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的病因與相關危害

  肝腹水又叫肝硬化腹水,是一個比較麻煩的疾病。肝腹水的病因是什麼呢?肝腹水有哪些危害?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肝腹水的相關內容。

  肝腹水的病因

  ①營養狀況較差,精神不振,消瘦乏力,肝硬化腹水晚期重症者衰弱而臥床不起。面板乾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常有貧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發性神經炎及浮腫等。

  ②肝腹水晚期小量腹水時通常沒有明顯外觀改變,但大量腹水可引起腹部膨隆和不適,出現呼吸短促,醫生叩診時腹部呈濁音。

  伴有急性腹膜炎時則腹肌緊張,有壓痛、反跳痛,且腹式呼吸減弱消失;當炎性腹水腹內有黏連時,雖有大量腹水,腹部膨隆,但可無明顯移動性濁音兩側移動性濁音不相對稱;在女性患者須與巨大卵巢囊腫相鑑別,後者常以下腹膨隆為主,中下腹叩診濁音,而兩側叩診為鼓音;腹腔腫瘤所致腹水時腹部可見侷限性隆起觸及腫塊。

  ③伴有門靜脈高壓時可見腹壁靜脈曲張。有不規則低熱;門脈血栓形成內膜炎;肝癌肝臟解毒功能減退腸道吸收的毒素進入體迴圈;繼發性感染等。

  肝腹水的危害

  1、肝腹水形成後由於液體大量滲入腹腔,使血液濃縮,有效迴圈血容量減少,血液黏制度增大,血流緩慢,可引起低血壓或休克,是肝臟血流量減少,加劇肝臟缺血缺氧,加劇肝細胞壞死。這是肝腹水的危害之一。

  2、腹腔內積液,有利於細菌生長,特別是進行腹腔穿刺或放腹水時,更易引起繼發感染,可引起繼發性或原發性腹膜炎。這也是肝腹水的危害。

  3、腹腔大量積液,使腹壓增高。

  4、白蛋白和電解質大量隨腹水進入腹腔,使血漿蛋白和電解質降低,引起低蛋白血癥和低鈉、低鉀、低鈣、低鎂等血癥,使血漿膠體和晶體滲透壓降低,又促進腹水的形成,結果形成惡性迴圈,是肝性腦病發生的重要原因。這也是肝腹水的危害。

  5、由於血液濃縮,血液緩慢,血液凝集性增高,可促進DIC形成。

  肝腹水患者的飲食原則

  1、適當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入

  因為脂肪的消化要靠肝臟分泌膽汁來幫助,脂肪攝入後的分解、利用又主要在肝臟進行。因此,攝入脂肪過多,不僅增加肝臟負擔,還可因進入肝細胞的脂肪來不及分解,而引起肝臟脂肪浸潤,從而加重肝臟損害。建議每日供給脂肪量可控制在4.0~5.0g左右,限制過嚴會影響食慾。嚴格禁食含酒精的飲料。

  2、低鹽飲食

  伴有腹水或浮腫的患者,要給予少鹽或無鹽飲食。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可使水在體內儲留。一般在限鹽的同時還需適當限制飲水量。但由於肝硬化產生腹水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肝功能減退,肝臟製造白蛋白的能力不佳,使血漿中白蛋白濃度減退而引起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因此,對肝硬化患者來說,限制水、鈉是比較消極的辦法。只有增加食慾,加強消化、吸收能力,增加患者蛋白質的攝入和吸收,才是飲食治療中最重要的一步。

  3、飲食多樣化

  由於肝硬化患者的食慾和消化能力都較差,因此,飲食應儘可能多樣化,且要新鮮、味美,以刺激食慾,增進消化。慎食某些辛辣食物***包括蔥、蒜等***、生硬食物和含植物纖維素較多的蔬菜等也應慎用,因為有刺激或渣滓過多的食物可引起曲張的食管靜脈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