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抗戰主題黑板報

  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歷史轉折點。這一勝利,顯示了處於進步時代的中國民族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讓我們來做黑板報來紀念抗戰勝利紀念日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生抗戰題材黑板報的圖片和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小學生抗戰題材黑板報資料推薦:羅盛教的英雄事蹟

  羅盛教,湖南省新化縣相子村人,1931年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裡,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志願軍47軍第141偵察隊文書。他高舉起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旗幟,昂首挺胸踏上了朝鮮的土地,一直向南急行軍,迎接戰火的洗禮。當年,他參加了陣地防禦作戰。

  8月的一天,羅盛教與炊事班的同志到陣地送飯回來,美軍發射的炮彈越過頭頂,落在南映裡和平村莊的土地上,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炮聲過後,羅盛教聽到遠處傳來孩子的哭聲。他冒著美軍飛機的掃射轟炸,翻越一座山循哭聲而去,在一個防空洞旁邊,發現一個小孩子,正撲在一名婦女的胸脯上,邊哭邊叫著“阿媽妮”。那個孩子的身上、臉上、手上沾滿了鮮紅的血。母親手裡緊緊握住小鋤把,背上的嬰兒已經被炸得只剩下半截身子了。羅盛教有生以來第一次目睹如此悲慘的景象,他臉色鐵青,緊握拳頭。此時,美軍扔下的炮彈還在爆炸。他不顧一切,把孩子抱起來,交給附近的一位朝鮮老大爺。爾後,他回去安葬了那位朝鮮母親和她的孩子。晚上,羅盛教躺在床上,怎麼也不能入睡……夜已經很深了,他開啟手電筒,翻開日記本,寫了一首詩。詩中寫道:當我被侵略者的子彈打中以後,希望你不要在我的身體面前停留,應當繼續前進,為千萬朝鮮人民和犧牲的同志報仇……

  小學生抗戰題材黑板報圖片展示:

  小學生抗戰題材黑板報圖(一)

  小學生抗戰題材黑板報圖(二)

  小學生抗戰題材黑板報圖(三)

  1952年1月,朝鮮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裡風雪瀰漫,氣溫降到零下2攝氏度以下。2日,一位朝鮮少年崔瑩在櫟沼河上滑冰,不慎摔倒,壓破冰層,掉進2.7米深的冰窟窿裡,一瞬間就沒了頂。剛剛投彈訓練歸來的羅盛教見此情景,像接到戰鬥命令,毫不猶豫地衝上去。他邊跑邊脫掉棉衣,縱身跳進冰洞,潛入水底尋人。在剌骨的冰水中,羅盛教一連兩次沉入水底,摸到崔瑩,幾次用力把他托出水面,只因冰洞四周的冰層太薄,崔瑩無法爬上去,又塌進冰水中。羅盛教第三次潛入水底摸住崔瑩,雙腳蹬著河底的碎石,使出最後一點力氣,用頭將崔瑩頂出水面,戰友趕來協助救出。崔瑩得救了,羅盛教卻被衝到遠處的冰層下,再也沒有出來。

  羅盛教冰下救崔瑩的訊息傳出後,石田裡20多戶群眾像失去親人一樣痛哭不已,他們用朝鮮人民最隆重的葬禮安葬了羅盛教。勞動黨裡委員長指著冰封的櫟沼河,聲音顫抖地說:“在這條河裡,志願軍為救我們的一個孩子獻出最寶貴的生命;也在這條河裡,美國侵略者用我們親人的鮮血染紅了河水。鄉親們,讓我們世世代代都記住羅盛教的名字吧!”

  1952年2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給羅盛教追記特等功,追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愛民模範”稱號。同年4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追授他為“模範青年團員”。1953年6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他一級國旗勳章、一級戰士榮譽勳章。朝鮮政府和人民為了永遠紀念羅盛教,將石田裡改名為“羅盛教村”,將櫟沼河改名為“羅盛教河”,將安葬烈士的佛體洞山改名為“羅盛教山”,山上修建了“羅盛教亭”和羅盛教紀念碑,碑上刻著金日成首相的親筆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

  看過小學生抗戰題材黑板報也看了以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