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開車有什麼小技巧

  下雨天氣會對路況產生非常大的變化,給很多出行的車友們帶來了諸多不便。那麼在雨季的時候開車我們要掌握哪些技巧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雨季開車小技巧

  1.避免遇見積水左閃右避

  行車中見到積水就左閃右避,或者馬上踩剎車放慢速度,這是一般人的通病。這兩種方法都非常危險。容易造成對向車道車輛無法判明你的意圖發生碰撞或後車追尾的事故發生。

  2.車速請勿過快,注意行人和其他車輛

  積水中通行,不要因為過快的車速將積水飛濺到路人身上或過往車輛上面,這種不文明的駕駛行為,希望車友們能夠杜絕。積水較深時,應在探明水深的前提下,應該等對面車輛過完之後再通行,否則車輛經過形成的波浪很容易造成發動機故障。

  3.對於固定物的確認

  水中行車,視線很容易受到水流的干擾,眼睛找一處固定物作為目標,盯著水面很容易造成視線干擾,使方向迷失。

  4.保持足夠動力,涉水保持勻速

  車輛在進入水中前應該選擇合適的檔位通行,在水中保持勻速通行,不可在水中油門忽高忽低。保證通過的一氣呵成,如車輛在水中打滑等,不要勉強通過,在保持發動機不熄火的情況下,求助他人協助。

  5.清除雜物,剎車應該注意排水

  車輛在涉水後,各個部位上會附著上雜草等物,應該及時清理,以防發動機溫度過高或因附著物損壞機件。當車子過完水後,制動系統可能會暫時減弱,在保持安全行車距離的同時,可以輕踩剎車讓剎車鼓中的水分儘快蒸發。

  6.判明路況,小心陷車

  由於雨水對泥土的沖刷,會導致路基變軟。一不小心很容易造成車輛陷車的現象發生。在雨後行車時,一定要判明路況,在不熟悉的、路況不太好的路段,儘量選擇往中間行駛。

  7.雨季駕駛,車速不要過快

  雨中駕駛,視線會變得很差,在加上雨水的作用導致路面比較溼滑。行車時應該開啟雙閃警示燈保持與前車的安全距離,儘量不要超車。

  雨季開車注意事項

  1.保持良好的視野

  雨天開車上路除了謹慎駕駛以外,要及時開啟雨刷器,天氣昏暗時還應開啟近光燈和防霧燈。如果前擋風玻璃有霜氣,則需開冷氣,並將冷氣吹向前擋風玻璃;如果後擋風玻璃有霜氣,則要開啟後擋風玻璃加熱器,儘快消除霜氣,以免看不清後面的車輛。

  2.防止行車中撞人

  由於雨中的行人撐傘,騎車人穿雨披,他們的視線、聽覺、反應等受到限制,有時還為了趕路、爭搶換車橫穿猛拐,往往是車輛臨近時驚慌失措而滑倒,使司機措手不及。遇到這種情況時,司機應減速慢行多鳴笛,耐心避讓,必要時可選擇安全地點停車,切不可急躁地與行人和自行車搶行,防止撞倒行人。

  3.防止涉水陷車

  當車經過有積水或者立交橋下、深槽隧道等有大水漫溢的路面時,首先是停車檢視積水的深度,最簡單的方法是水深不能超過排氣管的高度,如果超了,應選擇其他路線繞行;如水深只淹沒少半個輪胎,可以掛一擋,穩住油門,低速直行,一氣通過,切不可中途停車、換擋或急轉方向,防止因操作失誤而導致車輛熄火、發動機損壞。

  4.防止車輪側滑

  雨中行車時,路面上的雨水與輪胎之間形成“潤滑劑”,使汽車的制動性變差,容易產生側滑。因此,司機要雙手平衡握住方向盤,保持直線和低速行駛,需要轉彎時,應當緩踩剎車,以防輪胎抱死而造成車輛側滑。如果是前輪側滑,應當將方向朝側滑的相反方向糾正;如果是後輪側滑,要將方向朝側滑的一側糾正,切不可打反方向。

  5.低速擋緩慢行駛

  有經驗的司機都知道,無論道路的寬窄、路面狀況好壞,雨中開車儘量使用二或三擋、不超過30公里或40公里的時速,隨時注意觀察前後車輛與自己車的距離,提前做好採取各種應急措施的心理準備。如需停車時,儘量提前100米左右減速、輕點剎車,使後面來車有足夠的應急準備時間,避免由於剎車過急造成碰撞或者追尾。

  6.不宜加速超車

  雨中行車,要隨時注意前車的行駛速度和方向,絕不可因前車速度慢而加速超車。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由於各車道的車速相對較高,司機的視角變窄,加上路面溼滑,強行越線超車時,稍動方向就很容易造成車輪打滑,極易造成與其他車輛發生刮蹭,引發車輛側翻等意外事故。

  7.車陷泥坑的自救方法

  下雨天或在鄉間土路上行車時,經常遇到車輪陷入泥坑的情況。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可以掛上一擋或倒擋,試探性地緩踩油門,當汽車能前行或者後退時,要保持加速踏板位置不變,低速開出泥濘路段。如果汽車無法前後移動,可以在驅動輪前後墊石塊、磚頭、木板或樹枝等,以增加車輪與地面的附著力,使汽車平穩開出泥坑。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