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冬季養生容易陷入哪些誤區

  冬季,是指我國農曆10、11、12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共6個節氣。冬季,天寒地冷,萬物凋零,一派蕭條零落的景象。對此,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冬季養生僅防寒保暖就可以了嗎?冬季養生應特別注意什麼?如何過一個健康溫暖的冬季?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女性冬季養生的誤區

  1.戴口罩可以抵擋住寒氣

  鼻黏膜裡有豐富的血管和海綿狀血管網,血液迴圈十分旺盛,當冷空氣經鼻腔吸入肺部時,一般已接近體溫。所以無需戴口罩擋寒,而且人體的耐寒能力應通過鍛鍊來增強,若依賴戴口罩防冷反而使身體變得嬌氣,更容易患感冒。對於抵抗力差的女性,外出為防寒保暖可以戴圍巾、手套,穿暖和一些的鞋子或墊個厚點的鞋墊,這些都比戴口罩擋寒更健康和實用。

  2.矇頭睡覺感覺比較暖和

  有些人習慣把頭蒙在被窩裡睡覺,感覺上暫時可能會暖和些,但被窩裡的氧氣會越來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潔氣體卻越積越多,所以矇頭大睡以後,你經常會感到昏昏沉沉的,全身疲乏無力。

  3.用熱水洗臉會讓自己感覺溫暖一些

  女性一般比較怕冷,習慣於冬季用熱水洗臉,但熱脹冷縮的原理你一定學過,人體的面板也遵循著這個原理。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氣刺激下,汗腺和毛細血管都呈收縮狀態,當遇上熱水時會迅速擴張,但熱量散發後,又恢復低溫時的狀態。毛細血管這樣一張一縮,容易使人感覺面部面板緊繃乾燥,還會使面板容易產生你最怕看到的皺紋。因此,正確的方法是最好能用冷熱水交替洗臉,這可以逐漸加快面板的血液迴圈,還能起到如同按摩的作用。

  4.飲酒可以禦寒

  數九嚴寒,即使平時不善飲酒的女性,也喜歡和家人團圓或與朋友聚會時飲酒,覺得窗外大雪紛飛,屋內每個人都喝得暖融融的既浪漫又愜意。飲酒後的確會使人有渾身發熱的感覺,這是酒精促使人體散發原有熱能的結果。但酒勁過後,因大批熱量散出體外,反而會使人渾身起雞皮疙瘩,導致酒後寒。而且如果在剛喝過酒後出門,更容易因外冷內熱引起感冒著涼。

  5.進門馬上烤暖氣或烤火取暖

  從寒冷的室外回來,手腳凍得冰涼,很多人習慣馬上把手腳放到暖氣上或在火爐邊取暖,其實這樣會造成更嚴重的凍傷。這是因為手腳在長時間受涼後,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此時,如果馬上近距離取暖,會使血管麻痺、失去收縮力,出現動脈淤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強,區域性淤血,更容易形成凍瘡。正確的做法是冰冷的手腳只能輕輕揉搓,使它們慢慢恢復正常溫度。

  6.面板總是感到乾燥瘙癢,不得不抓撓

  冬天的乾燥多風很容易使人面板上的水分快速流失,缺水的肌膚也就經常會起皮屑和發癢,對付面板瘙癢,我們習慣用手去撓,但這樣做會更加刺激原本已經很乾燥的面板,使脫屑情況加重,甚至引起面板繼發感染。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酸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少飲烈性酒。勤洗澡,可以在洗澡時用滋潤功效強的浴液,並在洗澡後身體面板上水分未乾時抹些潤膚乳液。

  7.穿雙厚靴子,腳暖和了就行,衣服穿薄點無所謂

  老話說“腳暖和了身上就暖和了”,因此有些愛美的女性在三九天還常穿裙子,再配雙高靴,覺得這樣就足夠了。這種觀點是不對的。當我們的身體受冷時,其實首先感到的是心臟彷彿被凍得收縮成了一小團,然後才是身體區域性的冷感。所以,在寒冷的天氣裡,保護好心臟很重要。另外,受涼性胃痛、腹痛也是女性冬天更易患的急病,尤其是在月經期間,身體的保暖尤為重要。因此,只有腳暖和是遠遠不夠的。

  冬季養生食譜

  一、紅燒肉

  材料

  五花肉500克、白糖3茶匙、蔥1塊、草果2粒、大料3個、老抽、科灑各2湯匙

  做法

  1、薑切片、蔥切段備用。

  2、把豬肉切成方塊,放到鍋5分鐘,撤盡浮沫,撈出用涼水洗幹。

  3、炒鍋放2勺匙油,同時加入白糖,等糖慢慢溶化時,向一個方向勻速攪動,等糖溶化起小泡,在把肉倒入鍋裡炒,使肉著色均勻。

  4、加入酒,再炒5分鐘後,往炒鍋裡放水***以沒過肉上兩指為宜***。

  5、大大煮開後,改小火再煮40分鐘左右,至肉燉爛爛,撇油即可。

  功效:

  中醫認為,豬肉性平味甘,有潤腸胃、生津液、補腎氣、解熱毒的功效,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祕、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小便和止消渴。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燥、乾咳、便祕和難產。

  二、胡蘿蔔燉牛腩

  材料

  牛腩600克、山楂3顆、食鹽適量、蔥適量、姜3片、茴香籽少許。

  做法

  1、牛腩洗淨,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期間換去血水更好***,瀝乾水,切成小塊。

  2、切好的牛腩放冷水中焯水,焯好用流動的水沖洗去浮沫,瀝乾水。

  3、牛腩放砂鍋中,加水至九層滿,鍋中水煮開後撇去浮沫,放薑片、蔥結、茴香和山楂,大火煮開後轉小火。

  4、小火煮時把胡蘿蔔去皮,切滾刀塊。1小時後轉大火,把胡蘿蔔放入砂鍋中,再次煮開後繼續小火煮。

  5、1小時後轉大火,加鹽,出鍋前撒上蔥末。

  功效:

  牛肉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髮育及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可暖胃,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

  胡蘿蔔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胡蘿蔔中的芥子油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慾,幫助消化。

  三、木瓜煲羊肉

  材料

  木瓜100克、羊肉500克、蘋果5克、豌豆300克、白糖100克、食鹽少許、胡椒10克、粳米50克。

  做法

  1、木瓜取汁,羊肉切小方塊入鍋,加粳米、蘋果、豌豆、乾薑、木瓜汁,水燒沸。

  2、煮沸後改小火燉至豌豆、羊肉熟爛。

  3、調入白糖、食鹽、胡椒粉,放溫後服用。

  功效:

  秋冬時節,食用羊肉用於溫補對身體大有裨益。中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食物。由於羊肉含有鐵鈣、鐵質,高於豬、牛肉,所以吃羊肉對肺病、氣管炎、哮喘和貧血、產後氣血兩虛及一切虛寒證最為有益。

  木瓜性溫、味酸,入肝、脾經; 具有消食,驅蟲,清熱,祛風的功效; 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肺熱乾咳,乳汁不通,溼疹,寄生蟲病,手腳痙攣疼痛等病症。

  四、板栗雞翅

  材料

  雞翅500克、栗子***鮮***150克、食鹽2小匙、醬油1大匙、蔥15克、姜10克、蒜20克、八角少許、花椒少許、料酒2小匙、白芝麻***熟***少許、紅尖椒適量、白糖2小匙、植物油適量。

  做法

  1、板栗去殼、洗淨;雞翅洗淨放入清水中泡去血沫,放在碗里加入1小匙鹽、料酒拌勻醃10分鐘。

  2、鍋中放油,燒到五成熱,把醃製好的雞翅放進去,用中火稍微炸一下,撈出控乾淨油,找個漏網,底下放個小盆,把雞翅放在漏網裡。

  3、重新起鍋放油,燒五成熱,放入蒜茸、薑片爆出香味,然後放入雞翅翻炒。

  4、依次加入醬油、料酒、糖、栗子肉、小紅辣椒、花椒、大料炒勻。

  5、放入適量清水、鹽,用中小火煮20分鐘左右,收汁之後就差不多了,最後撒上蔥花,淋入香油,撒上白芝麻即可。

  功效:

  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板栗含有大量的澱粉和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性味甘溫,能厚腸胃、補腎氣,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消腫等功效。板栗配雞肉,補腎虛、益脾胃,適合於腎虛人群食用,也是一般健康人強身健體的美味佳餚。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