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的價值體系有哪些

  高校的美術教育,在注重本民族美術文化融入教育體系的同時,還要加強國際間的文化教育的交流,不斷促進在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美術教育的智力價值體系

  ***一***強化知識獲取與資訊交流人類的交流與資訊傳播的方式主要有口傳心授、文字記錄和圖式表達,其中圖式表達可超越時空限制,是獲取知識和資訊交流的極其重要的方式。視覺文化在現代全息儲存技術及資訊傳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改善思維模式人類文明的成果既是理性思考和研究的成果,也是感知和思維的結果,形象與其他多種感覺品質是形成概念和理解概念的共同基礎。阿姆海恩依據格式塔心理學――事物都是完形完整的,整體優於區域性存在,事物的性質由整體決定――的觀點,提出的“視覺思維”這一概念,強調了形象認識的價值,他高度評價了視覺藝術的地位和作用,並將視覺、語言、邏輯***哲學***並稱人類發展的三大中心知識。

  美術教育的技術價值體系

  美術的技術價值體系的核心是利用造型語言對客觀事物和內心情感進行真實表達,技術本身包括表達與表現的技巧、技法等。高等學校實施美術教育的意義在於使當代大學生了解和掌握美術語言以及美術語言的邏輯構成,形成具有實踐意義的表現技術體系。

  ***一***再現性造型技術以美術的方式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與表達,再現是基礎。再現性技術應用領域極其廣泛,幾乎涵蓋所有學科,具體的應用形態有地形地貌圖、氣象圖、交通圖、建築結構圖、工程製圖等。美術作品中的再現性藝術多指具象的藝術造型,這其實是一種藝術語言掌握和運用的方式方法。再現性技術核心是大體比例和主要特徵,這種技術的學習主要藉助於美術基礎造型能力的訓練。

  ***二***表現性造型技術再現性藝術之外,還有從造型語言邏輯上考量較為抽象的表現性藝術。美術中的表現性藝術以再現性技術為基礎,更加強調造型語言和造型形式的現代性、藝術語言的跳躍性、造型材料的時代性、美術媒介的適用性。再現性造型技術的核心是洞悉事物的本質特徵,強調認識的主觀性和表達的情意性。尹少淳的總結是:對形體表現張力的體驗與理解;對物體之間及其與人之間的同構性的體驗;瞭解色彩的主管特徵及其象徵意義;掌握一般誇張和省略的方法。

  美術教育的創新創造價值體系

  創新和創造的關鍵要素在於突破成規,美術教育具有重創造、重創新、重個性的品質。馬蒂斯曾說,美術創造是“對人的精神所把握的世界觀增加了一種新形式”。馬克思將“創造性”和“自由活動”視為等價因素,創造是一種真正追求自由的活動。美術教育能有效地改變學校強調規範和邏輯絕對性、結果唯一正確性、教學形式強制性的局面,對學生創新創造意識和能力培養都大有裨益。

  ***一***多維性的認識觀在對事物發展情態的把握中,邏輯思維固然重要,直覺思維的作用也絕對不可小視。胡適提倡“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治學方法,大膽假設靠直覺思維,小心求證靠邏輯思維。

  直覺思維所表現出的非邏輯性、思維過程的中斷性和智力影象性三個特徵中,智力影象性特徵更多地強調視覺媒介的優勢,這正是直覺思維對創造意識、創新精神培養的意義所在。美術教育中包含了對事物的多維認識,包括形象、形狀、色彩、材質、技術等,為培養多維性的認識觀奠定了基礎。

  ***二***培養創造技能人的創新與創作活動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構思、設計、實踐、創新這一完整鏈條中,包含著具體的製作技術與製作工藝,換言之,就是落實構思設計的實際操作技巧,包括適合表現主題構思的材料選擇、適合材料製作的加工技術、造型語言與表達方式的提煉、表現形式的修正、完善與改進等,這裡具有重要的技能因素。美術教育給學生的更多的是體驗,是在技能訓練中的創新與創造。

  ***三***充分發揮隱性美術教育的作用隱性教育是針對於顯性教育而言的“環境育人”。高等學校所營造的文化氛圍中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通過不同場合懸掛、裝飾、設定一些高雅、勵志、哲理的視覺藝術作品,提高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激發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的意識。

  充分發揮美術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結合的教育,美術課堂教學是實施美術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課堂教學內容中蘊涵著大量有待開發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美術教育課程常把表現技能與表現技巧作為教學重點與美術教育的價值目標吻合度不夠。美術教育重要的是理解美術的社會文化背景、技術條件、表現技法與表達方式、創作思想與表現主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