的基因,流動著企業的形象代言人—員工的行為的方式方法,流動著企業基本的價值趨向和理念。

  破解辦法:優化流程。檢查和改進流程,檢查流程首先應參照原有的流程設計檢查:是否真的按原來的流程設計構建了全部流程系統;其次根據實際情況更新和完善流程,使流程能夠與時俱進,最大限度地促進企業工作效率的提升;最後,檢查流程上流動的內容是否正確合理地流動。

  2、制度支援度不力

  檢查完流程後,再檢查制度。如果流程沒有什麼問題,那麼就檢查:管理制度是否有利於促進流程的實施,制度是否真的支援流程、支援流程上流動的內容,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也許有很好的流程系統,但是業務管理制度、服務管理制度和業務管理制度不支援流程系統,或制度之間相互制肘和矛盾,或漏洞百出。是否所有的流程都有制度做保證,或制度的制定有沒有充分尊重人文情懷:制度過於嚴格了,重罰等於不罰,大家變著法子鑽制度的漏洞,甚至集體對抗制度;制度過於寬鬆,約束力又不夠。制度是用來約束人的,過嚴的制度和過於寬鬆的制度均不利於流程系統的正常實施。如果說,流程是水的話,那麼制度就是流水的管線,如果管子不嚴密,管子粗細搭配不合理,或管子根本沒有對接起來,那麼將直接影響系統流水。此外,還應關注流程上流的內容是否正確,內容是否亂流?

  破解辦法:如果是制度出了問題,那麼應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制定嚴格細緻的新制度,哪裡有流程,哪裡就有制度做保證和支援,尤其在流程與流程的對接處,制度本身更應該系統和完善。總之,企業應使無人不受制度的約束、無事不受制度的保障、無時不有制度的影子。

  3、監管不到位

  雖然企業有很好的流程,也有很好的全面管理制度,但是沒有人監管,或監管不力,或監管不到位,或監管越位,或監管手段落後,或監管人員的素質有問題,或組織內部的政治架構複雜,這些都會大大降低整個組織系統的運營效率。流程和制度都是固化的,而監管是靈活的。監管又必須按原則辦事,如果監管者不能按原則辦事,辦事不公,會極大地降低人們對流程和制度的忠誠。監管者素質低下,根本不懂得如何監管,不知道監管什麼,怎麼監管,那麼勢必會造成監管無力。監管無力會導致企業不知道大家都在忙什麼,忙得是否有必要,是否是真正在忙。同樣,監管過於嚴格和僵化,不知道原則與靈活相結合,固守過時的落後的管理制度,那麼將極大限制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甚至,人們為了迎合監管,去忙些不必要的事情,勞而無功。身處高位的人如果沒有被監管的意識,會超越監管,那麼監管力量將大大削弱,大家忙些監管以外的事情,甚至領導帶頭忙超越流程和制度的事情,這樣會使企業更忙而無序。

  破解辦法:加強監管,選用優秀的監管者,領導自覺接受監管。

  4、技術手段不匹配

  大家都很忙,都喊累,但整體效率不高的第四個原因是管理手段問題,正常情況下,管理手段出問題主要指管理手段落後。管理手段落後會極大限制企業的管理效率,具體體現在生產裝置的效率落後。先進的生產裝置自然工作效率高,尤其在製造業最明顯。先進的裝置不僅效率高而且工作質量也有保證。同樣是電腦,286和 486的執行速度和工作品質有天壤之別;更重要的是,裝置太落後,會影響到人的情緒,人的情緒相互傳染,進而影響到多人的工作積極性。同樣是傳輸資訊,人類走過了人工傳遞、動物傳遞、烽火傳遞、機械傳遞、電子傳遞的進化過程,現在的網際網路的資訊傳遞速度是驚人的。在企業組織裡,同樣是資訊傳遞,寬頻和撥號上網的速度有成倍的差別;同樣是寬頻,不同的頻寬也決定著資訊的傳輸速率,企業內部區域網絡應用得好,也會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技術手段太超前,也會限制企業內部的工作效率,此時,由於企業的環境不支援裝置的運作,裝置的正常工作能量不能發揮,而且,先進裝置在與其他流程環節對接時,提高了工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任何生產技術裝置都要放置在客觀的物理環境之中,都需要客觀環境的配套才能發揮作用。管理技術手段不僅要與企業的實際環境相適應,還應與企業的外部環境相適應。企業內部的區域性工作效率高,但與之對接的外部環境的工作效率低,大家也只能處在無休止的等待之中,例如,你的服務客戶是一家工作效率極低的企業,儘管你的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很努力,但你無法掌控與你對接的外部環境,所以你的工作效率也就慢下來。

  破解辦法:更新裝置,提升管理技術手段,從而提升管理效率。提升的標準就是使其與企業的內部環境相適應,並儘量與外部環境相對接。

  5、員工的職業素質不高

  員工的職業素質也極大地決定著工作效率,員工的職業素質就是整體員工的職業品質。什麼是品?品就是員工與工作有關的社會屬性,主要指員工與工作有關的職業道德,我國育人的標準就是德智體美勞,用人的標準就是德才兼備,考核人的標準就是德能勤績,無論是培養人、選用人、考核人都是與德有關的,而且德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們經常說,品德是非常重要的。什麼是質?質是指與職業崗位有關的自然屬性,即與職業崗位相關的職業意識、知識、技能、智慧、資源等,員工的質是至關重要的,而其中的職業意識是最為重要的。職業意識是什麼?它就是指身處職業崗位上的人應該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和怎麼幹。為什麼大學生剛畢業的時候,不知道幹什麼和怎麼幹?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參加過工作,所以不可能有較多的職業意識。有些企業效率低下,就是與企業員工的品質有關,尤其與質有關:一個“質”很好的員工,其工作效率可能是一般員工的兩倍、三倍,甚至10倍以上,更重要的是他的工作質量不一樣;“質”普通的員工,在短時期內無論如何勤奮和努力,是不能趕上和超越質很好的員工的。佈置同樣的工作,“質”優異的員工可能一天之內就完成了,“質”差的員工也非常努力,一週後才完成了,而且後者的工作質量根本不可能與前者同日而語。僅從花費的時間量來說,就有七倍的差距,可是,同一崗位上,質好的員工顯然不可能有普通員工七倍的薪金待遇,兩者由此可見在長期平均思想的支配下,員工的待遇都差不多,那些質優的員工會逐漸流失了,沉澱下來的,是質一般的員工,這些員工雖然職業道德很好,非常勤奮努力,都很忙,但企業整體的工作效率低下。

  破解辦法:培訓和引進質好的員工,適當拉開他們與普通員工的薪資差距。

  6、企業主管的管理能力有限

  俗話講,“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員工都很努力,企業整體效率差的第六個原因是,企業高階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有問題。大家都十分忙,但高階管理人員能力有限,不懂戰略上佈局謀篇,不會戰術上指揮排程,更不能很好地識人、用人,不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不能夠做到知己知彼、知天知地,所以,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用很優秀的士兵打錯誤的戰鬥,失敗肯定是必然的。這在戰場上體現得十分明顯,有的將軍能持續打勝仗,有的將軍就白白葬送良好的戰機和士兵的生命,這種例子舉不勝舉。作為企業的主管,尤其高階主管,千萬不要讓員工無為地勞作,你的一個指令傳導到基層,各級員工都會為你的指令而忙,忙了半天卻沒有效果,領導者自身又不敢承擔責任,試想結局會怎樣?如果這樣的次數多了,員工也就疲了,主管者的智慧也就沒有效用了,可是,大家又不能違抗上級的命令,怎麼辦?員工就會兵來將擋,你有千條令我不行,我就忙掃自己的門前雪,大家都在忙,其實是各自忙各自的,裝著忙的樣子給上級主管看,一級騙一級。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朝令夕改,作為企業主管,做決策前不慎重,或決策力不夠,或耳根子軟,做了決策,釋出指令後,又感覺原來決策不好,想修改決策,於是出現決策指令正在實施過程中,隨意、隨時、隨便、隨機修改指令,導致企業的隨意文化。剛開始,下屬對此不舒服,時間長了,就摸透了上司的秉性和行事風格,儘管上司釋出了命令,他們也擔心上司修改指令,於是開始佯動而不真動,上司看到下屬在動,也就心滿意足了,可就是遲遲不出結果,沒有效率。

  破解辦法:培訓現有各級主管,提升他們的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選聘新的有能力的主管。在企業內外範圍內,選用真正有能力的將帥之才擔任各級主管。

  7、“忙”文化的導向作用

  企業文化的導向也將影響企業整體的效率。如果企業鼓勵個人英雄主義,不注意培養團隊意識和協同作戰能力,就會造成每個人都想當英雄,每個人都很忙。但是,這種情況下,大家沒有養成協同作戰的意識和習慣能力,個人之間存在著工作的邊界、部門之間存在著工作疆界。更為嚴重的,有些人擔心他人可能成為英雄,於是制肘他人,甚至人為給他人和其他部門的工作使絆,這都將影響整體工作效率。企業倡導忙的企業文化,那麼企業必將為忙而忙,這在一些成長型企業表現得特別明顯,老闆最看不慣的就是大家閒,員工一閒,老闆的心裡就堵得難受,有的老闆不直接說閒的員工,而是轉彎抹角地表揚忙的員工,尤其重點表揚加班加點的員工。其實,有些員工之所以加班加點,是因為他的質不行,上班時間忙不到點子上,瞎忙,忙而無序;還有的人就這工作習慣,愛下班幹活;更有甚者是他的品有問題,故意加班給老闆看的,老闆不瞭解情況,發現了加班者就表揚。在老闆的這種鼓勵忙、鼓勵加班的文化指導下,企業就開始為忙而忙,而不是為結果而忙,結果是越忙越受到老闆的表揚,越表揚人們就會越忙,結果忙而無效。

  破解辦法:不鼓勵純粹的個人英雄主義,鼓勵協同作戰的團隊意識;不只關注形式上的忙和加班,關注效率,改變“忙”文化,把每個人的工作安排細化,命令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完成規定動作***規定任務***;不關注形式,關注結果和過程,同時注意,不能走上另一極端—只關注結果,只關注結果會出現為結果而結果的現象,那會導致產生更惡劣的企業文化。

  8、企業戰略定位及方向有問題

  大家都很忙,而企業整體效率低下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企業的戰略定位和戰略導向有問題。俗話講,“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作為一個企業,最怕的也是入錯了行,企業現有的資源不支援企業開拓某一領域,而企業的戰略制定者自認為可以,結果誤進某一行業。這樣的話,無論員工多忙,都無法產生客觀的效益,累死也夠不著。企業的戰略定位出錯除了表現為行業戰略錯位以外,還表現為目標顧客定位、商域定位、經營模式定位等出問題。無論是哪一方面定位出問題,都將影響企業整體的效率和效益,大家都很忙,就是看不到效益,當然也就談不上效率。企業在戰略導向上容易出的問題是,戰略方向錯誤和戰略方向不定。如果是戰略方向錯誤,整個南轅北轍,無論員工如何忙,也都是負效益和負效率;如果是戰略方向搖擺不定,忽左忽右,員工員很忙,但盡是重複勞動和無謂勞動,談何效率和效益。

  企業的戰略決定著企業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價值?企業發展的生命週期決定了企業發展過程必須不斷地進行戰略定位和戰略調整,企業每遇到發展瓶頸都需要戰略突破,行業競爭的規律導致企業必須適時地進行戰略轉型。如果戰略定位不準,戰略突破和戰略轉型沒有適時做到位,企業必然會出現瞎忙的狀況,忙而低效、忙而無效。尤其當行業成熟後,整個行業開始走下坡路時,無論員工多忙都會出現低效;即使企業所處行業正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如果企業自身的發展走向衰亡期,同樣會遇到員工忙而無效的狀況。如果企業處在戰略突破和戰略轉型的過程中而沒有實現真正的轉型時,同樣會出現員工忙而無效的狀況。企業發展初期,企業的戰略定位不清晰,左右搖擺,員工同樣得忙,但忙而無果,忙而無效。綜上,企業戰略出問題,會出現上下很忙,但忙而低效,忙而無效。

  破解辦法:制定戰略要慎重,修改戰略更要慎重。企業應結合自身的有效資源***排除泡沫資源***,制定正確、穩定、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戰略。

  化工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問題及對策

  集團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企業集團有效地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組建企業集團,實現規模效益,已成為現代企業的重要特徵之一。然而,當前我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依舊存在很多漏洞和問題亟需解決。

  ***一***集團管理者財務管理理念不夠全面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集團所面臨的財務管理環境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風險,機會成本、邊際成本、時間價值等財務管理理念逐步融入到企業決策過程中。然而,當前我國企業集團的管理者大多是技術型和生產型人才,財務管理知識更新較慢,財務管理理念不全面。一些企業集團的管理者在進行籌資時沒有在資本結構最優化的角度上考慮,只關注籌集資金的總額;在進行投資時也沒有測算風險報酬,忽視了對未來現金流量分析,只關注於企業投資收益的高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企業集團資源的浪費,加大了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降低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財務管理資訊系統不健全

  由於集團主營收入的類別較多,分佈較廣,因此財務結算的時效性成為薄弱環節,並缺乏有效的監督,不利於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發展。雖然集團公司所屬的各個子公司的資訊化起步較早,但由於並沒有進行統一的規劃,集團各個下屬機構財務軟體各不相同,集團總部難以通過對財務軟體子公司的財務資料進行及時的彙總和分析,需要財務核算人員對大量的業務單據進行整理後才能夠製作憑證,嚴重影響了財務資料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三***缺乏有效的財務監控措施

  我國大部分企業集團的財務監控側重於事後監控,事前和事中控制措施並不完善。事前控制缺乏預算,事中控制則流於形式,只是將年度利潤規劃做為監控依據,並沒有把計劃具體化。部分企業集團還存在這種現象,一些下屬機構的會計人員為了自身利益,在進行會計處理時沒有將會計法規及制度作為依據,只按本企業領導的意圖辦事,從而導致了集團財務管理混亂,會計資訊失真。尤其是當集團下屬企業法人代表具有較大的權利時,沒有有效的約束機制對其進行監督與約束,很容易造成資產的大量浪費與流失,不利於企業集團的持續經營與發展活動的開展。

  ***四***預算管理體系不完善

  預算管理是對企業投資、經營、財務等活動的未來情況進行預期並控制的管理行為及其制度安排,包括預算的編制,執行、分析與考核等過程。由於企業集團的層級建設比較複雜,部門繁多,部門之間協調不順暢現象較為突出,預算管理的理念難以在集團內部得到貫徹。加之我國一些企業集團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資訊傳遞效率低下,沒有單獨設定預算管理部門,預算管理活動也難以得到有效的開展,不利於預算管理作用的充分發揮。

  完善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現代企業集團大多是由多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組成的企業群體,因此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在保證集團利益的基礎上,既要發揮出集團的整體優勢,還要充分尊重子公司的法人地位,以增強其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制度的建立應以企業集團的利益目標為出發點和歸宿點,要涵蓋籌資,投資,使用、收入、分配等各方面的財務管理內容,同時還有建立起良好的財務報告制度。集團下屬分***子***公司應定期向集團總部報送財務會計報表,並及時向總部說明一些期後事項,或有負債等,確保提供的財務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以及合理性。

  ***二***加大財務監控力度

  強有力的財務監控可以及時發現企業日常經營中存在的問題,提醒並督促企業進行改正。加大財務監控力度,企業集團應在集團內部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委員會,定期或不定期對下屬公司進行財務審計,以及時發現並糾正下屬公司財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增強其內部控制意識,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總部也可以採取向下屬公司委派財務總監方式,實現對子公司的財務活動的直接監督。

  ***三***規範貨幣資金管理

  貨幣資金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的血液,因此必須加強對其的管理。為避免資金使用散亂現象出現,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企業集團應對貨幣資金實行集權式管理,實行“結算中心制”,成立內部結算中心或內部銀行,由集團公司財務部門集中進行集團內企業間的資金調撥,有利於資金使用效率的提高。為進一步規範貨幣資金管理,企業集團還應加強銀行賬戶管理,經母公司審批後子公司才可在銀行開戶,同時,所開賬戶必須由母公司財務部門統一管理,加強了對集團資金使用的控制與監管,有利於貨幣資金使用的規範化。

  ***四***推行全面預算管理

  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實施可以使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企業集團只有在明確目標的前提下,比較分析預算和實際預算的執行情況,才能夠總結出集團實際執行存在的問題,進而在下次預算編制時進行完善。企業集團在編制預算時應及時與下屬部門進行溝通,積極徵詢和採納下級的意見,爭取將所有的工作都編制在預算制度裡面,形成整個集團完整的預算體系,以提高子公司間的協調水平,進而獲取規模效益。為使全面預算管理在集團中得到貫徹實施,企業集團還應建立以全面預算管理為基礎的業績考核機制,在全面預算中納入財務方面業績指標和非財務方面的考核指標,確保預算編制的全面性和重要性。

  ***五***建立健全財務資訊系統

  為保證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必須對各子公司進行跟蹤監控,並不斷調整偏差。依託於日益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企業集團可建立大型的計算機網路系統,採用統一的財務與業務一體化的軟體,制定統一的資訊化建設標準,實現財務系統與其他各種系統的資訊整合和資料共享,在計算機網路上體現各子公司的資金流轉和預算執行等情況。通過財務資訊系統的建立與完善,母公司可隨時瞭解子公司的財務狀況,實現了對子公司的經營情況的實時監控,能夠及時發現並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了財務管理的效率與效果。

企業如何管理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