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結腸炎按摩什麼穴位好

  穴位按摩歷史源遠流長,不僅有助於身體護理,更是能對一些病症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所以,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結腸炎按摩的穴位,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結腸炎按摩的穴位

  1、結腸炎按摩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下約10釐米處。先用保健錘對足三裡穴進行敲打,先敲打150下;然後用拇指按壓100下。每天早晚各按壓1次。足三裡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敲打、按摩此穴可以起到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等作用,對慢性腹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2、結腸炎按摩湧泉穴

  湧泉穴為足少陰腎經的起始穴。敲打、按摩此穴可以起到疏通經絡、養心安神、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湧泉穴位於足底凹陷處。

  3、結腸炎按摩太溪穴

  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用雙手手指指腹端,按揉足部的太溪約1分鐘。按摩太溪穴能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4、結腸炎按摩大腸俞穴

  位於背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腰部的大腸俞約2分鐘。理氣降逆、調和腸胃。

  5、結腸炎按摩手三裡

  取穴:位於前臂、手肘彎曲處向前3指,在陽溪與曲池連線上,用手按就痛之處。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按壓手臂的手三里約2分鐘。

  功效:通經活絡、清熱明目、調理腸胃。

  6、結腸炎按摩大巨穴

  取穴:位於下腹部,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四等分,從肚臍往下四分之三點的左右2寸處。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約2分鐘。

  功效:消食化滯、健脾理氣。

  7、結腸炎按摩內關穴

  取穴:位於腕部橫紋上兩橫指處。

  方法:拇指指端螺紋面輕輕按揉手臂的內關約1分鐘。

  功效:寧心安神,理氣止痛。

  8、結腸炎按摩天樞穴

  取穴:位於中腹部,肚臍向左右2寸處。

  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天樞2分鐘,以有酸脹感為宜。

  功效:行氣解鬱、和胃降逆。

  9、結腸炎按摩小腸俞穴

  取穴:位於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處,與第一後骶骨孔相平。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壓骶部的小腸俞。

  功效:清熱利溼、和中止瀉。

  結腸炎的症狀

  結腸炎患者常以腹瀉、粘液濃血便、腹痛裡急後重感為主要症狀。

  輕度型:最多見、起病慢、病狀輕、輕度腹瀉,每天少於4次,並於便祕交替,便中不含或僅有少量血液粘液無全身症狀,病變多侷限在直腸或乙狀結腸,血況正常。

  中度型:介於輕度與重度之間,腹瀉每天少於4次,並有輕度全身症狀。

  重度型:有發熱、倦怠、消瘦、貧血等全身表現,腹瀉每天多於6次,血便或粘液膿血便。

  暴發型:很少見。臨床表現為病情迅速惡化,伴有腹瀉、腹部壓痛和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白細胞數增多,易併發腸穿孔。

  結腸炎飲食注意事項

  1、不宜吃油膩食物:潰瘍性結腸炎的腹瀉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嚴重者伴有脂肪瀉。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應採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調方法。對伴有脂肪瀉者,可採用中鏈脂肪酸油脂,如椰子油。

  2、應慎吃海鮮:中醫將海鮮列為“發物”是有一定道理的,海產品中的蛋白質不同於我們經常吃的食物中的蛋白質,某些異種蛋白質易引起過敏,加重炎症反應,所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一定要慎重食用海鮮。疾病活動期也不建議喝牛奶及乳製品。

  3、忌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對胃腸道造成不良刺激。因此,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應禁忌辣椒、芥末、酒等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大蒜、生薑、生蔥。也不要食用過冷、過熱的食物。夏天尤其要避免食用冷飲和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食物。

  4、應少吃粗纖維食物:忌選粗纖維的食物和加工粗糙的食品。因為大量的粗纖維食物會刺激腸道,並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對原本就營養不良的患者而言更會加重病情。所以,應儘量限制食物纖維,如韭菜、芹菜、白薯、蘿蔔、粗雜糧、幹豆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