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黑板報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聽起來很深奧,它就體現在社會成員的具體行為中.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國家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就,經濟總量已雄居世界第三,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國社會結構轉型,體制轉軌都已步入關鍵時期,工業化發展進入起飛階段,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經濟成份越來越多樣化、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關係日趨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不斷增強,社會思想空前活躍,人們的價值觀也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在國內社會轉型引起人們價值觀念和思想意識發生多樣化,既有積極向上、科學正確、崇尚文明的主流思想,也有過時陳舊的封建殘餘思想依然存在,還沒有從根本上清除,所以在特定的條件、環境下還會沉渣泛起,崇拜皇權的思想、等級社會的殘餘、職業歧視、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低階庸俗的思想、資本主義高度自由主義也依然存在。

  國際上,隨著各國間文化開放和交流的頻繁,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和相互激盪十分突出,不同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之間的意識形態鬥爭十分複雜,也非常尖銳,而且具有長期性。價值觀念面臨全球化的挑戰,西方分化瓦解從未停止,人權鬥爭愈演愈烈,文化軟實力的競爭日趨激烈,利用民族、宗教問題鬥爭日漸強化。中國威脅論、中國無用論、中國崩潰論、中國不確定論等西方思潮時刻仇視我國發展壯大。在這種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時代背景下,我黨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有時代性和重大意義的,標誌著我黨對思想文化建設的認識更到位、規劃更全面、任務把握更準確。為此在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重大命題和戰略任務,並將其作為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任務。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部分裡又一次提到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是時代要求,社會發展的必然。

  核心價值體系,也就是在一個多元社會中往往存在多種價值體系,其中與該社會制度的性質相適應的占主導地位、起統領作用的價值觀念體系就是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國家社會思想文化體系的核心部分,它決定著社會意識的本質和方向。是否形成明確的核心價值觀體系,是表明一個政黨,走向成熟的標誌。所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意識形態的本質和要求。我國目前的價值觀多元性非常凸現,所以要有一個主流的價值觀占主導地位,才能使我國的思想領域有一個更高的認識。

  二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鑄牢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價值觀的變化也是在不斷進行的,從傳統到現代化的觀念變化,舊的價值觀被批判,新的還沒有出來或者還沒被人們接受,所以出現價值觀的迷失,出現了黑白顛倒混亂狀態。所以儘快用新型的價值觀取代舊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迫在眉睫。只有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更好地統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

  三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實現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精神紐帶。價值觀是一個民族精神重要內容的支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民族精神,只有建設好科學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並貫穿於社會發展的各行各業,才能實現我國社會和諧發展,實現民族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