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麥冬

  ?麥冬是一種植物本草,很多人對於麥冬的瞭解可能都不是很多。麥冬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不過很少的人可以認識到這一點。麥冬的藥用價值也未必很多人都知道。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麥冬的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麥冬***學名: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百合科沿階草屬中的栽培種,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較粗,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莖很短,葉基生成叢,禾葉狀,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種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有粗葉麥冬細葉麥冬兩種型別。

  主產於產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浙江、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安徽、河南、陝西***南部***和河北***北京以南***。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陰溼處、林下或溪旁;浙江、四川、廣西等地均有栽培。也分佈於日本、越南、印度。

  本種小塊根是中藥麥冬,有生津解渴、潤肺止咳之效,栽培很廣,歷史悠久。

  麥冬的功效與作用

  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祕,咽白喉。

  1、清心除煩

  適於內熱擾心之證,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等症。還適合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者。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者。

  2、養陰潤肺

  主治陰虛肺燥,乾咳、燥咳,勞熱咳血等證。

  3、益胃生津

  善治胃陰不足,舌幹口渴,納呆不飢等證。此外,還可用治陰虛腸燥,大便祕結者。

  麥冬的藥用價值

  【藥名】麥冬

  【別名】麥門冬、沿階草 。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的乾燥塊根。

  【製法】除去雜質,洗淨,潤透,軋扁,乾燥。

  【性狀】本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白,有細縱紋。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與歸經】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祕,咽白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6~12g。或入丸、散。清養肺胃之陰多去心用,滋陰清心多連心用。

  【注意事項】凡脾胃虛寒洩瀉,胃有痰飲溼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

  麥冬的藥用附方

  1、治療暑天汗出虛脫

  用麥冬、人蔘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劑。對汗出虛脫,心慌心悸,血壓過低,汗多口渴,體倦乏力有良效***編者注:此方為金代名醫李杲所創,方名叫“生脈散”,已製成生脈口服液***。

  2、治療腸燥便祕

  麥冬、生地、玄蔘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潤腸通便的作用,用於大便乾燥。

  3、治療冠心病心絞痛

  麥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連服3~18個月。對緩解心絞痛、胸悶均有一定作用。

  4、治療慢性胃炎

  麥冬、黃芪各9克,黨蔘、玉竹、黃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胃陰不足者有良效。

  5、治療糖尿病

  用蘆根30克,麥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鐘,濾出煎液,藥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開後改為小火煎煮20分鐘,去渣取汁,將兩次煎出的藥汁混合,每日1劑。用於糖尿病患者口渴咽乾、多飲、心煩不寧,或見低熱,舌紅,脈細數。

  6、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

  麥冬、天冬、知母、川貝母、百部各9克,沙蔘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適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表現為陰虛燥咳者。

  麥冬的副作用

  經臨床實驗證明,麥冬臨床使用安全性好,該藥毒性很小,也無耐藥性。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各有不同,部分患者在服用麥冬的初期,可能會有腹脹、噯氣、大便增多等消化道症狀,但這些症狀一般於兩週後可自行消失。

  麥冬性寒質潤,滋陰潤燥作用較好,適用於有陰虛內熱、乾咳津虧之象的病證,不宜用於脾虛運化失職引起的水溼、寒溼、痰濁及氣虛明顯的病證。臨床將麥冬當作補品補益虛損應注意辨證,用之不當會生溼生痰,出現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應。

  另外,有報道稱服用麥冬引起過敏表現為噁心、嘔吐、心慌、煩躁、全身紅斑、瘙癢。所以服用麥冬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它的用藥忌諱。脾胃虛寒洩瀉,胃有痰飲溼濁及暴感風寒咳嗽等這一類人群不能服用麥冬。