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市童德昭書法作品

  童德昭先生是我國當代自知名書法家,書法作品被中南海等國內外多家收藏單位和私家收藏。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童德昭個人簡介

  童德昭, 男,漢族,湖北麻城人,1962年3月生,在職碩士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學位,1981年9月參加工作,199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現任政協湖北省黃岡市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

  書法作品入展中國書協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展,第三、四、八屆中青展,首屆正書展,首屆青年展,首屆大字展,首屆中國書協會員優秀作品展;獲文化部全國第十二屆文藝"群星獎",賽克勒杯國際文化交流第二屆書法大賽銀獎,全國第二屆漢字硬筆書法大賽、全國第二屆青少年神龍書法大賽、屈原杯海內外書法大賽金獎等多個獎項;列入《中國書法藝術大成》等多部典集,刻入常德詩牆等多處碑林,被中南海等國內外多家收藏單位和私家收藏。

  古人的書法也是大量練字嗎?

  我覺得,作為我們遠離古代的人,學習書法的時候,還是要儘可能搜尋和還原遠古的人們是怎麼玩書法的,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儘可能的把我們的狀態、工具、材料以及方法更加接近那種本真的境界,也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極可能的弄對了近乎被割斷的脈絡。

  就拿練習書法來說吧,今天我們提倡夜以繼日的刻苦練習、挑燈夜戰。也曾見一些為了衝刺國展的選手筆成冢墨成池廢紙三千。也曾有人為了衝刺國展拼了命寫字而一命嗚呼。。。

  這些現象,不禁讓我思考:古人也這麼練字嗎?我們今天流傳的王羲之墨池、智永筆冢的故事可靠嗎?是不是曾鞏忽悠我們呢?

  如果從一些條件來分析的話,應該有如下疑惑:

  第一,古人哪來那麼多紙張練習?

  第二,古人又不是職業書法家,哪來那麼多時間寫字?

  第三、古人書法家基本都是官員,他們莫非整天不幹別的事兒?一個縣長要身兼公安局長、檢察長、信訪局長、衛生局長。。。。他哪有這麼多的精力呢?

  第四、古人沒有日光燈,晚上咋寫?

  第五、古人以讀書取士,並不是如傳說中的書法取士啊,是否後來人把古人讀書的事例誇張挪用到了書法練習上來?

  而我們今天幾乎拼卻了所有的時間練習書法,卻離古人很遠,這是否在方法上有了問題呢?我們懷疑過練習書法的方法嗎?

  我一直懷疑古人練習書法的方法和我們現在不一樣!

  曾經見過一本《魏晉書法殘紙》的書籍,上面有兩頁殘紙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張反正面都有字跡的紙片。這張製片讓我浮想聯翩----

  第一,紙片的內容是“臣繇言。。。”,啊???!!!這似乎是鍾繇《宣示表》的內容吧!這說明這個紙片極有可能是古人練習書法的殘片,是個臨摹練習紙。

  第二,反正面都有字跡,說明古人很珍惜用紙。也有可能是古代紙張資源不多,沒有大量的紙張和成本練習書法***寫字***。

  第三,臨摹的不是很象。是初學者?還是古人本來就沒有把“形似”作為臨摹的終極目的?

  回憶一下我們今天能夠見到的古人墨跡和碑刻,好像沒有什麼古人臨摹古人很“形似”的作品。比如歐陽詢、褚遂良他們臨寫的《蘭亭序》和比較靠近王羲之原作的馮摹本也不是很“形似”,按理說憑這二位的本領,臨摹的形神兼備不是難事***大家別跟我抬槓,說歐、褚的《蘭亭序》比馮的更像啊,我不喜歡抬槓,我也不想來個蘭亭論辯。***。王鐸這位終身“擬古”的高手臨摹的《聖教序》***他沒見過老馮的《蘭亭序》***也不是很像,而他臨摹的《閣貼》也基本都是創作意味的“意臨”。據傳說米芾臨摹很精準,形神畢肖,連《快雪時晴帖》據說都是這位同志乾的,可沒有證據,也沒有原作比較是否很像。

  這裡,我膽大妄為的揣摩----古人為什麼臨摹不是很像呢?他們不以“形似”為目的嗎?他們是怎麼練字的呢?見一斑而窺全豹,依據這個原理,在沒有大量資料和證據的情況下***其實我也沒有那個能力考據考證,沒念過書,也不會做這些。***我就喜歡憑藉僅有的資料大膽妄想、大膽推理----

  我一直懷疑古人練字、寫字有一種“手操”!這是我發明的一個概念,就是依據“筆法---手勢”這個原理想出來的。筆法,我認為就是寫字的方法,寫字的方法就是“手”***臂、肘、肩、腰一連串的肌體動作***的姿勢,手勢是形成筆畫形狀的動作。任何一個筆畫形狀都不是憑空想出來的,都是書寫的時候手臂、手指、手腕特有的生理特徵和曲線造成的,違背了這個生理特徵就是彆扭的線形。

  依據這個原理,加上對於零星破碎的資料推斷,古人練字不一定量很大,而是他們有一種“手操”,這種手操,我覺得就是手腕、手指、手臂如何書寫的規範動作,也就是書寫某個筆畫的技術要領。

  於是我似乎想明白了----只要按照手操的技術要領來書寫某個筆畫,儘管“形”可能不是很像,但是這個筆畫是符合技術規範的,這個技術規範不就是“筆法”嗎?!

  那麼,掌握一個技術規範***手操***,不是遠比記住一個“固定的筆畫形狀”更靈活、更具有多樣操作性嗎?這就如同散打,記住一個招式的技擊要領,不是比記住一個招式的形體形狀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更靠近核心的本質嗎!

  那麼,我上述的推理還有依據嗎?這些手操是否失傳了?為啥古人的書論似乎沒有記載和說明呢?

  我們想一下,用文字描述怎麼使用筷子吃飯,那將會寫一本書都描述不完。動作是很難用文字來表述的,古人又沒有視訊技術。就連個執筆圖都畫的似是而非,讓我們後人妄加猜想考證,何況“手勢”、“手操”這麼精微的動作呢。

  其實,我們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又很熟悉的理念,是啥呢?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其實就是「永」這個字的八個筆畫,代表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分別是「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劃.一般來講,永字八法是說的楷書,那麼我們也不要僅僅把眼光侷限在楷書上面。既然,永字八法可以看作是書法的“筆訣”,無論是楷書還是行書草書篆隸書,都是有一定的用筆法則和技術規範要領的。

  下面我們看看古人是如何論書永字八法的:

  ***1***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2***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3***豎為弩***用力也***;***4***鉤為趯 ***跳貌,與躍同***;***5***提為策***如策馬之用鞭***;***6***撇為掠***如用篦之掠發***;***7***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8***捺為磔***磔音哲,裂牲為磔,筆鋒開張也***。

  這一段論述雖然簡單,但是大致說出了書寫時候的發力方向、手勢趨向、書寫技巧。古人喜歡用形象比如,語言簡潔。我們今天因為不太通曉訓詁學,很容易導致對古人文詞的誤讀。

  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歷代以下,書者工於筆法之妙。其名世者,如魏晉之鐘繇、王羲之,唐之歐***陽詢***、虞***世南***、柳***公權***、顏***真卿***之輩,亦各家有書,所傳之,惜乎淪沒日久,真跡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傳在世。”

  這裡提到的《三昧歌》,我猜想,這是不是就是“手操”的內功心法呢?和傳說中的《九陰真經》類似吧。。。

  《法書苑》:“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