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養生要點以及注意事項

  大寒節氣養生要點是什麼?大寒很快就要到了,雖然今年天氣沒有往年冷,但是依然是比較冷的,養生本生就是個很講究的事情,要注意和關注的就更多了,那麼,大寒節氣養生應該多注意什麼呢?大寒節氣養生法則是什麼?一起來看看。

  大寒養生要點

  大寒節氣是一年二十四節氣的最後一個節氣。因“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的養生,要著眼於“藏”,此時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在我國大部分地區仍是一年中最為寒冷的節氣,所以有“小寒大寒,冰冷成團”的諺語。大寒雖是最為嚴寒之時,但寒極必暖陰極陽生,隱隱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跡象。因此,大寒養生要適應季節由冬向春的轉變,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調養:

  大寒養生要點1、禦寒保暖不能忘

  俗話說,“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可見“大寒”時節養生保健的重點是防寒防病。首先,要防風防凍,禦寒保暖。要隨著氣溫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出門時要戴上口罩、帽子和圍巾等。要堅持每天用冷水洗臉,熱水泡腳,預防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另外,還要重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治療。

  大寒養生要點2、飲食調養不宜斷

  大寒節氣與立春相接,所以飲食調養要根據季節的變換作相應調整。首先,冬令進補應逐漸減少,以逐漸適應春季舒暢、升發、條達的季節特點,如在吃溫補的肉類時,不宜再多吃生薑、大蔥等辛散的食物,也不適合大量飲酒;並應適當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質和滋陰潤燥的食物。從大寒開始,就應該選擇一些清淡的食物,讓膏膩厚味與清淡食物一塊吃,以使脾胃慢慢適應。

  大寒養生要點3、體育鍛煉不要怠

  冬季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動,比如快走、慢跑、跳繩、踢毽子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良藥。大寒時節的運動還應注意循序漸進和運動強度,不宜過度激烈,避免擾動陽氣。

  大寒養生要點4、蓄精藏神不可違

  隨著春節的臨近,此時人們將在歡樂喜慶的氣氛中迎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但此時仍處於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期,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還處於相對緩慢的時候,陰精仍需繼續陪護,陽氣不可過早擾動。所以,人們在此期間要做到早睡晚起,勞逸結合,養精蓄銳,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從而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大寒節氣養生法則

  【大寒節氣養生法——起居】早睡晚起 增添衣物防寒防風

  在黃浦區工作的白領王先生最近因為年末工作強度大,幾乎每天都熬夜加班,睡得很晚、起得又早,幾天下來,感冒、咳嗽、頭痛接連而至,身體情況每況愈下……

  中醫指出,“起居有常,養其神也,不妄勞作,養其精也”。也就是說,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藏”的特性,早睡晚起,勞逸結合,養精蓄銳。此外,俗話說:“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在“大寒”時節要注意防風防寒。衣著要隨著氣溫的變化隨時增減,比如:在出門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適當新增外套,並戴上口罩、帽子和圍巾等。有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在“大寒”節氣應儘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門,以防晝夜溫差較大,引起疾病發作。

  “大寒”時節,最好還能養成睡前洗腳的好習慣。“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在冬夜入睡前,可用熱水或藥湯先泡泡腳,以達到暢通血脈、改善睡眠質量的功效,尤其是對那些經常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臨睡前更應熱水泡腳。

  【大寒節氣養生法——飲食】溫補類、綠色類食物“雙管齊下”

  天氣寒冷了一段時間,一些市民也有所適應,便放鬆警惕,開始吃一些生冷的食物,結果導致腸胃不適,有的甚至還得了腸胃炎,上吐下瀉。由於“大寒”與之後的“立春”相交接,飲食上也可考慮到季節變換,以吃溫性和綠色食物為主。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在冬季,如果能恰當地選擇既美味,又具有補益身體的食物,無疑更易被接受。中醫認為,冬季養生在飲食上首選溫補類食物,比如:雞肉、羊肉、牛肉等,其次可選一些平補類的食物,比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銀耳等。還可多吃點黃綠色的蔬菜,像:胡蘿蔔、油菜、菠菜等。由於“大寒”時期又適逢春節,一般家庭都會準備豐富的節日食物,此時還要注意避免飢飽失調,同時也可多吃點具有健脾消滯功效的食物,如:淮山、山楂、柚子等,還可多喝點小米粥、健脾祛溼粥等進行調理。

  “大寒”節氣又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適當多吃點溫散風寒的食物,可防禦風寒的侵擾。比如:在日常飲食中常用的生薑、大蔥、辣椒、花椒、桂皮等,都具有發散風寒的功效。如果人因外感風寒輕度感冒時,還可選用“生薑加紅糖水”來治療,具有較好療效。

  【大寒節氣養生法——運動】 出太陽後再運動 運動要適量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在冬季,鍛鍊、活動對養生有著特殊意義。家住普陀區的王阿姨說,自己天矇矇亮就起來打掃衛生,接著出門運動,誰知沒過多久就流鼻涕、不停咳嗽……

  在“大寒”節氣裡,氣候一冷一熱很容易感冒。因此,要注意在室外活動不可起得太早,特別是太陽沒出來之前的空氣質量和室外氣溫都不適宜運動。此外,冬天的早晨氣溫過低,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因此,最好等到太陽出來以後再進行戶外鍛鍊。由於戶外氣溫比室內低,人的韌帶彈性和關節柔韌性都沒有之前的靈活,馬上進行大運動量活動,極易造成運動損傷。建議冬天在運動前先要做一些準備活動,比如:慢跑、搓臉、拍打全身肌肉等。或者也可以雙手抱拳虎口相接,左右來回轉動,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手指的靈活性,預防凍傷,還可預防感冒。

下頁檢視大寒節氣養生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