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活化石教學反思

  《活化石》一課以生動有趣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三種倖存的珍稀生物,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篇1

  在教學銀杏樹這種活化石時,我抓住了兩句重點句。一句在讀中讓學生體會銀杏樹長得慢這個物點。另一句是“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這個句子除了讓學生在讀在知道講述了銀杏樹的葉子很像扇子這一特點外,我還抓出了兩個語文知識點。第一個,這是一個比喻句,我讓學生模仿句子,進行打比方句子的訓練。第二個知識點是,在這個句子中,有兩個重疊量詞,分別是“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這是這篇課文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在這裡時,我進行了這樣的處理。讓學生讀讀上面兩個詞語,讓學生髮現有什麼物點,學生很快就找出來了。“片”和“把”字重疊了。我讓學生對比“一片葉子”和“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麼不同。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葉子”只有一片葉,“一片片葉子”就是有很多葉子。“一把扇子”就是隻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弄清了意思後,我讓學生給合課後“主讀讀寫寫”一題,做做“一塊塊 ”、“一條條 ”、“一棵棵 ”、“一隻只

  ”學生由於有了以前學過的數量詞作基礎,所以完成這幾個填空完成得很快。在此基礎上,我並沒有停止了訓練,而是讓學生在聯絡中積累運用。我讓他們再寫出兩個像這樣的詞語,是上面幾個詞中沒有用過的量詞。學生很積極、踴躍,有的寫了一個個麵包、有的寫了一張張白紙,有的寫了一群群鳥。學生在聯絡中學會了積累運用。

  篇2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學習這課時,我以學習前一課《太空生活趣事多》的學習方法,遷移到這課的學習上。在學習這課之前,先讓學生回顧上一課的學習方法:第一、找出課文講了幾件太空生活的趣事。第二,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件進行自學、交流。第三,在全班上,作交流彙報。然後,過渡,學習這課,我們同樣用這方法進行學習,找出課文介紹了幾種活化石,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進行自學。先在小組裡交流,再在班上交流彙報。讓學生從二年級開始,就開始學習怎樣去學習語文這一工具性學科。

  在這節課上,不足之處是,在一引些知識細節上未能及時糾正學生。如在做一些重疊詞的練習上,有一個同學寫個“一個個太陽”,老師只是一語帶過,“太多太陽了吧!”未有及時糾正學生這個詞是錯誤的。也如一個同學說到“一棵棵種子”,教師也未能糾正這裡該用“顆”不是“棵”。另外在讀的分量上,還不夠,應讓學生多讀進行感悟。在今後的教學上,我會注意在這些方面進行改進。

  篇3

  《活化石》一課以生動有趣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三種倖存的珍稀生物,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學生們學得興趣盎然。

  教學一開始,我先出示一張魚類化石的圖片,引出化石。然後從字面意義上了解什麼是活化石。在教學“銀杏樹”時,我抓住比喻句進行教學。“銀杏樹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我出示許多葉子的圖片,讓學生找出銀杏樹的葉子。既理解了銀杏樹樹葉的樣子,又結合理解詞語了“辨認”的意思,後我又指導學生模仿寫句,銀杏樹的葉子還像什麼?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樹葉在他們的腦海中變成了降落傘、小姑娘的裙子,秋天的掃帚。在理解了比喻句的寫法以後,我又讓學生對比“一片葉子”和“一片片葉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麼不同。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葉子”只有一片葉子,“一片片葉子”就是有很多葉子。“一把扇子”就是隻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而後進行朗讀指導,讀出了樹葉的美,樹葉的珍貴。

  接著,讓學生自己學習“大熊貓和中華鱘”,明白大熊貓的祖先是以食肉為生。中華鱘的特點是:大、重、少和怪。最後,在大家都瞭解了活化石的含義的時候,恰到好處地引出本課的情感目標,那就是我們要保護這些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