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宮博物館簡介

  南越王宮博物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四路,保護面積約5.3萬平方米,是廣東省唯一一處被列入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保護的大遺址專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南越王宮博物館,希望能幫到你。

  

  南越王宮博物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四路,保護面積約5.3萬平方米,是廣東省唯一一處被列入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保護的大遺址專案。

  遺址於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南越王宮博物館位於北京路與中山四路交界處,是西漢時期南越國的宮殿御苑所在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這裡,您將看到:

  兩千年前的南越國御花園,保留有石池、曲渠、平橋、步石、迴廊等遺蹟,體現了先進的園林設計理念和造園要素,是目前國內保留最完好、時代最早的御苑遺蹟。

  首次開放面積上萬平方米的考古發掘現場,觀眾可以在這裡看到發掘的過程,瞭解出土標本撿選、拼對、修復、拓片、繪圖等一系列資料整理的程式,在國內考古界尚屬罕見。

  博物館內保留有從秦代到民國的十三朝遺蹟,如一部反映廣州城市建設的實物史書,被譽為“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精華所在”,是瞭解廣州城市發展的重要視窗。

  博物館展示的內容是2000年前的南越國王宮御苑遺蹟、遺物,並設有錄影和導覽系統,幫助觀眾瞭解考古發掘的情形,觀賞珍貴的出土文物,還可以親臨考古現場感受歷史資訊。

  南越王宮博物館旅遊景區

  遺址保護主樓

  可看文物現場挖掘一進博物館就是曲流石渠遺址保護主樓,觀眾首先看到的就是兩千年前南越王的皇家花園遺址。之後升上地面***二樓***,將欣賞到復原後的整個園林真實模樣。看完南越國一號宮殿後,觀眾會往左手邊走,途經南越國二號宮殿的現場模擬展示區,可看到考古人員現場挖掘清理文物的情況。

  南國磚井

  展示廣州水井文化

  出來後,觀眾將沿著一千年前南漢國的宮殿走廊,步入博物館的主體陳列展示區。在這過程中,會有一個“南國磚井”的建築,裡面有一個專門的廣州水井文化展示,名字叫“飲水思源”。

  陳列展示樓

  大量寶貝就藏在這“在後面一棟陳列展示樓裡,則主要展示三大部分——《走進南越王宮》、《步入南漢興王府》和《名城廣州兩千年》”,據介紹,每一處展覽,都會通過聲、光、電等形式,結合大量文物、圖片,來加深觀眾對遺址的直觀瞭解。如在《走進南越王宮》展示中,就會陳列出“萬歲”瓦當、“蕃”字池壁等磚瓦木石實物。

  南越王宮博物館歷史文化

  南越王宮遺址

  1995、1997年在這裡先後進行兩次考古發掘,發現了南越國宮署御苑中的大型石構水池和曲流石渠。石水池砌築講究池壁為斜坡狀,用砂岩石板呈密縫冰裂紋狀鋪砌,與西方古建築手法異曲同工。池中出土八稜石柱、石欄杆、石門楣等建築構件,為國內首見。曲流石渠蜿蜒曲折長愈150米。兩壁用砂岩石塊砌築,渠底用砂岩石板鋪砌,其上再鋪一層灰黑色河卵石,黃白色的大河卵石呈"之"字型點綴其中。曲渠至東南端突然低下1.5米,形成一個彎月形小水池。這些園林水景設計之獨特,構築至精巧,規模之巨集大,令人讚歎不已。在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帶"萬歲"文字的瓦當,圖案精美規格各異的印花磚,一狗熊面部為裝飾的空心印花磚,奇特的帶釘瓦,都是別具一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越王宮遺址之下層為秦 造船遺址。在王宮遺址之上又有東漢至民國的各朝代歷史遺蹟。它們猶如一部無字的史書,向人們訴說這裡是廣州城市以此為中心向外擴充套件變遷的歷史。

  考古價值

  這處遺址先後兩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指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中國宮苑例項,對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特別是古代廣州***、古代建築史和古代工藝史有極重要價值,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精華所在。遺址已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繼續進行考古發掘,研究和展示階段性考古成果,制定、保護和利用的規劃,目標是建設成大型的遺址博物館。

  北京時間2011年10月21日訊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幾天前,世界歷史遺址基金會公佈了“2012年世界遺址觀察名單”,入選遺址共67座,其中包括越南下龍灣、祕魯納斯卡線、中國南越王宮、土耳其朗姆孤兒院以及波蘭聖帕拉斯科娃大教堂。這份名單每兩年公佈一次,旨在提高人們對由於自然、社會、政治和經濟原因而處在危險中的文化遺址的關注。

 
 看了南越王宮博物館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